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個泰國農民,卻站上了精英雲集的TED舞台,向許多高學歷的人講演:生活很簡單,為何你過得這麼難!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5-10-21 15:09
  • 更新:2018-07-17 15:01

他只是個泰國農民,卻站上了精英雲集的TED舞台,向許多高學歷的人講演:生活很簡單,為何你過得這麼難!

(圖/shutterstock)

 

 

他的名字叫Jon Jindai,出生在泰國北部一個貧窮而美麗的村莊。

在這裡,人們多數時間裡都是清閒的,

一年之中只有兩個月比較忙:

一個月播種水稻、一個月收割水稻。

其他時候,就釣釣魚、串串門、聊聊天……

 

在簡單而悠長的歲月里,Jon Jindai逐漸長大,

成為了一個少年魯蛇。

這個時候,他發現,村裡的許多年輕人都開始前往大城市,

去追求所謂的「成功」。

 

於是,Jon也坐不住了,他選擇去曼谷。

 

 

他憑藉努力,終於進了法學院就讀,

沒想到日子過得更辛苦。。。

 

雖然之前曾跟隨泰國僧侶學習過一段時間,

但很不幸的,他仍然只是一名學渣——

 

他太窮了,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校外面打零工。

 

學業的不順心,使得Jon有些憤世嫉俗,而日子也愈加艱苦。

 

打零工的時候,Jon不得不跟幾十個人擠在一間屋子裡住,

一頓飯只能吃一碗泰國湯麵或炒飯。

 

他在旅館看過大門,在街上發過傳單,在餐廳端過盤子。

每天累得像條狗,就差沒做人妖了。

 

就這樣,Jon越來越迷茫。

 

在曼谷度過了渾渾噩噩的七年之後,Jon回到了故鄉,

在清邁以北大約50公里的地方,開始了新的生活。

 

當時的Jon沒有想到,這一次抉擇會改變他的一生。

 

 

Jon的新生活是這樣開始的:開墾一片荒蠻之地,

修一個半英畝的菜園子,這樣可以一年四季蔬果不斷;

他還挖了兩口魚塘,讓一家五口一年隨時可以撈魚吃,

吃不完的魚就分給鄰居,分不完還可以賣掉。

 

日子彷彿又回到了一年只忙兩個月的童年時光,Jon十分開心。

一個月種水稻,一個月收水稻。

Jon一年收穫四噸水稻,全家人一年吃不了半噸,

剩餘的都賣掉。春去秋來,Jon過得很逍遙自在。

 

 

他聽說班上成績最好的那個同學在曼谷買了房,

但背負了三十年的債務。Jon暗自慶幸沒留在城市:

我這樣的學渣,三百年也買不了房子啊!

 

Jon為此事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思考,之後他決定自己動手建房子!

 

這個時候的Jon已經有了足夠的土地和足夠的時間,

只是仍然沒有什麼錢。不過錢並不是最重要的。

Jon自學了土磚建房技術,每天早晨從5點工作到7點,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一棟房子就建好了。

 

此後,Jon每年至少建一棟房子,

如今在農場裡已經建了十幾棟房子,每一間都是莊園別墅,

他每天晚上都要思考去哪間過夜。

 

 

 

除了建房子,Jon對裝修也很感興趣。

漸漸地,Jon的建房本領傳遍十里八鄉,

農場規模也越來越大,

 

他還成立了自己的農場品牌:Pun Pun OrganicFarm。

 

 

很多人前來取經,於是「學渣」Jon當起了老師,

教人們如何開荒、種地:不要用任何農藥、化肥……

 

他的學生不只是附近的村民,還有來自荷蘭、美國的好學青年,

這些人成為Jon有機生活理念的鐵桿粉絲。

 

人多了,吃飯就成了問題,為此,Jon誤打誤撞開了兩家有機餐廳,

成立了自己的泰國農家樂。人們在這裡討論養生,

享受有機美食。還有人在Jon建的房子裡,練起了瑜伽——

 

 

就在這時,這個泰國農民還迎來了一場跨國戀,

吸引了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PeggyReents。

 

兩人結為連理,隨後有了愛情的結晶。

 

 

這個在清邁郊區流傳的勵志傳奇,驚動了泰國電視台。

他們趕緊過來採訪了這位泰國歐巴!

 

之後甚至接到了著名的TED大會的邀請。

美國媳婦讓他上台前好好練練英語。

於是,這個泰國農民用一口流利的英語,

在這個精英雲集的講台上,

發布了「生活很簡單,為何你過得這麼難」

的主題演講,贏得了笑聲、掌聲無數。

 

但最後,留給人們的是長久的反思和沉默——

 

就像古印第安人的一句話所說:

不要走得太快,等等自己的靈魂。

走了太長時間的路,或許已經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出發。

 

完整影片↓↓↓

 

 

 

好文章分享給朋友吧~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