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逆境永不放棄!想當成功創業家 Uber CEO 告訴你 8大必備冠軍思維...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5-10-05 11:44
  • 更新:2018-07-17 15:01

面對逆境永不放棄!想當成功創業家 Uber CEO 告訴你 8大必備冠軍思維...

(圖/shutterstock)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9 月 8 日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

演講中 Kalanick 以 Uber 為例,

分享了他的創業過程,

以及他理解如何成為優秀創業家的 8 大特質。

對於 Kalanick 而言,

明確目標、激發出創業潛力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特質。

 

Travis Kalanick:

「我從大一時就成為了一位創業家,

當時我就讀 UCLA 資工系,

而我好像從來沒考慮過作為一位創業家代表著是什麼?

但我的的確確就是位創業家。

所以我想,如果回到大學校園和同學們

分享成為一位真正的創業家需要哪些特質,

一定十分有趣。而我要講的,

不僅僅是如何成為一位創業家,

而是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創業家。」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目標

一輛車服務 30 個人,而非 30 個人擁有 30 輛車,

路上的汽車自然少。

 

首先是目標。目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概念,

它關係到意義所在,它也關係著我們為什麼存在、

我們的信仰,更關係著保持我們的創業熱情。

就從 Uber 的使命談起:

「讓出行像流水一樣可靠、隨處可在,連接你我」,

非常明確。

 

這就是我們每天在做的事情。

當我提起 Uber 時大家都知道是什麼,

但它真正意味著什麼並且由此衍生而來

我們的宗旨是什麼? 

Uber 的第一價值觀,

我們稱為「擁抱城市,為城市喝彩」,

我們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讓城市變得更美好。

在許多方面,我們覺得自己就是設計師,

出力建設未來城市。

 

 

 

 

至於交通,它意味著什麼?

嗯,它意味著你在未來城市中有效率的出行,

再也不會看到現在這樣擁堵的交通,

乃至交通堵塞最終消失。為什麼?

因為可以一鍵叫車,

那輛車每天還可以服務另外 30 個人。

 

我們還有另一項服務,叫 UberPOOL,開門上車時,

車上已經有其他乘客,

因為他們正好在相同時間去往相同方向。

這樣一輛車可以搭乘兩個人,

否則他們會分別搭乘兩輛車。

因為數學、因為算法、因為我們進行高效率的分配,

這樣的服務對兩位乘客都很方便,並且也比較便宜。

未來城市的出行應該類似這樣的狀態,

而非今天我在北京遇到的擁擠交通。

 

創造工作機會是 Uber 為城市所帶來的另一方面改變。

當我們與這些車輛擁有者合作時,

他們可以得到以前可能無法獲得的收入。

現在我們在中國每月創造近 10 萬個新的工作,

為什麼?因為人們需要穿梭在城市中。

 

因此,在全世界及中國的城市,

我們創造著大量工作機會,這對於很多人的謀生方式、

賺取收入的途徑、產出並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形式

會產生很大不同。

 

 

2. 魔力何在?

如果可以幫人們贏回更多時間,

甚至比他們原來預期可以節省的時間更多,

那麼就已經創造了魔力。

 

第二個原則,又或者是說,

優秀的創業家或新創公司的第二大特質,

就是要能夠發現魔力所在,而且要能夠創造魔力。

魔力是什麼?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一部老電影,

叫《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如果沒看過,

建議你去看。電影裡有一個公事包,

在整部電影中都不知道裡面是什麼,

但只要任何時候有人看到裡面的東西就會為之錯愕、

瞪大雙眼,因為公事包裡的東西有種魔力,

可以超越和激發出觀看者的想像力。

所以當各位創立公司時,請想想這點:

如何創造出超越和激發人們想像力的魔力。

 

魔力似乎是個抽象的概念,那麼魔力究竟存在何處?

在 Uber,魔力比比皆是,其中一點是「時間」。

 

如果可以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安寧或寧靜,

那麼就已經創造了魔力。

如果可以給使用者帶來很大的喜悅感,

那麼就已經創造了魔力。

最後,如果用戶在一天內獲得更多的收入,

甚至超出了他們原來的預期,

或者讓他們節省更多的開銷,那麼就已經創造了魔力。

如果能夠同時實現以上所有,

你就能個真的給大家帶來驚喜,對別人有所激勵,

而我們在 Uber 正在實現這些事。

 

現在看看我們日常使用產品的神奇之處吧。

這是 Steve Jobs 在 2006 年專利申請文件的照片,

大家應該感覺很熟悉。

這個在 2005 年就提出申請的專利,

與今天我口袋裡的手機界面幾乎相同。

當他和團隊設計出這個方案時,

萬萬沒想到這會變成令人振奮的現實。

環顧生活中的常用產品很重要,

它們有的來自偉大創意、有的需要精湛工藝,

這些令它們看起來精緻、簡潔和優雅。

Steve Jobs 和他的 iPhone 正是這樣的作品。

 

再看看其他類型的創新,大家都知道 Airbnb。

現在人們可以上網,

找到類似這樣不可思議的希臘式別墅入住,

如果沒有 Airbnb,你很難找到這樣的選擇和旅行體驗,

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神奇體驗。

有時魔力難以定義,但當你看到時,你會感受到。

 

這是舊金山金門大橋,全球最著名的大橋之一。

舊金山是 Uber 總部所在地,我定居在這將近 10 年。

當你站在橋上時,你會感覺自己站在很特別的地方,

走在大橋上的人會情不自禁地拍照。

在舊金山其實有兩座大橋,北部有金門大橋,

東部有海灣大橋,但當你通過海灣大橋時,

毫無神奇之處。美是創造神奇的一部分,

而且是很大的部分。

 

 

3. 找最困難的事做

作為創業家,你必須選擇做最困難的事,

而其他人未必能做到。於是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

 

如果你的創新夠神奇也令人振奮,

但如果人人都可以複製它,那它就將會失去魔力。

 

這是 Uber 與卡內基梅隆大學(CMU) 

合作的匹茲堡技術研發中心裡的汽車。

這輛汽車正在創建全球 3D 地圖。這意味著什麼?

它意味著當你在當地查尋街道訊息時,

你將會看到整條街道的 3D 外觀模型。

因為在未來你會想選擇開著無人駕駛車出門,

這聽起來很難,對吧?

但有一些事情很難從表面看出它有多難做。

當我們使用 iPhone 時,

那些看不到的「後台技術」讓系統優雅運行,

且只消耗 1 小時的電量而不是 2 小時,

完成大量有趣的科技和演算法創新其實是很困難的。

 

這是紐約,Uber 眼中的紐約。

這些點和線顯示的是當時用車需求情況,

為了確保使用者在全世界任何地方

都可以在三分鐘內叫到車,我們必須提前預測需求,

預測人們會在何時打開 APP。

如果你只會看到紐約地圖這些曲線,

但實際並不會這麼簡單。

我們必須確保車輛供應,

向需求和潛在需求所在地移動,

通過動態供給圖來配置車輛供應。

你問我是怎麼做到的?

我的答案是,沒錯,這的確很難。

 

這是我從網上找到的 LinkedIn 個人社交。

一個網站如何實現將我需要認識的人介紹給我自己呢?

還要選那些對我事業有幫助的人?

現在 Linkedin 似乎很輕鬆的能讓我聯繫上了他們,

但實現這些需要非常複雜的後端演算法。

當然,如果你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那麼就沒人能夠輕鬆超越你。

小米在做的事情也是這樣,他們製造的手機很漂亮,

運行像 iPhone 一樣穩定,

但成本僅是蘋果的一小部分。

 

 

4. 感知 v.s. 真相

如果感知和真相差距越大,對於創業家來說機會越大。

善於辨識感知和真相之間的差異,

是創業家必須具備的另一個特質。

感知:是世界上可能絕大多數人認為是真的東西,

真相則是真實情況。有時候他們是一致的,

例如:問 50 個人二加二是多少?

包括在座的絕大多數人會說是四。

但也有很多問題,人們給出的答案或許很相似,

或許以相似方式回答,但卻未必是真相。

 

當感知和真相並不一樣時,

優秀的創業家需要能夠真正擅長發現差異——

當人們認為是一回事,但實際上是另一回事時,

我們要尋找的就是那樣的時刻、地方和時間。

 

不過,創業家必須判斷正確。

因為也有另一種可能,別人的認知就是真相,

但是當你以不同方式看待而且你自己判斷錯誤,

身為創業家的你就會面臨失敗。

 

在創業家人生和日常生活中最常發生的事是:

我們需要做一百個決定並且我們所做的決定必須聚焦,

完全聚焦於真相。

當我們認為真相完全不同任何其他人的認知時,

我們會特別興奮。

出現這種情況時,它可能令人困惑,

但你知道自己是正確時,

你必須樂於堅持到底並且做不同於任何其他人

所做的事情。正如愛因斯坦的名言:

「這不是孤獨,而是選擇。」

(The one who follows the crowd will 

usually get no further than the crowd. 

The one who walks alone, 

is likely to find himself in places 

no one has ever been. )。

 

如果你想成為一位創業家,

如果你特別具有洞察真相的天賦,

那麼也必須擅長獨闢蹊徑。

例如:當你看見小貓,

那麼人們的反應跟遇到一隻獅子是完全不同的。

當人們都認為這是獅子,

他們會跑開——但有可能他們看到的是鏡子裡的東西,

如果你看到的是小貓,最好你是對的,

否則如果它是獅子,你的手就會被咬。

 

有時,你跟別人看到一樣的風險。

你的感知或許是真相,

但如果能夠以不同於任何其他人的專家方式

管理這個風險,那麼你或許能夠做其他人無法做的事。

面對這座橫跨深淵的鋼索時,我會說「哦,不可能」,

但這個完全可以做到。

能夠處理好此類事情的人

就可以做普通人無法做到的事情。

他們能夠以專家的方式規避風險,

這讓他們具有超過任何其他人的優勢。

當其他人都在一邊躊躇不前時,這個人能夠跨過河流。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情況在日常生活和創業中時常發生。

 

 

5. 分析力與創造力

在 Uber,我們努力做的事情是,

公司的每個人都具有創業家精神,

可以提出這些點子並讓其變成現實。

 

下一個特質,「分析力與創造力」。這是什麼意思?

在這我們大部分都是工程師,

知道如何組裝機器、拆開並再次組裝,

知道如何撰寫十種不同的程式語言。

當一堆牙籤掉到地上時,

我們可能知道有多少根牙籤從盒子裡掉出來。

這些說明我們有分析能力,但作為創業家還不夠,

創業家還必須有創造的天份。

 

知道如何拆解機器和再次組裝是不夠的,

創業家必須創造出其他人沒見過、

能夠激勵他人的全新機器,這就需要創造力,

例如在 Uber,每天我們叫車,

這是我們和用戶都在做的事情,但某年某日,

當你按下按鈕時,冰淇淋卡車給你送來了冰淇淋。

這始於啟發靈感的創造衝動,

是我們在近 350 個城市做的事情。

例如在杭州,我們通過無人機提供冰淇淋,

你按下按鈕,然後無人機飛向你並放下冰淇淋。

讓這一切運行需要涉及一些工程設計,

但同時給人們帶來了靈感啟發,這是創業家成功之道。

 

 

6. 推向市場

是的,當你有了好的想法,也有很好的創意,

但還面臨商業推廣的問題。

你需要知道如何將東西推向市場。

在矽谷,人們稱為 Growth Hacking。

你必須知道如何能創造病毒式傳播效果,

如何創造一個創意、內容影片、產品或一個手機程式,

並找到方法,讓人們不但願意使用它、喜愛它,

還願意與其他人分享它。

這的確是一門學問,

但重要的是必須找出其具有創意的一面。

因此,與別人合作、與名人合作,

在交流中產生出火花、產生好的創意,

也是推向市場的重要一環。

 

 

7. 享受過程

所以必須是你篤定的目標,你必須有足夠的信念,

哪怕被人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你仍能享受著每個時刻。

 

現在回頭看,我從 18 歲就開始創業,

並一直走在創業的路上,已經創業超過 20 年。

在絕大部分的時間裡,我遇過很多次的失敗。

在上一家公司,我每天打一百通電話,

然後得到了一百次的「不」。

當你連續六、七年都一直這樣,

這意味著被幾十萬人拒絕過。

 

既然上了場,無論發生什麼,

始終對你做的事情保有一份熱愛。

即使是輸,也要熱愛這場創業遊戲,

況且絕大多數創業本來就都注定會失敗,

但只要跌倒後還能不斷爬起來,就不算失敗。

 

 

8. 冠軍思維

想成為冠軍,就要懂得面對逆境,把一切置身世外,

無論如何都要取勝,這就是成為冠軍的意義。

 

最後,我的「冠軍思維」,這包括要面對逆境。

許多人想到「冠軍」時,

會想到姚明或想到 Lebron James 的暴扣,

但那都不是冠軍思維。

 

生活中的真正冠軍、創業中的真正冠軍,

一定都有這樣的素質:

「在遇到逆境時能夠振作起來,竭盡全力沖向終點。」

這樣的思維會一直激勵你,不僅僅是為了自我實現,

還能為整個團隊樹立典範。

 

我創業生涯中大部分時光

都是六個創業夥伴長時間擠在一個小房間裡,

被無數次的拒絕,經歷過無數次的逆境,

但每天依然熱愛著自己的事業。

直到我們創造了 Uber,在全球大獲成功。

現在我們有 4,000 名員工,

我仍然把這種思維帶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也用它激勵我的團隊,坦白的說,當我看到團隊時,

我看到大家也是一樣。

它讓我們變得強大,它讓整個事情都有了意義與價值。

(文章來源)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