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二三事:如何走得沒有牽掛?專家:別為遺產稅煩惱了!該擔心的是這3件事…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21-04-06 11:48
  • 更新:2021-04-06 11:48

老人家

 

【我們想讓你知道】

退休以後,在遊山玩水的享樂之餘,總會在夜深人靜時思考自己還有多少時間,還能為後代子孫留下些什麼?其實,若想走的沒有牽掛,比起擔心遺產稅,還不如早點準備遺囑,把遺產分配、對維持生命醫療程序(是否插管之類)的願望都寫清楚,才能盡情享受人生。

 

文 / 喬納森‧克雷蒙

 

除了遺囑,你還應該留意什麼?

想要確認你的錢都能到所愛的人的手上?你需要有一份遺囑。但你還需要其他更多的東西─因為你的遺囑很可能並無法決定誰能繼承你的大部分遺產。現在來想像一個相當常見的狀況。你是已婚的人,你跟配偶共同擁有房產,你有一個人壽保險保單,你有錢放在 401(k)退休計畫以及個人退休帳戶裡。這些應該就是你所擁有物件的實際財務價值。那麼,當你死亡的時候,誰會得到這些錢?你就暫時別管你的遺囑了。

 

避開遺囑認證

你的遺囑會被送上遺囑認證法庭(Probate Courts)。這些法庭負責監督你的遺產如何處理,其中也包括了確認你的遺囑在法律上是否具有效力、是否債務都已經清償、以及你的最後遺願是否都切實執行了。然而,你所擁有的許多資產可能都不需要通過遺囑認證法庭。舉例來說,如果你和你的配偶共同擁有所居住房屋的產權,而且設定了「生存者財產權」(Right of Survivorship),那麼,如果你先於配偶而亡,房子就會直接歸屬於對方。同樣的,你的 401(k)退休計畫如果設定了受益人,當然也就會由那個人繼承。人壽保險也是一樣,理賠會直接歸於受益人。如果妳一直沒有更新人壽保單受益人,結果上面列的還是妳的前夫。在這種情況下,最後得利的當然很可能就會是他。

與此同時,如果你在過世前做了信託安排,當然就會由信託的受益人繼承。有些人把自己的資產放進「生前信託」(Living Trust),因此在他們死亡的時候,這些資產就直接轉給指定的信託受益人而不需要經過遺囑認證法庭,這樣做也免除了經由法庭認證、處理而引起公眾注意。更重要的是,許多州的遺囑認證過程會收取很高的費用,生前信託就可以免去這些法律方面的支出。特別是如果你在其他的州裡擁有度假屋的話,生前信託就更有其價值了,因為你可以避開遺產必須經過兩個州的遺囑認證法庭處理,從而省去更多費用。

 

遺產稅相關規定

另一方面,如果遺囑認證在你所居住的州並不是一件那麼麻煩的事,設置一個生前信託就會增加你的法律費用支出而非減少。確實,生前信託有可能陷入超賣(Oversold)的狀態。事實上,單單靠設置生前信託並無法降低遺產稅的帳單。換句話說,你把資產放入生前信託固然可以避開遺囑認證法庭,但仍然可能會有遺產稅的問題。因此,避開遺產認證法庭和避開遺產稅基本上是兩件事(編按:台灣的遺產稅相關規定為:1、免稅額:新台幣〔下同〕1,200 萬元。2、課稅級距金額:遺產淨額 5,000 萬元以下者,課徵 10%;超過 5,000 萬元至 1 億元者,課徵 500 萬元,加超過 5,000 萬元部分之 15%;超過 1 億元者,課徵 1,250 萬元,加超過 1 億元部分之 20%。此外,目前國內各大銀行如中信、永豐、玉山等,也有提供「遺囑信託」和「生前信託」等相關服務)。

注意遺產稅的門檻

這也並不意味著你就不能利用信託來降低遺產稅。舉例來說,如果一對夫妻的經濟狀況相當好,他們也許就可以利用免稅信託(Bypass Trust)。也就是丈夫或妻子可以留下無限制並且免稅的數額給對方,但如果金額超過了聯邦遺產稅的免稅額─ 2009 年時是 350 萬美元─還是會有遺產稅的問題。這裡產生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先過世者把所有的資產都留給生存者,這些資產將可以免除遺產稅─但他自己的遺產稅免除優惠就等於浪費掉了。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除非你和你的配偶合起來的身價超過了 350 萬美元,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就應該確認兩人都可以用到免除聯邦遺產稅的優惠。這就是可以用到免稅信託的時候了。我們現在假定你先過世。在那個時間點上,350 萬美元會進入也許是你的孩子做為受益人的信託,但你的配偶也可以動用那筆錢。這樣做就用到了你的遺產稅免稅優惠。然後,當你的配偶過世時,如果遺產稅免稅額還是跟 2009 年時一樣,另外又有350 萬美元遺產稅免稅優惠可以享受。結果就是:你們總共享受到 700 萬美元的遺產稅免稅優惠。當你讀到這裡時可能會想,「確實滿有意思,但這些都與我無關,因為我根本沒有 350 萬美元,更別說是 700 萬美元了」。你並不是唯一有這個想法的人,事實上,對幾乎 99% 的美國公民而言,聯邦遺產稅都不成其為問題,儘管大家似乎都在為這個「死亡稅」而煩惱,其實大多數的我們都不用去擔心。

會被徵收的遺產稅,可能遠比你想像的要低

一個注意事項:會被徵收遺產稅的資產金額,可能會遠比你想像的要低。事實上,當一個人死亡的時候,會產生的大筆費用很可能是法律方面的開銷。這就是為什麼生前信託會有用處的原因,特別是假定在你所居住的州,遺囑認證是件麻煩事,或者你有放在外州的財產。但你也有一些其他滿簡單的事情可做,讓你能夠省下一些法律費用。

 

遺囑二三事:

一、先確認房產、保險受益人等文件

那麼,能做些什麼事呢?不管怎麼樣,你應該先準備好一份遺囑,內容應該包括所有需要通過遺囑認證的項目。但還有許多其他該做的事,包括收集很多文件資料來複查一下人壽保險和退休帳戶的受益人是否正確、房屋所有權歸屬的先後順序是否如你所願、草擬一份有關自己的喪禮應該如何進行的指引、一些重要的文件存放在何處,以及誰應該得到你所遺留下來的個人物品。注意事項:上面所說的「指引」並無法代替遺囑。

二、準備生前遺囑與醫療照顧授權書

另外,你應該考慮準備一份生前遺囑,內容闡明你對維持生命醫療程序的願望。你也應該準備一份醫療照顧授權書,指定某人可以代替你做出醫療決定。以及另一份持久授權書(Durable Power of Attorney)指定某人可以在你失去行為能力時,代替你做出財務決定(譯註:持久授權書一旦簽署,就立即生效,並持續有效,直到你死亡或將檔案撤銷)。你年紀愈大,這類法律文件就愈形重要。

三、與家人聊聊遺產這件事

最後,確認你自己的財務都已安排得有條不紊,然後坐下來跟家人談談,跟他們說明你對遺產的安排。這個對談十分重要,特別是如果你準備以不平均的方式分配遺產,譬如說某一位孩子得到的會比別人多。如果你的家人都清楚你將如何分配遺產,他們就不太可能在你身後質疑你的遺囑甚至陷入爭產紛爭。爭奪遺產不會有贏家─當然,律師除外。

 

理財小撇步

  • 準備好一份包括所有必須經過遺產法庭認證項目的遺囑。
  • 確認人壽險保單以及退休帳戶上所列出的受益人無誤。
  • 跟你的家人說明你對遺產的安排。

 

關於「家庭理財」,你可以學更多:

 

本文摘自《當代財經大師的理財通識課》,作者:喬納森‧克雷蒙、出版社:樂金文化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