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家事的孩子,未來收入高 4 倍!」想讓孩子主動做家務,1 歲就可以開始!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21-02-24 15:55
  • 更新:2022-09-07 17:32

做家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

哈佛大學做了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會做家事的青少年未來收入比不會做家事的高出 4 倍!如果你也想引導孩子主動幫忙家務,閱讀本文能提供一些實用方法。

 

文 / 媽媽寶寶

 

你開始讓孩子學習做家事了嗎?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追蹤一組青少年長達 10 年的時間,竟發現會做家事的青少年,比不會做家事的,未來收入增加 4 倍、失業率也降低約 15 倍。孩子運用小小的雙手做家事,可是會造就未來無限的可能!

想要培養孩子做家事的好習慣,首先,爸媽要了解孩子各歲段的能力發展,才能給予合適的家事練習,在過程中會發現孩子能獲得的益處。


孩子自小做獲益多.4 個好處

曾經有項研究,將 80 多個人以「第一次做家事」的年齡作為分類依據,分成 3〜4 歲、9〜10 歲、15〜16 歲三組,研究整理後發現,如果 3〜4 歲就開始幫忙做家事,長大後無論是工作、學業成就、IQ、社交,甚至是心理,都會有很好的表現!從小培養這樣的好習慣,對於孩子還會有以下這些好處:

1:促進身體的能力及功能

孩子在做家事的過程中,同時也是促進肢體發展的過程,兒童職能治療師陳姿羽提到,孩子完成每一項家事,都需要運用到身體每塊肌肉的力量,也會訓練到協調性,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身體所習慣的動作會跟大腦迴路連接得更密集、更精準,孩子也會越來越熟練,爸媽也能藉機從中觀察,孩子的發展是否有跟上年齡。

2:加強口語理解及表達

通常要請孩子協助做家事時,爸媽會對孩子下指令,透過不同內容的長短句,也能確認孩子是否聽得懂。陳姿羽職能治療師補充,每項家事都有執行的步驟、順序,孩子在做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其認知理解能力,爸媽也能引導孩子對於不懂的事發問,進而加強口語表達。

3:學會與他人合作

家事,又可被稱為「大家的事」,陳姿羽職能治療師建議,做家事應該是全家人一起做,可事先安排好每個人所負責的家事內容,讓孩子參與討論過程,可以學習如何分配其他人的工作、哪些事情透過合作會變得比較輕鬆,有助於提升孩子對公共事務的察覺,與人際互動能力。

4:提升自我掌控感及自尊

當孩子順利完成一件家事後,內心自然就會產生成就感,陳姿羽職能治療師強調,「這是不需要外在獎勵,內在自然就會產生的滿足!」孩子會認為自己有能力為這個家盡了一份心力,若再加上爸媽的鼓勵能強化滿足的感受,讓孩子有足夠的動機再做更多事。也因為參與分工的過程,孩子清楚負責的內容與範圍,能進一步培養責任感,了解「自己須完成該做的家事,而不是選擇逃避。」

 

分齡學習.孩子的能力發展

為何從小養成做家事的習慣,如此重要?陳姿羽職能治療師表示,從家事中培養的能力,無論是對於未來的職場,或是學業上都有相似之處,而某些家事注重邏輯及順序,需要孩子從小練習邏輯推理和思考,擁有這些經驗也都與工作上須具備的能力相關。

1〜2 歲

1 歲是孩子適合開始練習做家事的年紀,陳姿羽職能治療師提到,這階段的孩子有足夠的身體功能,像是 1 歲半走路較穩,手部的精細動作發展較為成熟順利,前三指會抓握及放開物品到指定範圍,能進行簡單的收納工作。

另外,約 9 個月開始,這時孩子也會發展出「社會參照能力」,這項能力能幫助他們注意大人的反應,參考大人的作法,同時開始有模仿大人的動機。爸媽可先讓孩子從學習「收拾」做起,雖然孩子依照物品的大小、長短等歸納概念還不成熟,但爸媽可準備一個大箱子,讓孩子嘗試把東西收進去即可。

另外,也能訓練孩子試著把鞋子放回固定位置,把自己擦過的衛生紙,或是用過的尿布拿去丟掉,對於往後的如廁練習都相當有幫助。

2〜3 歲

2 歲以上的孩子,能做到的事就更多了!可以依照爸媽的指令拿東西、手會發展出「旋轉」的動作,打開蓋子將在罐子裡的東西倒出來,如果語言能力較好的孩子,也能做到需要兩步驟的簡單家事,陳姿羽職能治療師建議,家長可以試著清楚指定家事內容和範圍,大多孩子都能理解,也能藉此培養責任心。

同時,相較於 2 歲以前,孩子的收納能力也越來越佳,對於物品的長短、形狀較有概念,會開始思考如何做才會把東西收進相對應的位置,陳姿羽職能治療師提到,這階段可讓孩子玩配對襪子的遊戲,雖然 2 歲半的孩子可能還無法命名顏色,但已經有「指認」的能力,可以透過顏色來分類襪子,或是用孩子喜歡的圖案作為分類依據,同時,他們已經能將鞋子排整齊。

3〜4 歲

這個歲段的孩子,手部的技巧及手腕控制能力更佳,雙手協調、手眼協調的能力也更好,可以精準地把東西倒在指定的位置,陳姿羽職能治療師表示,可讓孩子協助擦桌子,同時教學「擰乾」這個動作,讓孩子練習雙手同時轉向不同方向,但由於孩子的力氣還不夠,抹布無法擰得太乾,可以先由小條的抹布小範圍擰乾開始練習。

此外,歸納的能力也會有所提升,爸媽在洗完衣服時,能讓孩子練習將衣服分類,分成上衣、褲子、襪子,對他們來說都不成問題。

4 歲以上

4 歲以上的孩子,大人所做的每項家事,只要確認安全都能讓孩子參與,陳姿羽職能治療師表示,由於孩子到了學齡前的年紀,各項發展更加成熟,爸媽能試著讓孩子參與有關料理的家事,一起準備食材、進行簡單的事前準備工作,像是挑豆子、剝菜葉等,這時孩子擰乾的動作也會更加熟練,事後協助擦桌子也能擦得更好,洗碗工作也能幫忙,甚至是簡單的垃圾分類也都可以。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媽媽寶寶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Lulu)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