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不結婚、不生小孩,認為一個人輕鬆自在。但不免還是需要擔心老了以後,單身的生活是否有保障,尤其到了中年三十幾歲將近四十歲,焦慮感也逐漸加重...
文 / 小花平台
近來熱播韓劇《三十九》劇情講述 3 個單身女人在 39 歲那年所發生的故事,滿載都會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歡笑與淚水、喜悅與憂傷……,不禁令人反思:在不婚、不生比例愈來愈高的今天,當獨身一人時,萬一發生意外傷殘或是罹患重病,身邊沒有一個可以照顧的人,豈不很悲涼?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到了「奔 4」的熟齡年紀,一定要多照顧自己一點,預先設想退休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是可以提早規劃的……」,建議可以從意外醫療、失能保障及幸福退休等 3 大面向進行保險規劃,讓自己走在「奔 4」的道路上更踏實也更心安!
面向 1、從意外醫療保障著手…
首先,傷害醫療保障是最需優先考慮的重點;其中,意外傷害險就是保障因為遭受意外事故致使失能程度甚至死亡的被保險人,所謂的意外傷害定義為「非由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關鍵字有 3 個:「非疾病」、「外來」及「突發」,承保範圍包括:死亡給付、失能給付、傷害醫療給付等,目前市面上另有些保險公司附加有重大燒燙傷及海外急難救助保障,以全面強化風險意識。
另一方面,考量癌症連續 40 年蟬聯國人死因首位,其中乳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等都是女性特有的癌症;以乳癌為例,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 36 分鐘,台灣就有 1 位女性罹患乳癌,顯示癌症對於女性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面對癌症這類猝然而至的重大病症,不妨善用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和一次給付型的重大傷病險,以強化特定時期相關保障。
面向 2、從轉嫁失能風險著手…
其次,在失能保障規劃方面,根據衛福部 108 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 10 大死因第 4 位,突發腦中風,往往在治療後遺留下不小的身體與精神障害甚至死亡,而這也是腦中風之所以讓人感到害怕的主要原因。
說到腦中風,不禁令人聯想到國內知名藝人納豆於農曆年前驚傳出血性腦中風送醫開刀急救……,年僅 41 歲的納豆,突發腦中風太過突然,震驚外界,也再次應證了最新數據:「年輕人罹病機率至少是老年人的 2 倍以上,腦中風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有關預防中風失能保障規劃,該從何下手才好?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指出,考量到絕大多數中風患者「再住院」及「超長」住院情形相當普遍,加上民眾自付醫療費用也逐年增加,建議首要考慮應是提前超前部署為自己建構足夠的保障,以轉嫁無法預見的疾病和意外風險,「同步納入日額型醫療險、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及重大傷病險附約 3 者相輔並用之,打造全方位防護罩!」
面向 3、從規劃退休金著手…
最後,在退休理財規劃方面,鑒於勞工保險基金恐有「破產」之虞,愈來愈多人認為確實有自存退休金的需要!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指出,準備退休金首先要避開「通膨來敲門」的風險,以長遠規劃做考量,像是「新台幣+美元」就是不錯的選擇,透過多元佈局靈活調整資產配置,真正把錢省下來,「這才是退休生活最大的保障!」
「台灣有錢人愈來愈多,不妨善用保險做好資產傳承!」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針對 50 歲以上高資產族群,可以考慮透過美元利變型保單進行個人財務規劃及資產多元配置,有機會享受保險公司的增值回饋分享金,提早達到財富自由、提早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同時滿足保障規劃和資產傳承雙重需求,逐步預約個人富足退休人生,並進一步安排資產交給下一代、讓愛延續。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