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這 4 檔餐飲業可望「報復性營收」?逆勢拓展分店,豆府能否趁機獨佔市場?

Money錢

Money錢

  • 2020-12-01 18:04
  • 更新:2021-09-07 11:22

疫情趨緩,這 4 檔餐飲業可望「報復性營收」?逆勢拓展分店,豆府能否趁機獨佔市場?

 

【我們想讓你知道】

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餐飲、觀光業不能正常營業,因此他們的業績一落千丈,但其實去年(2020)疫情回穩時,這些店家的表現馬上發揮他們應有的水準,因此這次疫情回穩後,在搭配振興五倍券的消費刺激,也許這幾家又會再像上次一樣有亮眼的表現。

 

文 / 溫正中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球餐飲市場,台灣民眾上半年也多不敢去餐廳聚餐,上市櫃餐飲業者的業績普遍衰退。此時若有餐飲業者的業績或股價能夠逆勢成長,就值得投資人注意了。

 

觀光類股可留意

上櫃觀光類股中的豆府(2752)今(2020)年即使面對疫情衝擊,還能夠維持穩定成長,異軍突起,令人矚目。豆府資本額 2 億 2,500 萬元,2008 年成立,2019 年 9 月上櫃,還算是證券市場上的新兵。很多投資人並沒有特別注意到它。今年第 2 季營業毛利率有 53.6%,直逼台積電,確實不易。營業利益率 12.45%,稅前淨利率 16.24%,資產報酬率 4.86%,股東權益報酬率 7.2%,這些營業成績在同行中的表現,算是相當不錯。

豆府的財務狀況不錯,資產總額 8 億 9,160 餘萬元,負債總額 4 億 5,295 萬餘元,資本公積 1 億 250 萬餘元,保留盈餘 1 億 4,422 萬餘元,權益總計 4 億 3,865 萬餘元,每股淨值 26.46 元,今年上半年每股獲利 4.17 元,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竟然能夠超越去年同期的 3.16 元,令人驚豔。

今年 3 月疫情嚴重時,豆府結盟莫凡比、鬍鬚張等 8 家餐飲業者,組成「8 國聯軍」抗疫聯盟,推出「聯名居家套餐 7 日組」,搶攻自煮宅商機,聯盟洽商 10 天就成軍,動作之快速,對於提振業績發揮不錯效果,行銷動作值得肯定。

 

豆府第 2 季營收創新高 堪稱觀光類股績優生

5 月疫情趨緩,政府陸續放寬社交活動,自五一連假開始,人潮陸續回籠,又受到母親節效應,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開始回復成長活力。

今年端午假期豆府連展 3 間門市,其中新品牌「姜滿堂」主打韓式直火燒肉,6 月下旬在新竹巨城購物中心開幕,搶攻每年有百億元商機的燒肉市場,平均單價落在 600 元至 800 元之間,價格中等,客戶反應不錯,有助推升業績,累計第 2 季營收創新單季新高達 3.92 億元,年增率 17.14%,今年前 6 個月營收 7.73 億元,年增 18.1%,值此時刻還能看到餐飲業有兩位數正成長的業績,實屬難得。

豆府現在每年可以賣出 200 萬個豆腐煲,迄今已有 6 個品牌,51 間分店,集團旗艦品牌「涓豆腐」,已經是台灣最知名的韓式連鎖餐飲品牌。涓豆腐是道地韓式料理,豆腐煲中的嫩豆腐入口即化,加上石鍋拌飯、酥脆韓式炸雞、海鮮煎餅、辣炒年糕、人蔘砂鍋鷄及無限小菜,很對消費者的味口。

 

瓦城、漢來美食、王品 業績自 5 月起逐漸回溫

除了豆府之外,其他餐飲業自 5 月開始,業績陸續恢復,其中瓦城(2729)9 月合併營收 3 億 6,004 萬餘元,年減 5.13%,今年上半年 EPS 3.42 元,比去年同期的 8.54元,衰退不少,但是從 5 月份開始,業績逐月持續回升中,值得投資人觀察後續情形。

漢來美食(1268)今年上半年也是受創嚴重,迄 6 月為止,營收總額 14 億 4,602 萬餘元,比去年同期減少 23.8%,EPS 1.65 元,比去年同期的 4.24 元衰退不少,但是從 7 月開始逐漸復甦,第 3季營收已有 10.14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8.12%,創單季次高紀錄,營運已回正常軌道,如何追回上半年衰退之業績,還須靠第 4 季努力,才能有機會繳出去年EPS 7 元以上的成績。

 

疫情趨緩,這 4 檔餐飲業可望「報復性營收」?逆勢拓展分店,豆府能否趁機獨佔市場?


王品(2727)去年上半年 EPS 2.32 元,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重創,EPS 為- 1.12元,所幸 5 月開始營運恢復正常,營收為 13 億 9,494 萬餘元,年減 3.94%,減幅縮小,9月營收 13 億 2,126 萬餘元,已比去年同期增加 6.74%,恢復成長軌道。

王品最近宣布旗下17 個品牌,近 200 家店,將與家(8044)結合,納入 P 幣生態圈,旗下商店均納入Pi 拍錢包使用範圍,希望透過數位金融服務,打開年輕人市場,效益如何,有待觀察。

至於其他相關類股,如美食-KY(2723)安心食品(1259)雅茗 KY(2726)新天地(8940)等業者,都有賴下半年努力,希望能拉起業績, 彌補上半年的不足,以不負投資人的期望。

今年確實是餐飲業者辛苦的一年,但也是投資人趁重新洗牌之際,尋求異軍突起潛力股的好機會。

 

更多買賣股心法,這些好文推薦你>>

 

本文由 Money 錢 158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BELL)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