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公婆都勸自己離職,做全職家庭主婦;老公說會一間扛起家計,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所謂「陪伴」是重質不重量的,即使不是每天 24 小時守在孩子身旁,也能在業餘時間給予孩子關心。畢竟,離職與重返職場的機會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文 / 口罩男
【讀者來信】:口罩哥你好,我請育嬰假在家照顧小孩期限快到,老公希望我辭職在家顧小孩,說小孩他會負責養,婆婆也說小孩還小不能沒有媽媽,我其實很掙扎,想回職場上班,但又怕小孩的童年只有一次,沒媽媽陪伴會不會很可憐?
小孩沒人陪責任歸誰
這位媽媽你好,媽媽去上班,婆婆說小孩不能沒有媽媽?那爸爸去上班,婆婆怎麼不說小孩不能沒有爸爸?恐怖啊!在討論小孩沒人陪會不會很可憐之前,先分享另一種,關於媽媽更可憐的案例。
有位媽媽為了小孩放棄工作,因為老公信誓旦旦地說,「養小孩的錢不用擔心,我會處理。」但等小孩越來越大,老公才驚恐的發現,原來自己賺的根本不夠養小孩,當老婆一下跟他要奶粉錢,一下要尿布錢,一下又要生活費時,他開始煩了。有天突然爆發說,「憑什麼?憑什麼我在外辛苦賺的錢,都要被你這樣亂花掉!憑什麼你在家這麼爽,我在外這麼辛苦?」
天公北阿!冤枉喔!當初是誰要我放棄工作專心在家就好?當你沒工作也沒收入,身上存款又不多,老公覺得你整天花他的錢,婆婆認為你只會用他兒子辛苦賺得錢,到最後呢?好事沒有你,壞事都找你;好話不說你,閒來無事就想唸唸你。
陪伴孩子重「質」不重「量」
我是這樣覺得,「小孩的童年只有一次,但媽媽的人生也只有一次!」何況你怎麼沒有陪伴? 你只是陪伴的時間少了,又不是把小孩送養後就見不到,而且陪小孩的時間長,不一定就是愛小孩的表現。
有些人的陪伴,根本只是在「耗時間」。一個媽媽,雖然待在小孩的身邊一整天,但只是把小孩放著讓他看電視,自己顧著玩手機、追劇、打電動,小孩哭了覺得煩、小孩吵了就開罵、小孩的需求跟情緒都不想理會。
另一位媽媽,雖然只能在下班之後陪伴著小孩,但她會陪小孩吃飯、會陪小孩洗澡、會陪小孩聊今天發生了什麼事,休假會帶小孩出去走走,甚至有能力可以帶小孩吃好、用好,你覺得哪一種陪伴對小孩才是好?
陪伴的「質」,永遠是勝於「量」。
出們工作可轉換心情 避免與社會脫節
其次,出門工作才有機會轉換環境、調整心情,不然你天天待在家,要面對公婆、小孩跟家務,還有總是一回家就躺平的老公,除了容易跟社會脫節之外,久了跟老公也不太會有話題。
老公天天想跟你聊如何多賺點錢,但你只想聊,「今天公婆怎麼了、小孩又怎麼了」,加上長期在家,太忙的媽媽沒時間打扮,不忙的…打扮也沒人看,要天天化妝,漂漂亮亮在家等老公,也是難。
久了…不管是髮型、外型跟身材都漸漸走樣,還換來老公嫌棄的眼神,老實說...你以為放棄的是工作,孰不知,放棄的是「生活跟尊嚴」。想撐到小孩長大,到時再回職場?容易嗎?
規劃自己的人生並不自私 而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
脫離職場太久,內心充滿不安跟自信,人老珠黃、工作年齡限制多,反觀老公,越活越精彩,工作上的成就帶給他滿滿的自信,人際關係的互動與社會的緊密結合,讓他的生活精彩萬分,你瞧瞧,他多為自己而活阿。
媽媽,陪伴孩子固然重要,但陪伴小孩不是要你用一輩子去陪,重回職場也不等於是拋下小孩,對自己的人生有所規劃更不是自私,快樂的媽媽才能教出快樂的小孩,只有經濟獨立女性,也才能做個有自信的女人。加油了。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冰箱堆滿雜物,卻老喊著我好窮…想富有,先學會有錢人的「斷捨離」3策略!
- 宅神朱學恒:挑選另一半,「愛妳」比「有錢」更實際!
- 37 歲夫妻育 2 兒, 7 年還清 400 萬房貸!她嚴格執行「斷捨離理財法」,還可年年帶婆婆出國旅行
- 月薪 5萬,竟養一家 9口!她自創理財 2法寶,打造 7萬退休現金流 還住進 70坪大房子!
- 孩子出生就開始!吳淡如每月買定期定額,竟幫 8歲女兒存下 300萬,報酬率高達 2.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