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秋天生梨正當時,
乾燥的天氣就是需要梨子水份的滋潤,
多吃生梨好處倍兒多。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秋季養生吃梨的好處
第一,梨富含膳食纖維,
是最好的腸胃「清潔工」。
飯館裡的飯菜大都以「味」取勝,
食物多油膩或辛辣,吃後容易誘發便秘。
而飯後吃梨,能促進胃腸蠕動,
使積存在體內的有害物質大量排出,避免便秘。
第二,梨具有潤燥消風的功效。
在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乾燥,
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乾燥。
第三,梨含有較多糖類和多種維生素。
梨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特別適合飲酒人士。
第四,梨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
患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
經常吃梨大有益處。
第五,梨有助於腎臟排泄尿酸和預防痛風、
風濕病和關節炎。
第六,梨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
並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
可用於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
第七,梨味甘酸而平,
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
因此對喉乾燥、癢、痛、音啞、痰稠等均有良效。
梨各個部分的功效
梨果: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
適用於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症、熱咳、
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功效。
根、枝葉、花有潤肺、消痰、清熱、解毒之功效。
梨籽:梨籽含有木質素,是一種不可溶纖維,
能在腸子中溶解,形成像膠質的薄膜,
能在腸子中與膽固醇結合而排除。
梨子含有硼可以預防婦女骨質疏鬆症。
硼充足時,記憶力、注意力、心智敏銳度會提高。
梨做食療藥膳可治病
因熱病引起的口乾燥咳、
身熱煩渴可用梨與荸薺各半,
酌加桑葉煮水,有滋陰清熱、鎮咳效果。
上火引起的聲嘶咽燥、喉癢口乾,
可用梨與菊花煮水,加少量冰糖,
煮開放涼後頻頻下嚥,可有養陰潤喉作用。
因陰虛肺熱引起的咳嗽、便秘可用白梨、
白蘿蔔各半煮水喝,酌加冰糖或蜂蜜,
既止咳,又通便,對肺結核低熱久咳也有好處,
如有咯血,則再加鮮藕,可有止血作用。
對某些腎功能障礙或肝腎綜合徵引起的少尿者,
可酌用梨及西瓜榨汁,經常飲用,
有利小便、消腹水的作用。
梨不應與螃蟹同吃
梨性偏寒助濕,多吃會傷脾胃,
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
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
血虛、畏寒、腹瀉、痰多的患者不可多吃梨,
並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濕寒症狀加重。
梨含糖量高,糖尿病者慎吃。
梨含果酸多,不宜與鹼性藥同用,
如氨茶鹼、小蘇打等。
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
雖然吃梨子好處多,
帶梨子本身偏寒,吃太多也不好喔~
趕緊將這小資訊分享給朋友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