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不少人每天都會服用維他命或保健食品,
補充身體營養或是預防疾病,
常聽到身邊許多朋友告知,
疲勞時可以補充維生素 B、
想要抗老化可以補充維生素 E、
骨質疏鬆應該多補充維生素 D,
到底該如何補充才有效果又不造成身體負擔?
額外補充營養品是否浪費錢?
請營養師來幫忙解答。
想知道怎麼正確的補充營養品,就繼續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藥物 + 營養品,效果大打折扣
國泰健康管理中心營養師李宜芳指出,
在臨床上常遇到慢性病患已經服用降血脂的藥物,
卻同時服用紅麴、魚油有雙重降血脂的營養品,
會使血液凝結造成身體不適,如頭痛、心悸等症狀,
因服用過多的劑量,會使腎臟無法代謝進而造成人體負擔。
在選用營養品時,營養師會先對病患作飲食上的評估,
如果有缺乏才會建議補充,
如不確定自己缺乏哪些維生素,
可先經由醫師或營養師的評估再做選擇。
營養品對人體來說永遠是輔助品,
但食物與生活型態是一輩子的,
通常會先建議改變飲食與生活型態,
但像外食族比較無法補足膳食纖維與均衡飲食,
除了努力去補充我們原本人體一日所需的膳食纖維之外,
如果有需求已經影響到排便狀況,就需要額外補充如益生菌。
3 步驟正確補充營養品
1. 是應先確認自己的需求性,
2. 是如何知道是否需要補充,就需要專業人員評估,
3. 是聽從營養師與醫師建議,
遵循營養品上面的使用劑量,不要服用超過標示劑量。
正規的營養品盒子上都會有註解或提醒,
在補充時要看清楚上面的標示,
才是正確服用營養品的不二辦法。
李宜芳提醒,購買有保健功效的「健康食品」,
最好買經衛生署核准通過、衛生安全的產品,
或經過專業醫師、營養師評估病患需要,
再給予適當建議。
各大醫院都有營養諮詢服務,
有專業的營養師可為作個別的飲食指導。
有服藥的慢性病患者,
可別急著補充營養品啊!
買之前還是要問問醫生,
才不會白花錢喔!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
圖 / shutterstock,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