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來到舊金山梅森堡區(Fort Mason)的海港旁,
一大片的公園綠地,遠遠望去,
隱約可見知名的金門大橋,
這裡是休憩、野餐的最佳地點。
一群大約5~8歲的孩子們,身上穿著顯眼的運動背心,
隨著兩位老師一前一後的走進公園,
原來他們在這裡上體育課。
孩子們的學校就在公園的斜對面,
坐落在一排兩層的建築物當中,
路過的行人並不會特別發現這間學校。
這個標榜沒有校園的微型學校叫做AltSchool,
每所學校平均80~150個學生,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在全美暴紅的學校
別以為這是間名不見經傳的學校,
自從今年5月的新聞公布創投將投下1億美元
(約新台幣32億元),
投資人包括即將為人父的臉書創辦人祖克柏
(Mark Zuckerburg),
以及賈伯斯的遺孀勞倫.鮑威爾
(Lauren Powell Jobs)等,讓這所學校紅到不行。
全美最頂尖的媒體,如《商業周刊》、
《富比士》、《WIRED》、《紐約時報》,
甚至國際重要媒體,都在關注。
「接受來自世界各地媒體邀訪,
我們真是感到欣喜與惶恐!」
年輕的媒體公關奎爾(Maggie Quale)告訴記者。
2013年,AltSchool拿到第一筆創投基金3300萬美元
(約新台幣1億元),從第一間只有15位學生的教室,
到兩年後的今天,總共400名學生,
並已擴展到八所學校,速度驚人。
今年,也會在矽谷南灣的帕羅奧圖和紐約創辦分校。
「二十一世紀」的學習空間
這是一所十分特別的學校,創辦人范提拉
(Max Ventilla)的理念,要提供一個以學生為導向,
為每個孩子「量身訂做」的教育
(Personalized Education)。
走進梅森堡分校,雖然只有幾間教室,
但是明亮的空間,與優美的海灣景色,
讓人有舒服自在的感覺。
教室好似具有不同功能的工作空間,
孩子們每天也須依照不同課程更換教室。
牆上與天花板,掛著幾個特製的攝影機和麥克風,
在這裡,學生與老師上課的互動情況,
統統都會記錄下來。
當然,這樣的設備還有視訊功能,
如果遇到像腸病毒這樣的情況,
或是學生因為生病無法來學校上課,
可以透過視訊聽課。
有些家長,若是想帶孩子休假幾天,
也不用擔心跟不上課程,
可以隨時在系統裡找到上課的影片,
正如同創辦人范提拉所說:
「學校也跟得上21世紀的工作環境。」
有趣的是,教室前有個像電腦遊戲的大螢幕,
如果孩子完成課表上的任務,或是行為表現良好,
就像玩遊戲得分一樣,可以直接顯示在螢幕上。
對孩子來說,學習就像遊戲般好玩。
AltSchool的學生從幼稚園大班,
到初一、初二(K-8)年紀的孩子都有。
在這裡,不是一個年齡分一個「年級」,
而是大學齡概念,將學生分為三個階段:
低年級(Lower elementary 5~7歲)、
高年級(Upper elementary 8~10歲)
和初中生(Middle school)。
通常老師與學生的比例為1:8 到 1:10,
學生們有時分開學習,有時一起討論。
低年級的功課:寫新聞
AltSchool標榜的是教育、設計、工程和創業家精神。
范提拉認為,教育應該包括設計與工程跨領域的學習,
而身為人父的他指出,現在愈來愈多的父母,
希望自己的小孩成為一個開創者,
因此創業家精神非常重要,
這種思惟代表著「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也就更能創造出快樂又成功的人生。
AltSchool使用非常多的科技設備,學生們一進校門,
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門口牆上的iPad上Sign in。
放好書包後,拿出自己的iPad mini,
看看今天的課表(Playlist)。
老師們每週依照孩子不同的需求製訂課表,
稱為Playlist,其實就是20~25項目標或任務,
讓學生在學校完成。
每到週末,老師們會觀察學生們完成的狀況,
再來制定新的目標。
這些目標可以從閱讀一本書,
甚至到擬訂一份感恩節謝卡的名單等,非常有創意。
一堂低年級的課,Playlist上寫的是「撰寫新聞」
(writing a news),其實就是用圖與文字,
讓孩子們分享週末和家人一起出去玩的經驗。
當他們完成這項工作時,可以用iPad拍照,
記錄自己的作品,然後上傳到playlist,
分享給老師與家長。
高年級的課程比較進階,也有較多合作,
可能共同完成一項作品,或者建造模型。
同時也包括許多程式撰寫,
例如用3D建築模型程式SketchUP,
來重新設計學校的陽台。
特色1:依興趣強項設計課程,而非年齡
一位AltSchool的家長Alice,
分享她兩個兒子的求學經驗,5歲的小兒子特別聰明,
原本應該上幼稚園大班,但已經有小一小二的程度。
而她的大兒子被診斷出過動症,
一般學校的課程設計不適合他,因此很不喜歡上學。
後來她發現AltSchool,非常符合她的需求,
現在,兩個兒子都很喜歡上學。
今年10歲的小男孩Frank,熱愛閱讀與藝術,
他的媽媽是位藝術家,爸爸是科學家。
他的閱讀能力達到八年級,
也常做出超乎年紀的藝術創作,
可是他的數學程度卻只有二年級,在一般的學校裡,
可能成為吊車尾的孩子。
但在AltSchool,Frank不但有更多的機會創作,
也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彌補數學。
「一個孩子本來就沒有真正所謂的『年級』,
每個人都有強項和挑戰。」
教育長威爾森(Carolyn Wilson)指出。
而在AltSchool,就有這種彈性,
每個孩子都依照自己不同的進度,
進行個人的課表(Playlist)。
如果一個孩子對於藝術顯得相當有興趣,
老師可以在Playlist中,給他更多關於藝術的閱讀,
或是完成更多美術作品。
即使兩個孩子合作蓋一間鳥屋,
其中一位熱愛美術的孩子,可以學習如何設計,
做出有美感的小屋,另一個孩子可以學到如何丈量,
與木工的技巧。
特色2:老師+工程師建立學習資料庫
「這裡所使用的科技,
不是幾個小孩拿著iPad學習那麼簡單而已,
絕對超乎你的想像,」范提拉說。
AltSchool要建立一個完整的「教育平台」,
從聘請老師、學生學習管理、老師分享有效學習課程等。
這一兩年紛紛從Google、Apple、Zynga
(線上遊戲開發公司)、Uber挖角,
找到最好的工程師,
幫忙協助客製化每個學生的教育課表,
光是研發團隊就有50人。
研發的關鍵在於每個學生要有足夠的資料量,
從閱讀能力、數學能力、個別科目的喜愛程度,
甚至到引發他們興趣的動機等。
老師和工程師們互相合作,共同透過電腦軟體,
依照不同孩子的興趣與程度,設計適合他們的教材。
數學或閱讀學習較快的學生,依照自己的程度學習,
不需要和其他人一樣。
同時,父母也可以告訴老師他們對於課程的期待,
老師可以適度調整學生每週的課表。
透過電腦的資料,可以檢視每位學生的進度與狀況,
如果一項學習方式成功了,
同樣的方式就可以用在另一個興趣、個性、
能力類似的孩子身上。
老師之間也能彼此分享教學經驗,
這就像是個大型學習資料庫。
特色3:充滿活力與教學熱情的老師
「這是我做過最棒的工作!」一位AltSchool老師分享。
在這裡,看到一群年輕充滿活力的老師。
Paul France就是其中一位,
他曾經任教於芝加哥的公立學校,因為學生人數眾多,
想要個別教育,就必須分組,但是效果並不好,
不過在這裡,卻可以實踐他的想法。
目前擔任分校校長的Emily Dahm,
是AltSchool第一期聘請的老師,
原本在舊金山的公立學校,一班就有33位學生。
現在一班平均是20位學生,由兩個老師任教。
她分享:「這是完全不同的工作氛圍,
以前的決策是從上而下,
現在我們不需要配合校方的需求,
而是經由我們的教學經驗與知識,
選擇最適合的教學,並且反饋給上面。」
Mara Pauker是為年輕的老師,
她分享,這裡的組織架構好像個倒立的金字塔,
創辦人范提拉反而在最下面。
在這裡,每個人都盡力協助每位老師,
「這是我在其他地方從未經歷過的。」
AltSchool老師的工作並不輕鬆,
雖然每位老師只需面對8~10位的學生,
但他們必須和工程師們合作,每天記錄使用者的心得,
有了新的點子與想法,也可以隨時提出來討論,
用來改善整個平台運作。
不過,他們的薪水也高於一般的老師,
除了年薪和福利,還有年終獎金,更重要的,
這是家初創公司,老師也有股票,是公司的一分子。
這是一個令人驚豔的全新教育模式,
不但顛覆教育制度、理念,並且運用最新的科技,
輔助學習。儘管背後的科技如何高深或花俏,
其實都在解決一件基本又重要的事,
正如同教務長威爾森分享的:
「我們希望透過建立一個完善的教育環境,
讓每個小孩能夠發揮潛能,做最好的自己。」
延伸閱讀
本文由 未來family 授權轉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親子教育文章,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親子Fun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