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資深記者多年觀察:要惹毛中國人,就跟他講台灣的事!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

  • 2020-09-28 14:57
  • 更新:2020-09-28 16:00

台灣 中國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出國的時候,你曾被外國人問過:

台灣和中國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如果有天被這樣問起,

你知道該怎麼回答嗎?

這樣的議題,沒有標準答案,

但牽涉到兩岸與自我對國家的認同,

難免引起許多紛爭。

如果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

看看資深記者范琪斐的文章,

或許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思考觀點。

 

(贊助商連結...)

 

文 / 陳冠穎

 

美國人很喜歡自嘲地理很差,

根據二○一三年的一項統計,

全美國只有三十六%的人有護照,

也就是說有六十四%的人沒有護照,

也就是說,至少有六十四%的美國人從沒出過美國,

是至少喔,因為有護照不等於出國。

 

另一項統計指出,美國人每年出國人次,

連出國洽公算在內,還不到一千五百萬,

是全國公民的五%左右,

但報導的《哈芬登郵報》指出,

真正比例可能更低,因為這五%裡,

很多人是重複出現的,是的,

對很多很多美國人來講,

出國是有錢人的專利,

要去到亞洲,那更是難得了,

由此推論美國人不知臺灣是個島還是個鳥,

非常合理。

 

 

可是我自已的經驗卻不是如此。

我的美國朋友們,通常初認識時,

不大會問你是哪國人,

因為問了有種族歧視的嫌疑。

通常要多聊一會兒,

確定你是不會突然翻臉的那種,

才會小心翼翼地問你:

「你是在那裡出生的啊?」

有些謹慎超過好奇心的,根本都不敢問。

所以我通常是在自我介紹時,就會說:

“I am Chifei, in case you are wondering,

I am from Taiwan.”(我是琪斐,不用猜了,我臺灣來的。)

沒錯,偶爾也有人會以為我是泰國人,但真的很少。

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反應是:

“Oh Taiwan! What’s the deal between you guys and China?”

(啊!臺灣!你們跟中國到底怎麼回事?)

 

我因為被問太多次,

所以答案有三十秒、五分鐘及一小時版本。

我知道大家現在一定很好奇我怎麼講,

但我們先討論美國人的部分。

要知道會這樣問,就表示對方知道

臺灣地理位置是在中國大陸附近,

但的確很多人不知臺灣是個島。

至於臺灣是在中國大陸的東西南北前後左右,

肚臍眼內外,對他們來講一點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知道

中國大陸跟臺灣的關係怪怪的。

我做記者這麼多年,

臺灣公私部門對外宣傳的各種故事、努力角度,

我寫了不下百篇,但老實說,

老美對兩岸關係怪怪的這個印象,

主要不是來自臺灣,而是來自中國大陸。

 

中國崛起之後,

很多美國媒體認為中國大陸是個咖,

所以只要是排名前十的大媒體,一定派員採訪,

但所有的特派員去大陸沒兩天,

就會發信回總部:

「寫啥都行,就是不能寫臺灣。」

美國媒體對言論自由根深柢固地信仰,

你越叫它不能寫,它越想寫,

於是每個人都寫了這個

「寫啥都行,就是不能寫臺灣」的經驗。

 

 

這造成很多美國人的印象:

「你要惹毛中國,

就跟他講臺灣問題。」

到了什麼程度?我有次看一部科幻電影,

忘了片名,沒什麼明星,賣得也不怎樣。

只記得片頭說明,

世界末日起源是臺灣宣布獨立,

中國大陸武力攻臺,國際社會群起攻之,

核戰爆發,世界末日。

不管是臺灣或大陸的朋友,請勿激動,

這是虛構的科幻電影,關鍵字:

幻想,電影,虛構,OK ?

 

回到「你們跟中國大陸怎麼回事?」這個問題,

我的三十秒回答是:

中國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但在臺灣非常多人不同意,很麻煩。

五分鐘版本則是從國共分裂開始講,

一小時版本則從荷蘭人據臺開始講。

跟老美講,太容易了,

不用擔心他給你貼紅藍綠標籤,

事實上連史實細節都不用太講究。對臺灣

有興趣到去 google你講的那個年分不對的老美,

我還沒碰到過。

 

 

有一次我跟一個紀錄片導演,

也有了這個「你們跟中國怎麼回事」的Q&A,

但我們因為一起騎馬旅行,時間很多,

她問了我很多問題,

我在馬背上一高一低中,

也做了些國民外交,

但她有個問題,讓我的確想了很久,

她問我:“Are you Chinese?”

在中文,有華人、中國人的區別,

但在英文都是 Chinese。

我在回答美國官方的人口調查文件時,

就回答“Asian, Chinese.”我說中文,吃中國菜,

我認為我文化上是Chinese,

但我的確也不願被誤認為中國來的,

我總共去過中國大陸兩趟,加起來三星期,

被認為中國來的,對我跟中國都不大公平吧?

但臺灣來的年輕朋友,幾乎都沒有我的掙扎,

很多人告訴我,他們會回答:“No, I am not.”

 

 

我處理過類似舒淇

在坎城的國籍風波的新聞太多次,

我看過太多臺灣在海外的傑出人士

為了這樣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淹沒了他們的成就應帶來的光環甚至限制了發展。

在國際上行走,

同樣一個問題,

到底是可以更暢所欲言,

還是要更謹慎呢?

我的結論是:怎麼講都可以。

因為老外問你只是一時好奇,

是我們自己長期在兩岸的特殊情勢下,

才覺得怪怪的。就像舒淇那檔事,

出了中國人圈子,老外,“Who cares?”

 

台灣 中國

 

更多社會議題,用 3 分鐘關心:

 

本文摘自《買槍,養馬,呼大麻》

作者:陳冠穎 / 出版社:天下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LULU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times.fans/

時報出版: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times.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