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現在人生小孩時間晚,新手父母年齡層越來越大,許多人揹負照顧雙親的責任,還要照顧小孩,成為「三明治」型的工作者,時常在照顧家人的過程中,忽略了自己的個人規劃。用保險規劃自己的生活,幫自己減輕醫療負擔,並順序累積退休金,或許是你該這注意的事。
文 / 小花保險平台
台灣男性平均育齡 34.5 歲,易因育兒忽略個人退休規劃
以往對於「新手爸爸」的普遍印象,多數在於剛結婚、沒有經濟基礎的年輕爸爸,殊不知隨著國人愈來愈晚婚、生育年齡不斷增高,時下愈來愈多「新手爸爸」身上肩負的責任,不知不覺間與「三明治爸爸」畫上了等號。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國內男性平均生育年齡為 34.5 歲,且有逐漸延後的趨勢,台灣人愈來愈晚婚晚生、當上父母的年齡愈來愈大,愈來愈多「新手爸爸」年過 30 歲才初為人父,同時要肩負奉養父母、養育子女的家庭責任;與此同時,既是「新手爸爸」也是「三明治爸爸」,其所承受的經濟壓力相對較大,也容易顧此而失彼,滿心都是養兒育女反而忽略自身的退休理財規劃。
保險顧問指出,如果你是上述同時身兼「新手爸爸」和「三明治爸爸」雙重身分,建議「雙軌並行」同步思考養育兒女與退休準備,主要重點可以放在預防退休後可能面臨疾病或是意外等額外的醫療風險,建議每年透過保單和家庭財務健診,逐步進行醫療與長照整合規劃,以累積足夠的保障資產,讓自己與家人無後顧之虞。
新手爸爸的保障規劃
一、優先選擇高 CP 值可靈活搭配的保險方案
隨著國人晚生晚育,同時身兼「新手爸爸」和「三明治爸爸」雙重身分的父親們,許多人已是超過 30 歲的年紀,儘管出社會工作了幾年、累積有一些資產,但是肩上的責任也加重不少,除了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外,還要奉養父母、養育子女,經濟負擔逐漸加重,投保重點著重在可靈活運用、彈性大,建議優先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商品。
保險顧問指出,最聰明的作法是「用低保費買到高保障額度」,如果以壽險保障來看,在相同投保條件下,定期壽險保費要比終身壽險來得便宜,等到行有餘力後,再來考慮高額壽險或是儲蓄型、投資型保險,打拼事業才能更安心,「先用低額的保費撐起個人基本的保險保障,除了壽險外,其他還有意外險、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癌症險、重大傷病險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二、首重實支實付和癌症保障以轉嫁醫療風險
上有年邁父母要奉養、下有年幼子女要扶養的「三明治爸爸」,肩負著最大的家庭重擔,可說是壓力山大的人生階段。顧問建議,最好選擇含有實支實付和癌症保障的保單來轉嫁醫療風險,同時也可以考慮透過外幣保單或是投資型保單及早累積退休金,為退休生活做好準備,「不只『早退』還要『樂退』,預約一個有尊嚴且無憂的老後!」
最後提醒,規劃個人退休後生活最重要的是,首先要釐清「我退休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水平?」,進一步來估計退休後的生活消費;其次,最好能確保退休生活費穩定不中斷,不妨善用年金險與還本險打造穩健退休現金流,加速資產累積效果,藉以拉高退休後心理安全感。
更多保險觀點,好文推薦你:
- 忘記自己手上有哪些保險? 專家 3步驟 教你尋回紀錄,別再重複買雷同保障!
- 「低保費、高保障」,才是好保險!一篇文帶你一次看懂,壽險買多少,經濟、保障才都足夠!
- 【保險疑問解答】買保險後悔了、失能險怎麼買... 這 4 個問題,每個人都有遇過!
- 【真實案例】長輩白內障手術,自費保險也會理賠!專業保險員:眼睛開刀 這 2 項保險有保障
- 哪些保險有理陪癌症、慢性病等4大老後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