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熟,從忘記公平開始... (調整心態,你的生活將更美好,事業將更成功)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5-04-23 10:52
  • 更新:2018-07-17 15:02

人生成熟,從忘記公平開始... (調整心態,你的生活將更美好,事業將更成功)

(圖/shutterstock)

 

這些天看知乎,

(知乎:中國一社會化問答網站,類似奇摩知識+)

兩個問題印象頗深。

 

其中一個問,

「你在知乎上,見過的最不公平的事是什麼?」

 

(贊助商連結)

 

有高票答案這樣寫:

「最大的不公就是靠曬照吸關注吸贊同。」

話有所指,但答主略有些苛刻。

 

如果用心戮力地讀書、求職、打拼,

是多數人的奮鬥模式,

擁有過人的容貌是天賦,

精緻地打扮、展示,也算不上捷徑。

 

不主流,未必不合理。

關於他人的歡笑與痛苦,

我們時常輕率地界定,並任由成見滋衍,

到最後,也分不清是為厭惡而抨擊,

還是為批評而嫌棄。

 

生而為人,都是苦樂交替,

誰也不必看低誰。

 

 

另一個問題是更具體的經歷,

幾乎引發關於社會階層的爭論。

 

 

題主說:

我1歲來到上海,

在上海一直讀到初三,成績一直是年級前十,

初三按我的成績進上海四大高中沒問題。

然後因為戶籍問題,

上海不讓我讀高中,於是我回到江蘇讀高中。

由於上海和江蘇教育理念不太一樣,

回去後直接變成年級倒數。

 

但是經過我的努力,

三年後考上江蘇省的一所985大學。

又過了四年,我即將畢業,

拿到了份十萬年薪的工作,地點也在上海,

我的父母都以我為榮,

我也很自豪能改變家族的命運,

從此不用被人嘲笑被人鄙視,

不用像父母一樣每天凌晨5點起床去搶攤位糊口,

不用忍受一家人擠在7平米的棚戶區。

 

但是昨天有初中同學把我拉進了我們的初中群,

我才發現當初那些上海本地同學大都高中就出國了。

一部分大學出國的,

而留在國內的,父輩也大都給買了房,

可以說,我算是我們班混的很差的一個。

 

和他們敘舊,我發現七年的時間,

早已拉開了我和中產階級家庭子女的差距。

他們的談吐,氣質,視野都不是我能比的。

當我在老家挑燈夜戰備戰高考時,

我的同學早已在美國交換生家庭感受國際視野。

我本以為我已足夠優秀,

可沒想到,差距依舊如此之大。

 

 

為此,題主問了一個問題:

 

 

 

 

 

 

「努力了七年,

卻依舊被中產階級家庭子女完爆,

我該如何調整心態?」

 

人生是場長跑,你是自己唯一的競爭者

道理都好講:

人生是場長跑,題主卻當成了衝刺。

人生的意義在超越自己,題主卻始終關注他者。

但和題主持同樣觀點的,想必不在少數。

 

不知不覺之間,

「成功」已經是四海皆同的人生指標,

而打小的教育則不斷明示暗示:

不夠成功,只因不夠努力。

 

可很多事情,

個體再努力,能改變的也很少。

 

拿題主的例子來說,

出生地和教育政策,無力影響。

階級導致的收入和眼界差距,更是難以企及。

如此勤勉,卻終遭「完爆」,意難平也不難理解。

 

很自然地,免不了要問一聲:

為何如此不公平?

 

 

其實,作為一種先驗真理的公平,

始終不曾存在。

而人告別幼稚的一大標誌,

就是放棄對此類公平的執念。

 

為了具象的目標而奮鬥,

譬如學歷、職業、收入、地位,

固然勵志,卻注定是遙迢長路。

若是加上沿途的左顧右盼,

要在較量中尋找優越感,就愈加荊棘密布。

 

茫茫人海,有一席之地已如此艱辛,

硬要一片出頭天,更是難上加難。

 

相應地,為自己的努力卻悠然很多。

明白欲望、貪圖,也知曉瓶頸、短板,

規劃方向、設定目標,便更切己、更從容。

假使每個節點都少不了橫向比照,

缺乏時間線上的規制與綢繆,

必然因急躁而焦慮。

 

對這位提問的同學,

調整心態的起點,是放寬考察的時段,

將自身努力從與旁人的對標中解脫出來。

 

積極點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人生一世,最快樂的,

不就是既見容於社會,又忠於自己?

而率性一點,聽王朔的,

什麼成功,不就是掙點錢,被傻X們知道。

 

說到底,在各自的跑道上,

真正的公平是,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

 

與其為公平與否躊躇神傷,

不如將目光投向未來。

決定自己10年之後面貌的,

並非客觀的物化條件,而是此時此地的格局。

 

很多文藝的人愛援引穆旦的《冥想》其中一句:

「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簡直像為牢騷與憤懣度身定製。

 

可這首詩有著更完整的版本: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裡,

我只覺得它來得新鮮,

是濃烈的酒,清新的泡沫,

注入我的奔波、勞作、冒險。

彷彿前人從未經臨的園地

就要展現在我的面前。

 

但如今,突然面對著墳墓,

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

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

 

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未見生命的突泉,

就為生活的「普通」而傷懷,

分明還年輕,便抱持回望人生的暮態,

未免折損了穆旦詩裡的英雄與壯闊。

 

而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

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是羅曼·羅蘭說的。

 

公平當然值得追求。

但對大多數人而言,在追求的過程中,

對公平的感知往往會逐漸次要,直至渾然未覺。

之於內心強大的修行,這或許是莫大的幸事。

(文章來源)

 

 

世界也許本不存在公平,

但..

其實你的心態 才是最重要的...!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