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從生硬的現實上挫斷足脛再站起來,
從高傲的眉毛下滴下汗珠來賺取自己的衣食。
這是陳之藩《哲學家皇帝》中的文字,
高中時讀這課文章我其實一點感覺也沒有,
但 20 年後再回去看,尤其是經歷了 6 年的美國生活,卻完全能夠體會陳先生想表達的意念:
「哲學家帝王」,不僅要受苦,還要有一種訓練,
使他具有雄偉的抱負與遠大的眼光…
愛因斯坦說:「專家還不是訓練有素的狗?」
這話並不是偶然而發的,
多少專家都是人事不知的狗,這種現象是會窒死一個文化的…
為什麼這樣說?
趕緊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這正是回來台灣 1 年多來,我最深的感受。
由國科會出錢 (很多錢),我們養了一堆所謂的「專家」。
這些人喝著納稅人的奶水,活在扭曲的賞金制度之中,
幾乎都成了人事不知的怪物。
他們每天醒來志在搞經費、生論文、產專利、弄聘書,
至於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似乎跟他們沒多大關係。
他們有些人的職稱是教授,但工作內容卻跟化育英才沒什麼關係,
除了消耗經費,頂多就是訓練更多人事不知的專家。
而我們的文化,也在這過程中逐漸的被窒死。
你以為愛因斯坦只是發明
相對論而已,憑什麼說別人是狗?
請讀讀他 60 年前在紐約時報發表的社論:
光教一個人專長是不夠的,否則他只會變成一個好像有點用的機器,
卻不是一個和諧的人格。讓年輕人了解和體會「價值」是很重要的,
他們一定要能夠分辨「美」和「好」的事物。否則,如果只有專長,
那他會像一隻訓練有素的狗,而不是和諧的人格。
他們必須要了解人性的動機、幻想和苦難,才能夠和同伴維持良好的關係。
這些珍貴的事物,年輕人要經過和「教學者」的互動,
才能夠學習到,而不是從課本裡面。人文的發展和傳遞,就是靠這樣的互動。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在歷史和哲學上,人性比專業知識還重要的原因。
沒錯,這是愛因斯坦本人寫出來的文字,
跟我們刻板印象中的那個孤僻科學家一點都不像。
更重要的是,年輕人,你到底正在把自己變成愛因斯坦,還是一隻狗?
想清楚你跟在所謂的「專家學者」身邊,
兩年、甚至是五年,你能夠得到什麼。
Steve Jobs 創造出的蘋果帝國每個人都羨慕,
但請你想想他為什麼能夠把對手通通打趴在地上 —
藝術和科技的結晶,這絕對不是在學校學到的。
在我看來創業,不是開發產品
也不是一個工作,它是對人生的一種態度
一種不斷去了解這世界各環節的運作,
再嘗試著用更有效率、創造出更多價值方式,
打破既有遊戲規則的過程。
而我們創造 appWorks 育成計畫,
就是為了幫助懷抱這樣人生態度的「創業者」,
為了讓我們明天能有更多的 Steve Jobs、更多的愛因斯坦,
而不是全都讓僵化的體系訓練成一堆狗。
所以年輕人,請看清楚,你正在走的路,是要通往哪裡,
希望不是 60 年前就被愛因斯坦破梗的那條老路,好嗎?
Update (8/16): 今天剛好讀到 Robert A. Heinlein
(著名科幻小說家) 的一段話,跟大家分享:
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類都應該能夠換尿布、
計畫侵略行動、殺一條豬、搶劫船隻、設計房子、
平衡帳目、建築一道牆、接脫臼、
安慰瀕死的同伴、接受指令、給予指令、合作、單打獨鬥、
解數學公式、分析問題、施肥、寫程式、烹煮一頓大餐、
有效率的作戰,並且英勇的死去。專長?那是昆蟲在做的事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菁英軟體工程師戰鬥營
熱烈招生中!
想學程式、成為工程師
卻怕自己沒基礎、學不好嗎?
別擔心!
CMoney 菁英軟體工程師戰鬥營
只要夠熱血,從0開始也能學程式!
不但全程免費,同時邀請學、業界師資
培養你的程式力,提高競爭力!
馬上行動>>立即報名!
活動詳情:菁英軟體工程師戰鬥營 營隊介紹
有問題歡迎私訊粉專:從0開始學程式!
或是寄信到:engineertraining@cmone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