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終身醫療怎麼選才不虧?達人建議:注意 3 醫療趨勢,讓保險規劃不漏洞!

好險網

好險網

  • 2020-12-28 10:17
  • 更新:2022-03-10 14:32

醫療險

 

【我們想讓你知道】

醫療險是大部分民眾都想要安排的基本保障,但「日額型住院醫療險」、「實支實付醫療險」該如何取捨,就是不少民眾的困惑。二者差異在哪、如何隨著醫療環境改變來做選擇,民眾也需要多加留意。

 

文/李瑞瑾

 

兩種醫療險優劣 三大醫療環境轉變考量

日額型住院醫療險一般是終身險,在理賠事由成就的時候,定額給付保險金,不會因為多花錢就多賠付,也不會因為花的錢比較少就不賠。理賠項目通常會有病房費(一般病房、加護、燒燙傷病房)、手術費(門診手術、住院手術)、出(住)院療養金...等。

實支實付醫療險則多是定期險,有最高續保年齡。理賠項目除了與住院醫療險相同有病房費、手術費之外,還有雜費一項。各項給付都是在限額之內以醫療單據進行理賠,若是沒有花出去的費用就沒有理賠。

例如,接受一台手術是由健保給付、保戶未付費,那手術費用這項就無法請到實支實付理賠金;住健保病房沒有自費升級,也無法請到實支實付理賠。

但是,實支實付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雜費」的理賠,這也牽涉到目前醫療環境的三大轉變,也是未來的醫療趨勢,民眾在選擇投保的時候,也需要納入考量後再選擇。

1:住院天數變少

現在病患接受治療不一定非得住院,很多是透過門診就可以完成療程,連癌症病患的住院天數也大大減少。根據衛福部統計,108 年醫院一般病床平均住院天數為 8.44 天、特殊病床平均住院天數為 9.31 天,對於定額給付的日額型醫療險來說,能申請的理賠金就較有限。

2:自費或是差額給付的醫療項目變多

隨著健保改制、自費項目越來越多,加上醫療技術進步,先進療法、醫材推陳出新,也讓接受治療所需的花費越來越貴,「雜費」這項理賠就顯得重要。像是癌症患者要服用的標靶藥物、心血管病患需要換置的人工支架,這些開銷沒有透過實支實付來轉嫁負擔的話,高昂費用恐怕會壓垮一般家庭的經濟。

3:萬物齊漲、治療費用也在漲

醫療院所的治療收費也會隨著物價提高而變貴,定額給付的醫療險就相對吃虧,可能所得的理賠,就會少於提高之後的治療費用。

 

總得來說,如果民眾在一次住院治療時沒有自費項目,實支實付其實完全派不上用場,只能以終身醫療險來理賠;但是當需要用到自費項目時,實支實付醫療險就相對突出。其實二者可以相輔相成,只要民眾有更完整的保障規劃,就能全面轉嫁風險。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好險網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 圖片:shutterstock,非本人僅為示意/責任編輯:William)

好險網

好險網

網站: https://www.phew.tw/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hewTW/?fref=ts 「好險網」提供多元豐富的保險相關資訊,以淺顯易懂的文章、影片、圖像,協助讀者建構最完善的人生保障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