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上流》裡有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是當所有人感嘆朴太太有錢又善良時,貧苦的忠淑卻說:「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
當我們看見新聞報導上,某個名人又大方捐款、投身公益,內心是否難免會有類似的疑惑?這些人是因為善良,才變得有錢,足以回饋社會?還是他們因為有錢,才有餘力選擇善良?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王力宏的故事。看過他收入不斐卻仍過著簡樸的生活,或許會給你我更多不同的思考。
年收破億的人是如何過日子的?
王力宏出道 25 年了,謙虛、溫和的性格在演藝圈頗受好評,近年轉往中國發展,擔任節目導師,身價飆漲,生活卻始終過得樸實自然,物慾極低,和一般人想像中的富人生活有著天壤之別。
開二手車、穿舊衣、行李箱用數十年
曾有媒體報導過,王力宏身價破億,開的卻是台便宜的二手老車。同樣款式的衣服,也被眼尖網友發現隔了近十年還沒扔。好友成龍曾在節目透露,他見過王力宏的家裡,幾乎可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整個房裡只有一架鋼琴,其他家具衣物隨意擺放。幾年前,王力宏也曾在微博發文,感謝一卡老行李箱十多年的陪伴,直到它舊了、破了,才依依不捨的淘汰。
多數所得做公益、認養非洲小孩、為漸凍人發聲
王力宏曾多次跟著世界展望會前往非洲,探訪當地貧困孩童,更盡己所能領養數十位非洲兒童。
2020 年,根據中央社報導,王力宏推出為漸凍症好友 Dave 寫的新歌《Forever Your Dad》,更大方將新歌收益全數捐給漸凍人協會,協助研究及治療,數十年來都努力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改變世界。
他曾在受訪時說過:「你永遠不曉得自己一點點對別人的關心,會有多大多遠的效應。」或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在成名之後也能保持善良初心。
行善能帶來快樂 付出是最好的獲得
像王力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作家黃大米也因童年清貧,出書後逐漸累積影響力,便不斷思考該如何回饋社會。她為粉絲開團賣零食、保健食品,並將所得捐給公益團體,時刻感激自己擁有的一切,致力於幫助他人。也曾聽過朋友操作股市,為自己設下目標,獲利多少就要固定捐款多少。或許不將自己賺的錢視為理所當然的人,才會惦記著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讓善的循環能永不止息。
動盪的年代 人與人之間需要更多溫暖
難熬的 2020 才剛結束,全球疫情卻仍嚴峻。過去一年間,有許多人因此失業、被迫轉職,也有很多原本就困苦的人跌入萬丈深淵。他們需要被人拉一把,人們應該互相扶持。
回過頭來思考文章一開始提出的問題,有錢人是因為天生善良,所以致富?還是他們有錢了,才有能力選擇善良?你我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無論結果如何,都希望社會上能有更多人願意對他人伸出援手。
所謂幫助,未必是金錢上的付出,有時僅是一句關心、問候,多一點的體諒、包容,就能讓善念在世界不停流轉。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挺過挑戰,等待撥雲見日的那天到來。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窮人的眼淚不值錢,真實故事:沒錢容易被霸凌...請你一定要爭氣,別再浪費時間哭泣!
-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
-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窮人用時間換薪水,有錢人用成果換財富?
- 窮人賣肝換薪水,有錢人轉賣商品賺價差...你不知道的2個富人思維,不學起來注定窮一輩子!
- 搞錯2個理財順序,人生貧富大扭轉!他們年紀輕輕晉升有房一族,中年卻淪賤賣房產才能度日...
本文為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王力宏FaceBook / 撰文者:L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