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受疫情影響,導致物價不斷的飆漲,不只身在台灣的我們明顯有感,根據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每樣雜貨上漲比例更是從 1.1% 到 15% 不等,面對逐漸增加的生活成本,除了能提高刷信用卡的比例,我們還可以...
文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通膨壓力,物價漲幅驚人
漲漲漲,什麼東西都在漲價。除了台灣,美國通貨膨脹現象也十分嚴重。根據美國農業部最近的一項預測,家庭食品價格到 2022 年底預計將上漲 3% 至 4%。根據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的最新數據,截至 2022 年 2 月,雜貨價格同比上漲了 7.9%。但每樣雜貨物品的上漲比例因品項從 1.1% 到 15% 不等,生活成本亦在無形中不斷增加。
疫情影響商品供應鏈
自 2021 年 2 月以來,美國肉類、家禽、魚類和雞蛋的價格上漲了 13%,新鮮水果上漲了 10.6%,而蔬菜的價格相對穩定,僅上漲了 4.3%,包裝袋穀物和烘焙食品的價格則上漲了 7.7%。每個項目的通貨膨脹率因供應鏈受到 COVID-19 大流行的影響程度、消費者需求、天氣相關事件和勞工短缺等問題而有所差異。例如,培根同比增長了 17% ; 根據《農場雜誌》報導,培根價格上漲主要因為 COVID-19 導致肉類加工廠暫停和勞工短缺問題,再加上人們在家做飯的機率變多而使得培根市場需求量增加。
4 招節省生活開銷
儘管每個品項的通貨膨脹率可能有所不同,但雜貨的總體成本已經上漲不少,不幸的是,今年食品雜貨價格恐再繼續上漲。隨著通膨的加劇,到底該如何節省生活雜貨的成本?
1. 使用正確的信用卡
使用可以提供高比例現金回饋或獎勵率的信用卡來購買雜貨,這有助於對抗價格上漲。但請確保每月可以全額繳清信用卡帳單,以避免產生循環利息反而又增加了購物成本。
2. 嘗試現金回饋 APP
例如 shopback 這類提供網路購物返利及現金回饋的平台,除了提供回饋,還不時會推出各類優惠活動,不過實際節省的金額將根據購物習慣和尋求優惠的意願而有所不同。
3. 購買大包裝產品
像是 Costco 等量販店所出售的量販包商品會比小包裝商品來得更省錢,但為了避免囤積過多使用不完或甚至擺放到過期,提前計劃就非常重要,不僅可以確保能夠在到期前用完所有東西,還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每餐的成本以及避免浪費。此外,大多數肉類、麵包和奶酪可以在冰箱中保存長達三個月的時間。
4. 換掉價格昂貴的品項
例如,今年的牛肉和豬肉價格上漲了約 15%,就可以試試用更便宜的品項來代替,例如同比價格僅上漲了 7.1% 的火腿。
- Reference:Here’s an item-by-item look at how much more expensive your groceries are, due to inflation.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