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時「好人」會把自己當成受害者。
「我被利用了」、
「別人的行為讓我難受」。
之所以會產生這些感覺,
是因為我們認定
別人決定了我們的行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玉川真里
「別人做了讓我難受的事」
這種記憶將會牢牢印在腦中、
久久不能忘懷,
導致心情煩悶,反而無暇思考:
為什麼會難過?
該怎麼做才能平復心情?
自己能夠掌控的部分又有哪些?
但是,「別人讓我感到難受」的狀況,
其實也是自己選擇的行動所導出的結果,
這是不爭的事實。
有人遇到同樣的場面
會選擇不屑一顧,根本不當一回事,
也有人會選擇告訴對方「不要這樣」,
明確拒絕對方的行為。
相較之下,
自己只是單方面希望那個多嘴的傢伙
「不要說這種讓人難過的話」,
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這種期待才是不合情理。
當對方做出令人難受的事情,
可以採取的行動多不勝數:
不再相約碰面、
婉拒對方的主動邀約,
就算碰巧待在同個場合,
也能盡量避免與對方互動……。
所謂「自我思考」指的是
能夠自主掌控狀況的思考方式。
自己選擇、自己判斷,並付諸行動,
無論結局好壞都由自己承擔,
並讓整個過程成為進步的養分。
「我從這件事上得到哪些收穫?」
像是對方的言行舉止
為何讓自己難過、
當下所能採取的行動,
認真思考後也許便能找到
「巧妙拒絕他人的方法」。
「問題在於我總是過於顧慮對方,
明明自己已經忙不過來了
卻還是接受對方的請求,
不但搞得焦頭爛額,
事後還會自我厭惡。
下次應該好好告訴對方自己的狀況,
並且試著拒絕看看。」
如此一來,
討厭的人反而為我們上了寶貴一課。
遇到討厭的事、被人利用、
覺得「別人讓我難受」時,
其實多半都能找到解決方法。
如果沒有從中得到收穫,
就很難消化心中的悶悶不樂,
也無法因此成長。
假如有人總說出讓你不舒服的話,
你可以盡量避免與其交談,
或者選擇性忽略交談內容。
同時,社交場合中
討人厭的也不會只有一個,
有了這次經驗,
你也學會了如何應對這種類型的人。
這麼一來,討厭的人也成了你的貴人。
當你覺得「別人讓我難受」時,
就代表你把手中的選擇權交給別人了。
看更多好文,為自己而活:
- 人到中年,才會懂得....朋友不必交一輩子,曾經好過就值得!
- 拿iphone的年輕人,卻抱怨存不到錢、買不起房...施昇輝曾中年失業:重視小確幸 正扭曲你的價值觀
- 人到中年 必須做到這 3 點,替自己活 才不會越活越累....
- 洪雪珍:「大半輩子 為別人而活,人生下半場 請為自己過!」中年以後,一定要學會 玩得盡興!
- 到了中年 不想有病、不想煩惱,知道這 22點 就夠了!
本文摘自《誰讓你總是先說好》
作者:玉川真里 / 譯者:簡捷 / 出版社:時報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JJ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