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退休金到底該存多少,才能保障老年生活無虞?有人說至少要 1,000 萬才夠,也有人說只要幾百萬就足夠,或許退休金的金額真的是因人而異,但該如何存到這筆錢,是每個人必須解決的問題…
文 / Money 錢
退休金應該存多少才夠,或是如何讓退休後的生活不虞匱乏,是民眾對於存退休金最想了解的問題。建議掌握基本原則,再挑合意的做法來執行。
Q:退休金要準備多少錢才夠?該用什麼標準評估?
A:富達投信投資長張翠玲表示,這個問題雖然因人而異,但有3個市場上常用的方法可以做為估算的參考。
- 方法 1:所得替代率至少 75%。即預估退休後每月生活所需是退休前每月收入的 75%,例如每月收入 10 萬元的 75% 為 7.5 萬元,以 65 歲退休,餘命20年來計算,約需準備 1,800 萬元的退休金
- 方法 2:從退休後每月所需金額回推。盤點每月生活所需,再搭配個人對退休生活型態的預期來綜合評估,例如盤點生活所需得到退休後每月開銷約 3.5 萬元,等同每年需要準備 42 萬元,但因為希望退休後一年可以出國或在國內進行中長期旅遊,因此將每年所需生活費調高到 55 萬元,假設餘命有 25 年,等於要準備 1,375 萬元。
- 方法 3:50 歲時的存款數字須為年收入的 6 倍。這是美國富達投資根據經驗法則建議的金額。張翠玲解釋,若一個人在 50 歲時的存款是年收入的6倍,那麼 67 歲退休(美國的退休年齡)後,在餘命 20 多年的時間裡,應足以支應退休生活所需。
此一估算方式非常簡單,每個人很容易知道當下的退休金準備缺口有多少。張翠玲提醒,50歲是一個評估的基準,對美國人言,50 歲到 67 歲有 17 年的時間,台灣民眾計算到 65 歲退休則有 15 年時間,這段時間還是要持續將每月收入的 15% 拿來存退休金,而不是 50 歲達到年收入 6 倍的目標後,就停止儲蓄。
該用哪種方式估算退休金?
想參考哪一種方式可看個人偏好,但不論是哪一種,張翠玲都建議預估時,要考慮 4 個因素,包括:
- 對退休後生活的期待要合理。
- 莫輕忽醫療費用,並以保險來支應。即存退休金時,要檢視自己的保險保障是否足夠。
- 通膨。退休族靠退休金過生活,每月可用金額一定,而水電瓦斯等居家費用占每月生活費用相對高,這類費用若上漲,對退休族的衝擊較大。
- 退休後住哪裡?包括自住房有無房貸,租房的租金高低,以及要不要搬到生活費較便宜的城市,還是待在生活費用較高的地方?住房成本占生活費用的比例向來較高,這部分的安排要想清楚。
Q:如何打造一個可以對抗通膨的退休金投資組合?
A:一個可以對抗通膨的退休金投資組合,標的的挑選與資產配置同等重要。張翠玲強調,要避免以單一資產來存退休金,因為存退休金是一個超長期的過程,若只挑波動大的商品來存,容易被震出市場,而若選擇非常保守的商品,又可能無法達到設定的目標金額。
資產配置則可以讓投資人在達到目標的同時降低風險。張翠玲舉例指出,過去20年來,美國標普 500 指數的平均年化報酬率達 9.96%,但中間過程的幾次大跌,會把投資人嚇出場,若投資人改以 50% 的標普 500 指數搭配 50% 的投資等級債,同樣 20 年時間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為 7.9%,但整體波動度相對低。
最後,在安排退休組合的資產配置時,張翠玲提醒有 4 點要留意:
- 交給專家。若投資人覺得個人專業與時間不足,可以挑選一檔全球多重資產基金,它涵蓋了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投資商品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等,一次解決標的挑選、股債配置比例調整等問題,全部讓專家幫你做。
- 保守者鎖定成熟市場的股票與債券。
- 自己動手做資產配置。全球型股票基金+全球型債券基金是簡單且相對穩健的配置。
- 從每月收入的 6% 開始存。年輕人的收入有限,建議可從每月收入中拿出 6% 來存退休金,再隨著薪水增加調高比例,最高至 15%。
張翠玲強調,長期存退休金時,報酬率、時間是無法掌握的變數,唯一較可掌握的是提撥多少資金,鼓勵小資族最好每月從薪資中提撥一定比例金額來存退休金,且不可中斷。
下載 MONEY 錢 APP 財經好文不錯過:
- 最熱門投資文章一把抓,理財教戰守則都在這!
- 鐵粉最愛 Money 錢電子雜誌,第一手搶先看!
- 看影片學理財,專業知識也能簡單上手!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就業保險有4項給付!失業原來有錢領?
- 到底為什麼要繳 國民年金?國保 5 大保障 生育給付超過 3 萬!
- 突然被「失業」別慌張!一招續勞保 最有利,專家讓你「年資」不中斷!
- 勞保即將破產,不是沒原因!看完你會發現 ... 與其靠政府,還不如靠自己!
- 收到勞保單,別放著不管...9 成民眾不知道的「就業保險」:即使失業 還可領最高每月 26340元
本文由 Money錢 171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