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每個成功企業家的生涯,讀起來都婉如小說情節。
頂尖領導者能預見的事情,不是一般人都能料到,
而且一路上還有重重困難要克服,
但他們終究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達成目標。
這些心路歷程就像一則則的故事,
而這些故事中同時包含許多商業思維。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企業家的成功故事...
(贊助商連結...)
1. 我們的想法,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傑佛瑞 (Jeffrey Bezos) 亞馬遜網路書店創辦人
1990 年代早期,傑佛瑞是個電腦分析師,
當時他發現網路以每年 23 倍的速度在成長,
並且認為大家有一天一定會利用網路購物。
選擇較沒競爭對手的市場:書店
而他想了想似乎最好的選擇就是書籍和唱片了,
若是販售書籍和唱片,
線上商店可提供比實體商店更多種類,
而且還方邊運送,但是傑佛瑞認為,
比起唱片業者,出版社這種競爭對手似乎更友善一點,
畢竟在當時,唱片業已經被 6 大品牌占據了。
即使是新創公司公司也是要營利
而傑佛瑞有這個想法之後,
毅然決然的就離職去追夢了,
很多新創的網路公司都很厭惡「盈利」這種想法,
認為只要先紅起來,之後再賺錢就好了。
但是傑佛瑞反其道而行,而在 2001 年網路泡沫後,
證明了亞馬遜確實與其他網路公司不同,它存活了下來,
當年亞馬遜營業額 10 億多美金,利潤 500 多萬美金,
雖然不多,但是畢竟還是賺錢。
虛擬商店比實體商店成本低是亞馬遜的優勢
亞馬遜網站在 1995 年 7 月 開始營運,
第一天因為訂購書籍有 7 折到 9 折的優惠,
所以馬上收到訂單,傑佛瑞跟為數不多的書商下定,
並把貨送出去,開張第 1 周之後,
亞馬遜已經有 12000 美元的訂單,
到同年 10 月亞馬遜達成「1 天 100 張訂單」的紀錄,
一年後,更出現「1 小時 100 張訂單」的新紀錄。
數據化的管理,顧客導向的目標
亞馬遜還推出「一按即下訂」的功能 (還有專利),
讓書商更訝異的是,
亞馬遜甚至讓讀者可以自由在網上發表評論,
而亞馬遜逐漸成為最大的網路零售商店後,
開始引進其他商品和功能,
包括 CD、DVD、電腦軟體,
在 2007 推出自家的Kindle 閱讀器,
在 2011 年更陸續推出 Kindle Fire 平板電腦
亞馬遜大約有 500 個可量測的指標,
傑佛瑞非常重視客戶服務,
他相信長期的重要性,
所以要以客戶的角度發明新的東西,
就這樣一點一滴種下種子,最後長成大樹。
(贊助商連結...)
2. 用較少的錢,提供較多的服務
赫柏‧凱勒赫(Herb Kelleher),美國西南航空創辦人
凱勒赫一開始在一家小型飛機出租公司擔任法律顧問,
當時的老闆和他一起成立一間低成本的航空公司,
主要在公司附近的 3 個重點城市運行,
但接下來的 5 年,他們和競爭對手不停打官司,
甚至開始了削價競爭。
真心對待員工,員工就會真心對待顧客
只要對待員工的方式對了,
員工就會真心對待客戶,
客戶也會因此再使用公司的產品,
這樣就能使公司的營利上來,
最後當然股東就笑得很開心了!
西南航空以幽默靈活的態度聞名,
空服員以唱歌的方式交導安全指示,
或是在飛機上逗大家開心,
任何的慶祝節目都不放過,
而且也鼓勵員工交換職位,
體驗其他人的觀點。
免費比收費成本還高!
西南航空採取短程飛行,
且飛機在地面逗留時間短,
因此同一班機一天中也可飛較多次,
座位採取先到先劃位的制度,
減少客戶遲到的比例,
並提供免費的飲料和花生,
這些飲料本身成本不高,
若要另外讓人去收費反而成本更高,
而且不收費帶來更好的觀感,
由於這樣嚴格的成本控管,
即使在業界最糟糕的時期下,
西南航空也從沒裁員半個人,
在凱勒赫的領導下,公司每年都盈餘,
全美國所有航空公司中
只有西南航空可以辦到!
3. 為了競爭搶食,你必須毫不手軟
康內留斯‧范德比爾特 ( Cornelius Vanderbilt ),美國鐵路大亨
范德比爾特生於紐約灣,
11 歲時就輟學開始在渡船上工作,
16 歲時,他決定要自己經營渡船生意,
買了自己的帆船,
18 歲時,正值美國獨立戰爭,
夜間在紐約灣提供補給品,白天進行載客服務,
就在 23 歲後,他看到了蒸汽船,
認為無畏海浪、風雨的蒸汽船才是未來的主角。
因此將自己的事業跨足到蒸氣船,
並在美國重要的交通網路間航行。
低價的主要服務,高利潤的次要服務
而范德比爾特為了避免同業競爭,
買下同一航域的其他業者,
並且他會販賣較高價的食物來彌補低票價的利潤,
其實這就是現在航空業「廉價機票」的商業模式。
以牙還牙!加倍奉還!
范德比爾特為了和家人乘坐蒸汽船到歐洲,
他先賣掉在尼加拉瓜地區的控制權,
但是當他回到美國時,
他發現買家還沒付錢,
他說:「各位先生,你們欺騙了我,
但我不會提出告訴,因為法律途徑太慢了。
我要毀了你們!」
所以他便開了一家新的航運公司,
而且票價比對手還低,
最後迫使這些欺騙他的人,必須高價買下范德比爾特的新公司。
發現新商機,快速展開商業行動
在他 34 歲這年,開始跨足鐵路的商機,
當時鐵路的營運是虧損連連,
但為了展現他掌握鐵路控制權的決心,
他陸續買下紐約、波士頓、新英格蘭地區的股份,
他發現鐵路的商機比船運更大,
慢慢地,他陸續賣掉他的航運事業,
專心經營鐵路生意,
最他成為美國的鐵路大亨。
以上內容出自《放膽一搏:100堂撼動世界的領導課》
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本文為 CMoney官方 原創文章,編寫皆經 授權。
如需轉載,請在文末附上 :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