別讓信用卡成為房貸地雷!想買房卻不知從何下手?房屋達人教你購屋 3 秘訣!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22-07-13 11:56
  • 更新:2022-07-20 15:36

自住房

 

【我們想讓你知道】

根據 2022 年最新統計,台灣住宅的自有率已高達 8 成!買房時的眉角則多到數不清,新手如何在挑選自住房時避開其中的地雷,找到好屋呢?以下盤點 3 件買自住房應該注意的事項!

 

文 / House123

 

買自住的房子最重要的三件事

曾經有媒體朋友問我:「買自住的房子要注意很多事情,如果優先挑出最重要的三件事,會是哪三個?」這個問題蠻有意思的。我們都知道買房子,從看屋、議價、簽約、貸款、裝潢...每個都可能是地雷。如果真的一定要列入三個最重要的事, 我會選哪三個呢?

1. 盤點你的「自備款」預算和每月可以拿來付「貸款」的上限金額

務實的選擇適合的區域和房子、預計住幾年?有人說:「買房需要衝動,牙一咬買下去就對了!」遇到適合的物件,的確需要一些決心做決定。不過,真正的挑戰不是在簽約當下,而是在簽約後一個月內需要匯入頭期款、和之後每月要負擔的房貸。

盤點自備款金額:開始看屋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盤點一下有哪些資源。包含:有沒有哪些保單即將到期,可以一次領回多少金額?工作有沒有什麼預期的獎金,有沒有可能全部存下來,作為買房的基金?長輩有沒有資助部分金額的可能...(長輩沒有資助的義務,所以如果你的長輩可能可以資助部分金額,真的是很大的幸運,應該好好感恩!)如果你計畫和另一半一起買房,那麼,就可以和另一半一起好好的盤點自備款的金額。如果現階段金額不高也沒關係,好好擬訂計畫,從開源節流開始,讓自備款長大。

 以每個月可以負擔的還款金額,回推可以負擔的總價,確定(或計劃好要存的)「自備款」預算後,另一個要規劃的,就是每個月可以負擔的「貸款還款金額」。許多專家建議繳「貸款」的金額,儘量不要超過每月收入的 1 / 3。所以,如果家庭月收入大約 6 萬,每月還款金額儘量不要超過 2 萬。

搭配「理財型房貸」,讓買了房子後也能兼顧理財規劃,如果還是覺得負擔太大,也可以善用銀行的「理財型房貸」,降低每月繳款金額。

2. 讓自己的貸款條件變好

不預借現金,維持信用卡紀錄「全額繳清無遲繳」由於房貸一申請,通常是 20 ~ 30 年,貸款條件也會影響買屋後的生活品質。由於信用的培養需要時間,從計劃買房開始,就要開始留意自己的信用紀錄。最常見的銀行往來就是「信用卡」,除了每月準時繳款、不要動用有息的分期,也不要遲繳外(讓銀行調閱你的聯徵紀錄時,看到信用卡的繳款紀錄都是「全額繳清無遲繳」),更不要預借現金。

不用信用卡,反而讓銀行很難評估信用另外,有些人認為,只要不用信用卡,就不會有遲繳的風險,到了要申請貸款時,才發現:因爲缺乏和銀行的信用往來紀錄,導致於聯徵分數跑不出來,成為銀行口中的「小白」,反而很難申請貸款。

「收入紀錄」和「存摺餘額」,決定了銀行對於「還款能力」的評估,除了聯徵上的信用紀錄外,完整保留最近一年的薪資轉帳或其他收入紀錄,並且不要月光,也會提高自己的貸款條件。關於信用培養的技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培養信用的 13 堂課」

3. 好好挑物件 & 議價、交易安全

增值的空間,在買的當下就決定了!「地點」+「價格」,是「增值」的關鍵!「自住等增值」是許多人買屋的目標,然而,這五個字很容易誤導大家,以為「人生三部曲」就是:「買一個房子來自住」、「等」、「房子增值」!卻忽略了, 其實,房子的「增值」空間,在「買入的時候」就決定了:你買的「價格」有沒有便宜?你買的「地點」以後好不好賣?這兩個才是影響房子「增值」條件的關鍵!除了物件的挑選和議價外,「交易安全」也很重要。不管預售屋或成屋,建商倒閉或屋主詐騙的新聞時有所聞,一定要小心!

以上 3 點,是我認為買自住房最重要的三件事。魔鬼藏在細節裡,對於需求盤點、找屋、看屋、議價、貸款、裝潢...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考我的書「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讓它陪伴你走過這段獨一無二的購屋之旅。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House123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