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Facebook 開除的創始員工,希望你可以聽到 讓他失去 55 億 的「慘痛教訓」!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5-10-15 17:44
  • 更新:2018-07-17 15:01

被 Facebook 開除的創始員工,希望你可以聽到 讓他失去 55 億 的「慘痛教訓」!

(圖/shutterstock)

 

被 Facebook 開除的早期員工,

他希望你可以聽到這個讓他失去 55 億的慘痛教訓。

這個就是有名的 NoahKagan(32)。

他現在是個成功的軟體團購行銷平台 SumoMe 的創辦人,

但如果他沒有在 Facebook工作生涯時搞砸,

他現在可能會更有更有錢...

 

當 Kagan還 24歲的時候,

他被 Facebook受僱成為第 30個員工,

他加入了當時只有 1年的 Facebook。

 

趕緊接著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對他而言,

他認為自己犯了 4個大錯誤,

讓 Facebook開除了他。

也讓他知道他需要戒除這樣的惡習。

 

他所犯的 4 個錯誤或許也可以幫助到你:

 

1. 他洩漏消息

當他陶醉在一個音樂節的場合中,

Kagan告訴了《TechCrunch》科技媒體的創辦人 Michael Arrington

他們 Facebook將會拓展註冊對象的消息,

會從大學生拓展到開放給像是 Apple和微軟這些公司。

這個消息應該是要在隔天早上才會發佈,

但在 Arrington得知消息後,就馬上公開了。

幾個禮拜後,Kagan就被開除了。

 

 

2. 他太高傲,想要利用 Facebook來讓自己出名

Kagan說他以前會在 Facebook的總部中招集創業的聚會,

因為他很享受向大家炫耀他曾在哪裡工作,

他也很常在自己的部落格 OKDork.com上寫關於 Facebook的事業。

Facebook 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Zuckerberg)

曾經把他拉到一旁要他在「他自己跟 facebook」之間選一個,

但他當時沒有懂這個用意,並沒有適時留住他的位置。

 

 

3. 他的工作態度明顯下滑:

Kagan 舉了個例子,

他說:「我那時候和 Facebook共同創辦人

達斯廷·莫斯科維茨(DustinMoskovit)

努力要找出可以加入我們企業網路的公司,

我用 Google 搜尋了一系列的清單。

在一個星期後,

我把沒有統整、亂七八糟的大雜匯展示給達斯廷,他當然很失望。

他利用數據庫裡已經註冊在臉書網站上的公司資料,

彙整後,然後加到尚未加入的清單中。

這個方法聰明多了!」

 

 

4. 他沒辦法跟上 Facebook成長的速度:

當 Kagan加入 Facebook的時候,

當時只有 30個員工和幾百萬名用戶而已。

當他被開除時,公司有超過 100名員工,

並要往腳步慢一點的公司成長,讓更多人可以掌控。

但 Kagan並沒有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去配合公司的文化,他抗拒了。

他說「當情況很混亂而很多事情需要完成的時候,

我還在為了要跟不同人完成不同企劃、

整理數個月的建置計畫、處理策略這些事情而困擾不已。」

 

 

 

在他被開除後,

Kagan在幾年內都對 Facebook很生氣、也很沮喪。

事實上,他還錯失過兩個重要的機會,

一個是在進Facebook之前,

當 Google撤下了一個首次公開募股的工作機會。

另外一個則是在他離職後,

就是他拒絕了 Mint.com(賣給會計軟體公司 Intuit)和股份的機會,

結果最後以50億賣出。(他約莫可以淨賺5,000萬)。

如果他都有把握到的話,現在應該已經退休了吧!

 

 

現在,Kagan正努力要把自己曾經錯過的事情、犯過的錯誤,

都轉化成更多的力量。

他說「我重讀了馬克·祖克柏之前的一個採訪,

馬克說:『我現在不再盡可能地想賺錢,

我可以在之前就把 Facebook賣掉,

然後賺進連自己都不知道要怎麼花的錢。』」

Kagan 說,跟馬克一起工作並聽到這句話,

 

讓他知道他要做的是大事,而不只是賺錢。

 

 

這是一個很健康的工作心態,繼續做這樣的事情,

然後你將會得到自己所定義的成功。

 

 

其實 NoahKagan現在在國外絕對是一個數一數二的科技名人。

他幽默的態度和超快的反應讓很多人公認,

他絕對是網路界裡其中最聰明的人。

但是從他的年輕時的故事裡你可以看到,

當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不好好認真工作的時候,

也會損失像是 1.85億美金(55億台幣)這麼大的機會。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

(文章來源)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