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真的了解你的財務狀況嗎?試試看檢查自己的理財 SOP,看有沒有哪裡「漏錢」吧。針對自己平常忽略掉的地方做加強,同時如果也能跟伴侶一起檢查,不僅能一起省錢,還能增加共患難的情感,讓感情加分。
文 / 史景仁
個人理財也有基本流程
企業管理的基本流程是:計畫(Plan)→ 執行(Do)→ 檢視(See)。記帳也需要這個流程,設定資產淨額後(Plan),持續每月記錄(Do),再進行檢視(See)。每個月都要檢視一次,才能知道當初設定的目標是否順利進行。如果實際資產淨額比目標資產淨額大,能稍微放鬆,享受小小的奢侈;若情況相反,需要檢查支出,找出能再節省的開銷。如果還是無法縮小與目標之間的差距,需要尋找其他方案,例如修改目標或制定能增加額外收入的計畫。
圖 3-3 是我記錄目標的範例,我的目標是設定「如果每個月都能收取這個金額的租金,往後就不需要擔心生計問題」,我登錄不動產資訊網,開始尋找符合我需求的商家或建築物,確定價格後,同時掌握了貸款額度與利率。
由於貸款必須負擔利息,因此找到「租金 - 貸款利息」後符合需求的物件,再計算出淨投資金額,把此金額設定為資產淨額目標。我每個月底都會確認資產淨額,如果稍微超過目標,手頭就會比較寬裕;如果低於目標,就會檢查支出項目,找出原因並制定解決方法。
伴侶共同理財的好處
如果有配偶的話,建議一起閱讀本書,共同討論目標。雖然討論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爭執,但這也是理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兩人的財產是共同持有,需要設定共同目標,一個月檢視一次;如果財產是各自管理,建議彼此分享各自的目標,並一起定期檢視。伴侶的共同目標是什麼?為了設定目標,必須先提出這個問題:「10 年後或 20 年後,想過怎樣的生活?」
若有計畫生小孩,能以有小孩的生活優先計畫,家庭成員人數對許多方面都會造成影響。朴尚勳和金懿秀合著的《不擔心錢的新婚夫妻》一書中,作者主張「比起創造 10 億,10 年後的展望更重要」,如果是新婚或準備結婚的人一起設定目標,能有效避免為錢而吵。
規劃好彼此想要的生活型態
如果描繪好彼此想要的生活型態,可以計算實現目標需要多少資產淨額。資產淨額目標扣除目前的資產淨額後,再規畫達成階段,就能知道每月應增加多少錢。如果月薪固定的上班族,在預期薪資中扣除每月應增加的目標金額後,就是支出預算,無論如何都不能超出預算,這樣才能達成想要的目標。
也有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事,假設兩人為了實現目標,每月的資產淨額必須增加 1,000 萬韓元,但伴侶兩人合計的所得只有 500 萬韓元,幾乎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因此必須接受現實更改目標(金額或期間),或找到能增加收入的方法。如果設定的目標很大,更應該降低支出,若毫無節制消費,很難成為富人。
想要不同結果,就要付諸行動
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什麼叫瘋子,就是重複做相同的事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要立刻降低支出絕非容易的事,例如看見孩子吃餅乾吃得津津有味時,會認為「餅乾能花多少錢?幹嘛省?」或想著「玩遊戲又不會花很多錢,連買個遊戲道具也要看人臉色嗎?」「別人都有好幾個名牌包,自己也要有一個,人生才有意義」
由於人類只要消費,就會感到幸福;反之,抑制消費,人就會覺得不快樂,因此行銷和廣告人員利用這種心理,無時無刻都在誘惑人花錢。當配偶提議要減少開銷時,聽起來就像在責備自己太奢侈了;提議要記帳時,就像被監視一樣,難免會想「你賺的錢有多到需要記帳嗎?」這樣想當然會起爭執。
有句話說:「愛不是彼此凝視,而是一起望向遠方。」伴侶談錢時,比起只重視彼此的財務狀況,不如一起看向遠方、擁有共同的目標更重要。不是要談論彼此的收入和開銷,而是共同規畫未來、決定 10 年後的目標,商討達成目標的方法,彼此為了共同目標努力,並感謝對方的付出。
理財過程及秘訣
在財務方面,我很感謝太太,特別是新婚時,她對我的體諒與接納,讓我銘記於心。我和太太結婚時,沒有買房,而是在 13 坪的租屋公寓展開新婚生活。雖然權狀上寫 13 坪,但實際坪數只有 11 坪左右。除了雙方家人,我們沒邀請其他人來家裡,因為房子太小了,無法容納太多人。
我們的收入不低,我在高年薪的會計事務所工作,太太也在不錯的公司上班,只要有心我們一定能找到不錯的房子。在首爾租一間比自己年薪低的全稅屋,不是常見的事,通常會依照自己的年薪計算,當時租屋的保證金比我的年薪低,契約還延長了 3 年。
多虧新婚時,太太能忍受這樣的生活,我們的資產淨額才能快速增加,雖然對新婚生活來說有些太殘酷,但或許是因為蜜月期的關係,我們才能順利撐過那段時期。兩人一起節省開銷,如今家庭成員增加為四人,才能過著不虞匱乏的生活。我們終於苦盡甘來,結束貧困的日子,漸入佳境。
我們擁有一項祕訣,讓我們可以忍住物欲 ─ 只要當下忍住,未來就能創造更好的結果。如果一個月省下 2 萬韓元(約新台幣 500 元),未來會變成 1,000 萬韓元。或許很多人會不以為然說:「 2 萬韓元?省這麼一點錢能改變什麼?」但只要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改變。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冰箱堆滿雜物,卻老喊著我好窮…想富有,先學會有錢人的「斷捨離」3策略!
- 宅神朱學恒:挑選另一半,「愛妳」比「有錢」更實際!
- 37 歲夫妻育 2 兒, 7 年還清 400 萬房貸!她嚴格執行「斷捨離理財法」,還可年年帶婆婆出國旅行
- 月薪 5 萬,竟養一家 9 口!她自創理財 2 法寶,打造 7萬退休現金流 還住進 70 坪大房子!
- 孩子出生就開始!吳淡如每月買定期定額,竟幫 8 歲女兒存下 300 萬,報酬率高達 2.5 倍!
本文摘自《真富人,假富人:韓國會計之神教你三大致富公式,只懂加減法,就能打造財務自由的金錢系統》,作者:史景仁、出版社:采實文化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