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就是有錢人?你太天真了!公司就是現代奴役體系...用薪水騙你拼命,想跳脫迴圈必須這麼做!

年薪百萬就是有錢人?你太天真了!公司就是現代奴役體系...用薪水騙你拼命,想跳脫迴圈必須這麼做!

 

【我們想讓你知道】

我們常羨慕有錢人的生活,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生活就是為了享樂,做什麼都能全憑心情,所以我們拚了命賺錢,每天早到晚退,幾乎都要住在公司,只為了讓那微薄的薪水能稍稍上漲,不求年薪百萬,只求能讓生活寬裕些…其實,變有錢不用這麼辛苦,只要掌握秘訣,你也能成為人生勝利組!

 

文 / 遊牧民

 

百萬年薪就能成為有錢人嗎?

年薪 1 億(約新台幣 250 萬元),這是每個上班族夢想中的數字。2017 年統計局的分析指出,大韓民國的上班族中,只有大約 3% 的人年薪達到 1 億元(編按: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薪情平臺,於 108 年,年薪 250 萬元者,在全台受僱者約占前 10%) 。許多人為了實現年薪 1 億元的夢想對公司盡心盡力,拚了命的想要晉升或拿到獎金,為此不顧朋友、同事,甚至父母、兄弟姊妹之間的信用。但是年薪 1 億元,就能成為有錢人嗎?

據統計指出,以 2018 年為基準,如果年薪 1 億元,扣掉各種稅金和支出後,實際上每個月只會入袋約 650 萬元(約新台幣 16 萬 2 千 5 百元)。但是這當中,年薪 1 億元以上的人,「至少」都是四十五歲以上且在中小企業以上等公司任職的機率較高,大部分有兩名以上的孩子,住在還不錯的公寓,且有一台好車。

 

扣掉教育費,你覺得還能存多少?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補習費越來越貴,根據社會地位高低,在教育上也要花更多心思。如果把孩子送去私立幼稚園,含括各種費用後,一個孩子每個月花 100 萬(約台幣 2 萬 5 千元左右)已經算是便宜的了。但能只花 100 萬的話已經算是不錯了,如果再加上鋼琴、美術的補習費,一下子就會超過 200 萬,兩個孩子的話就是 400 萬元。再加上房貸、車貸、融資、或其他生活花費,又得支出 200 萬元。在這樣的基礎上,即使每個月省著點花,總共花費控制在 450 萬元,其實連要存 200 萬都很辛苦。

就算年薪 1 億元,每個月存下 200 萬(約新台幣 5 萬元),一年也只能存下 2,400 萬,十年後也只有 2 億 4 千萬。應該會有人反問說:「透過複利十年至少也會有 4 億(約台幣 1 千萬元左右)吧?」但我的回答是:「就因為這樣所以才賺不到錢。」十年之內孩子就會上大學,家裡面可能會有人生重病,也有可能需要搬家,十年的話連車子也到了該汰換的時間。會想到複利的人,通常假設情況很樂觀,但是世界並非如此運轉。我們一定會發生不如意的事,所以看事情的角度要趨於保守,因為「因應意外」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我們要隨時保持準備。

這個時代光靠薪資難以致富。我們所有人都明白,不要說是人人所夢想的財富自由,甚至連應付寬裕的老年生活都很困難。那麼上班族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夠獲得財富自由?答案是,理財,而且必須要進一步投資。對於一個領著低薪且身無分文的上班族而言,不管如何左思右想,能想到的方法就只有股票。

 

「股票很危險」其實只是假象

「股票不就是賭博嗎?」「買股票太耗費精神,怎麼好好上班?」「上班時間請不要玩股票。」我們父母那輩,包括在公司高層要職的人,對股票都持有非常負面的看法。他們會說,玩股票很容易家破人亡,散戶最終只會賠錢,阻攔我們接觸股票,說著這都是「為了我們著想」。這種現象不僅局限於年長者,也有很多年輕人嘴邊說著「理財是根本」,卻又說「股票就是賭博」。

如果想要接觸股票,就會有連股票是什麼都不懂的人,也跳出來阻攔。如此危險的股票,到底是哪些人在玩呢?幾乎所有上市公司的所有人,都會透過股票進行變相贈與。發生國難的 IMF 時期(編按:指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韓國因為經濟崩潰而接受 IMF 的緊急救助貸款,並於 2001 年清償完畢),有錢人們會買進股票,透過不正常的股票發行,把某些集團納入自己的手掌心中。錢越多的人越認真投資股票,反之,沒錢的人就會說不要玩股票。

 

公司就是現代版的奴役體系,用薪水讓員工赴湯蹈火

公司是現代版的奴役體系。公司利用所謂的「薪水」,讓每個員工都為了這份薪水變成拚命三郎,就算公司的保留盈餘再多,也只會支付給員工最低限額的薪資。薪水給得太多會不利於管理,因為他們如果盡可能減少薪水的發給,那就只需偶爾發發低額獎金,員工就會為此赴湯蹈火。不但如此,公司只會釋出一個 CEO 的位置,然後給予這個人難以想像的高薪。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看著這一個人,其餘 99.99% 的員工就會燃起夢想與希望。

但如果底下的員工們除了薪水以外,還有其他收入,甚至比薪水賺得還多(假設是透過股票投資賺取),那麼公司所有人就再也不能成為契約上的「甲方」了,因為當員工的經濟狀態寬裕時,忠誠度就會下降。

 

只要學習,股票永遠都是「低風險、高報酬」

當然股票很危險,非常危險。但「高風險、高報酬」,是支配階層所創造出來的理論,如此高風險的股票,這些上層人士卻大肆操作,把難以想像的金額投入股市,從中賺取非常多的價差。一定會有人反問我,他們是因為有錢才可以賭博吧?並不是的,財力不是問題,因為打從一開始股票對他們而言就不是賭博,因此並不危險,至少對他們而言,股票並非「高風險、高報酬」,而是「低風險、高報酬」。上層人士之間可以分享情報,並安全的大撈一筆。他們賺的錢,從數十億、數百億到數千億都有,總而言之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世界。

那麼無法獲得這種上層情報的散戶們,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降低風險,創造報酬呢?以我的經驗來說,只需要學習即可。沒有錢的我們,透過學習了解股市,就能大幅降低風險,當風險被降低後,股票就再也不是賭博了。於是我一開始,就拚了命的學習。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摘自《社畜的財務自由計畫》,作者:遊牧民、出版社:樂金文化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