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事】
對於愛情,我們總是充滿了疑問,
總希望我們是那個找尋到真愛的幸運兒。
作家許常德告訴我們:
「談好戀愛從放棄天長地久開始!」
在新的 一年裡為讀者帶來了新書《重返單身》,
希望人人都能學會「單身」的能力,
而真正在愛裡自由。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女人迷編輯 Fantine
重返單身
單身未必就是一個人。
可以一輩子單身嗎?你怕嗎?
其實每個人都是單身,都是一輩子單身。
只是你以為你不可以這樣,不然是命運淒涼。
單身,不一定是一個人;
兩個人,也不一定是兩個人。
不要把你的渴望,變成你的命運,
那是種心存僥倖的冒險。
作家許常德在新作《重返單身》裏這樣寫著。
他曾寫過上千首讓人心碎的歌詞,
也在這幾年內
寫過好幾本與愛相關的書,
因為他看過了太多在愛情裡悲傷的模樣。
他知道在愛情中,我們很容易被傷害,
也很容易傷害別人,一再的失態之後,
我們卻始終學不會愛情「得體」的樣子。
把「愛」擺在「自己」前頭
從相聚與分開身上,我們知道了要勇敢、
要讓自己快樂,知道與傷害糾纏,
也不會讓傷勢好轉。這些道理我們都明白,
可是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呢?
許常德認為那是因為我們都習慣了
把「愛」擺在「自己」前頭,
才會不停在愛情裡跌跌撞撞。
許常德,希望大家
「愛要用心,而不是用力,
把自己擺在愛的面前更是天經地義。」
為了要讓讀者擁有「單身」的能力,
不像一般的愛情文章鼓吹著愛的永恆,
許常德的文字很直接,
要讀者放棄相信天長地久,
也不要過度追求真愛,
甚至新書直接以《重返單身》為名。
從他的文字與言談身上,我們學了一課:
「大家畏懼著所謂的『單身』,
但其實『單身』真正令人害怕之處不是失去戀人,
而是弄丟自己。」
嬌貴的愛情
從讓對方仰望開始
許常德認為戀愛與創作之間的關係,
兩者一樣都有種「氣質」,
一旦淪於無止盡的悲憤與眼淚就會俗掉,
相處的質感因而變得很差,
一段感情要維持好質感,
必須不忘「嬌貴」。
許常德解釋「嬌貴」來自於
感情必須長期維持讓對方「仰望」的價值,
不能將愛情當成人生唯一的主食,
否則一旦自己日常生活沒有了愛情,
就會不自覺陷在患得患失的困境時,
反而對方更不會珍惜。
愛情不是生活全部的重心
讓關係常保嬌貴的第一步,
來自於自己不能把愛情當做全部的生活重心,
要先學會用自己的力量站穩,
並擁有自己的豐富生活,
才能為感情注入新鮮感。
我們不能冀望愛情是生活的特效藥,
吞服了以後,就自然而然能得到快樂。
愛情應該是生活中的甜點,
沒有了愛情我們也可以好好地生活著,
但擁有了愛情,
生活的滋味會因而有所不同,
能夠變得更美妙。
「單身」是要學會自理的能力
嬌貴愛情的源頭來自於讓自己能夠「單身」的能力。
單身不是一種身份,也不是一種標籤,
而是一種能力——
可以「自理」自己人生的能力。
自理的能力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第一、經濟能力
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不用仰賴戀人,
也能過著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或是即使對方經濟狀況發生問題時,
也能不被對方拖垮。
第二個、安排自己人生的能力
女人應該跳脫出外界想像的框架,
聽從自己的心來決定自己的夢想。
又如請客、做家事、接送等,
戀人之間任何事如果都要劃分義務的話,
最後只會養成計較的嘴臉,
而使得彼此的關係很粗糙。
擁有了自理的能力,
才能夠使我們不需要任何人來幫助,
就讓自己的人生走在常軌,
即使沒有了愛情,
也只是一段關係的結束,
而不是從此感到世界一無所有。
戀人之間該如何保持
「親密」與「自主」的平衡?
「親密與自主之間從來就不該是二擇一的選擇題,
自主應該是親密的基礎。」
沒有自主,
親密關係的建立會很容易因為愛到忘了自己,
而無法長久。
想要感情的份量在對方的心裡越尊貴,
越不應該沒有自我、沒有原則、沒有尊嚴。
把自己的時間全都安排給戀人,
而忘記自己原本喜愛的生活,
很容易讓這段關係生膩。
因為沒有捨得分離,便沒有相聚的渴望。
沒有累積足夠的渴望,愛情便不會現身。
不需要對自主過度擔憂又偏執看待,
以為自主就是不來往,
也不要怕對方不在自己身邊,
就會同床異夢。
看過身旁有太多例子,有了伴侶以後,
就遺失了自己,許常德語氣堅定地表示:
「不管你已婚、未婚都應該要有單身的能力。」
無法互相獨立的關係,有一天終究會被消耗殆盡。
真正健康的親密關係,應該要能夠自主。
人生,就是一場要靠自己完成的旅程。
忠貞不是義務
戀人之間忠貞的義務往往來自於獨佔的慾望,
而獨佔的念頭就像是毒癮,
會使得自己計較付出的多寡,來跟戀人交換忠貞,
一旦想像的忠貞有什麼破綻,
便會感受到極大的痛苦。
這樣不准任何人來沾的,
彷彿沾了就全毀了的心態,
是把自己推到一種疑神疑鬼的危險處境。
「就像本來的寶物,因為一點裂痕,
而在自己心裡頓時變成廢鐵,
卻又怎樣都無法忘懷當初自己所付出的高昂代價,
這樣折磨自己何苦呢?」
「當我們習慣於把愛情定位成
自己『獨佔』而不能有任何瑕疵時,
忠貞彷彿成了對方無論如何都必須遵守的守則,
一時半刻不知對方去哪裡就心慌意亂,
而會帶給戀人極大的壓力。」
久而久之疙瘩會產生,
不但自己在關係裡難受,
就如同鞋子裡進了砂,怎麼走都感到不適。
而且對戀人而言,無法輕鬆的氛圍,
愛就會從輕盈的陪伴變成沉重的責任。
忠貞應該是自然而然下,
雙方只受到彼此強烈吸引的狀態,
而不是時時刻刻的耳提面命。」
每一次忠貞的提醒都是壓力的開始,
真正能夠長久的親密關係應該是輕鬆的,
能讓雙方長久下來都相聚而不膩、
離開而不煩躁的。
獨佔是一種對於天長地久的幻想,
拿這幻想捆綁住戀人以後,
愛情的味道反而都變調了。
別讓忠貞變成盲目的標準
我們都知道要怎麼讓對方變成唯一的人,
卻不知道要怎麼讓這唯一的人跟以前一樣幸福,
甚至過得更好。
告訴我們不要讓戀人因為你的獨佔變得不快樂。
而愛情,必須捨得在最美好的相聚下分離,
而不是期待對方全部的時間與人都完整地屬於你,
我們都沒有權力無止盡地獨佔對方。
否則忠貞的義務只會變成盲目的標準,
當雙方關係出問題以後,
以道德為名變成攻擊對方的武器。
特別重視忠貞,不代表就會真正得到忠貞,
反而會搞得自己與對方緊張不已。
所以許常德不斷在文章中提倡的是:
「忠貞不是用要的義務,也不是空等待的期待,
而是要在生活裡互動下的自然狀態。」
所以他試著把外遇的可能,
當作無關的事情,
專心享受當下與戀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看不開的原因在於無法好好去思考當下所收穫的,
而一再去想自己可能失去的。
而忠貞義務的可怕在於給自己和對方假設了一個太完美的擁有,
當這假設有不成立時,
便會在這段關係裡感到無法呼吸。
婚姻最可怕的是,
相信愛了就要天長地久
許常德因常勸別人
「結婚很可怕喔!婚前真的要三思!」,
而被外界定位成婚姻悲觀主義者,
甚至因為他的言論,
而被質疑他與妻子之間的婚姻狀況,
對此他笑著說:
「一個肯面對問題的人,
跟一個不肯面對問題的人,誰比較悲觀?」
對許常德自己而言,
他是直接面對問題的務實主義者,
而不是悲觀主義者。
「婚姻的重點不在於享樂,
而在於負責,比如說車子、孩子、房子等,
社會以及伴侶對自己的期望,
會一個個落實在兩人的關係裡。」
而未婚時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在安排,
自己有極大的彈性來規劃生活。
婚姻很容易出問題的關鍵在於,
婚姻中愛情是次要考慮,責任要優先,
但責任總是永無止盡,尤其是有了小孩以後,
雙方的生活重心再也不是彼此,而是小孩的成長。
婚姻要能幸福的心態,是要擁有另一種想像,
不能像談戀愛時,
一味要戀人與自己一輩子天長地久的浪漫。
甘於接受婚後的平淡期,
當愛情的密度逐漸降低,
願意去清楚看見愛情比例
從 80% 降到 15% 的狀態,
才不會拿當初戀愛的幸福標準
去衡量自己現在的狀態,
而暗自悲傷,否則不管當下擁有得再多,
也不會有幸福的感受。
不管如何都別忘了「溫柔待己」
提醒自己要溫柔待己,
就是不要過於執著於對方
和自己的關係一定要遵循完美法則。
而只有溫柔地看待自己、看待關係,
才能夠讓自己成長、耐得住脾氣、
謙虛地接近幸福。溫柔,是要讓彼此都放鬆,
我在《重返單身》中從來不是鼓吹大家分手,
而是讓你能夠學會自理自己,
在乎的人因此能更輕鬆與你在一起。」
不要再固執地追求天長地久,
幸福並不取決於親密關係建立時間的長短,
因為愛情沒有對錯,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給自己許了天長地久的願望,明明就感到痛苦,
又不願意放掉之前的付出,這樣的人生過於折磨。
感情是要為自己量身定做,
而不是追求包山包海的幸福。
不要關係、不要貪心、不要不獨立。
不是要你對愛情與婚姻悲觀,
而是務實地用溫柔而直接的文字去讓我們認知到當下感情的狀態。
因為常常在真愛的迷思之下,
我們容易忘了思考自己在愛情中真正的難題從不是該如何天長地久,
而是不管跟誰相愛,
我們都應該讓這段關係是輕盈的喜悅。
愛情應該是彼此主動的,
因為沒有人應以伴侶的力量做為自我存在的依據,
愛情更應該是自由的結晶,
沒有自由創造價值的能力,
真正的愛亦會因期待的壓力而不可能發生。
放下天長地久的想法,不要害怕單身,
愛最自在的樣子是兩個自主的個體相互結合,
一起享受當下愛的每一秒。
懂了這些道理之後,單身也能很豁達!
看更多兩性好文,活出精彩人生:
- 男人的脾氣決定事業,女人的脾氣決定婚姻!
- 女人,一定要有錢!「經濟獨立」 決定妳一生的幸福,也會決定妳一生的笑容...
- 凡事順著妳,不代表 他愛妳!女人呀... 請妳嫁給一個 能讓自己「增值」的男人...
- 女人,去工作吧!孩子大了,會遠離妳;老公煩了,會厭惡妳...
- 年薪百萬女強人,積蓄卻被失業老公賠光! 她心疼:聰明的女人,不該讓家人知道自己口袋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