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晚安,您的「薪情」還好嗎?yes123求職網今年最新調查指出,職場新鮮人實際平均月薪落在 28,153元,比起去年 28,736元,少了 583 元,等同下滑 2%,遠遠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不少年輕人付完房租與必要生活開銷後,幾乎存不到錢,可以稱是月光族,卻不是你以為的享樂再吃土的月光族,他們根本沒有娛樂的籌碼,光是應付生活就足夠焦慮,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會非常缺乏安全感,如果不幸發生意外,或是親友急需一筆醫療費用,根本拿不出錢!
文/BELL
你有十萬應急嗎?
曾有人在臉書社團拋出問題,
一針刺中眾多網友心中的瘡疤,大量回覆蜂擁而至,
「為什麼在我的傷口灑鹽……爆哭中……」
「不要說十萬,一萬對我來說已經是天價了…」
「拜託薪水那麼低,誰有那麼多閒錢啊」
「沒有儲蓄險&定存的話有……可惜流動現金幾乎綁死了」
「那是好幾個月薪水欸!怎麼可能拿得出來」
「就一台機車的錢能應什麼急」
「10號才領錢 我身上剩不到100元」
「看到大家留言我就放心了」
有人認真把每個月預估費用列出,(僅供參考)
伙食費 | 10000元 |
租金 | 6000元 |
保險 | 3000元 |
孝親費 | 5000元 |
電話費 | 1000元 |
油錢 | 1000元 |
機車保養 | 500元 |
電費 | 1000元 |
雜支 | 2000元 |
總共 | 29500元 |
一共是近 3萬元的開銷,
已超越目前基本工資 23800元,
即使明年勞動部將調漲至 24000元也無法負荷,
可見社會上不少人天天追著錢跑,
左手進來、右手就要轉出去繳各項費用,
生活沒有足夠的彈性,也不允許喘息。
緊急備用金的重要性
三種人最要注意
口袋空空不是忘記帶錢,
是真的沒錢,連戶頭都沒錢…
以下 3種人,特別需要緊急備用金
- 工作不穩定的人
- 年紀近退休的人
- 家庭成員問題多的人
急需用錢時,苦等薪水不是一個好辦法,
低頭向親友借款,或是到其他地方欠錢還債
更讓人產生心裡負擔,
你必須先強迫自己存一筆錢,
不用於投資、非必要不得取出,
萬一面臨失業、投資失利、
車禍受傷或疾病、訴訟等狀況時,
較能安然度過難關,維持原本的生活,
金額應該多少呢?
理財有方的市場先生認為,
最低標準是半年的生活費,
台灣多數人存 15萬~18萬已足夠。
若以前段29,500元必要開銷、抓 3萬元舉例,
那你的緊急備用金至少需要先存下 3萬x 6 = 18萬,
建議每個月先咬牙存下幾千塊,慢慢累積,
在還沒存到緊急備用金的目標金額前,
不要從事高風險的投資行為。
他會設定的是 6個月的月收入,
意即不管開銷多少,
若薪資有 5萬元,就存下30萬。
兩者算法剛好是台灣人應存的低標與高標,
就由你自行評估。
如何存緊急備用金?
開始記帳
記帳的步驟、地雷與工具
建議你閱讀以下文章
1.三個APP推薦
2.記帳三步驟
3.記帳四地雷
存錢小妙招
存錢的方法,
則建議你閱讀以下文章
1.5122存錢原則
2.幽靈帳戶存錢法
3.改變日常五個習慣
社會上有哪些急難救助?
萬一家庭陷入困境時,
別忘了政府有設立3種急難救助金可申請,
民間也有一些機構可給予補助和幫忙。
對象:家庭工作賺錢者
事件:死亡、失蹤、罹病、失業等,使家庭陷入困境
補助:1-3萬
申請處:村里辦公室、區公所
對象:家庭所有成員
事件:喪葬、傷病、生活上救助
時間:依救助事件及縣市規定
補助:依救助事件及縣市規定
申請處:戶籍地公所
對象:學生或家長
事件:其中一方 死亡、重大傷病、失業、入獄等
時間:3個月內
補助:5千-2萬
申請處:學校
- 其他民間救助金
1.行天宮急難濟助金
2.張榮發基金會
3.全聯急難救助
4.富邦慈善基金會
5.慈濟基金會
7.法鼓山慈善基金會
8.中華民國紅十字會
9.佛教觀音慈善會
10.智邦公益館
這篇文章,期許大家能了解理財的意義,
不只是為了過好日子,
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生活不要被錢綁架,
未來有天知道周遭的親友們需要幫助時,
能想起社會上還有一些資源可以即時救命,
稍微減輕家庭經濟上的重擔,
如果你也認同,請幫忙分享,
因為每個人使用網路的習慣不同,
有些人不一定擅於搜尋、不知道如何求助,
你的小小舉動,或許能被需要的人看到,
讓他們有機會建立正確的觀念,
找到合法安全的管道解決經濟上的煩惱。
更多社會議題,用 3 分鐘關心:
- 兒子15歲死於學校,媽媽淚訴:不甘心發生這種事…台灣每年超過1萬件性霸凌,誰能保證下個不是你家孩子?
- 全花蓮都在反卜蜂,為何它的股價還在漲?我們是否常默默支持著 無良企業欺負 台灣自己人…
- 公眾人物的道德重要嗎?演藝界與政壇上 最極端的2種人:有才無德 VS 有德無才,你支持誰?
- 媒體正在「掏你口袋、買你腦袋」…任由財團操縱媒體、政黨買網軍帶風向,台灣人還有多少新聞可以信?
- 「穿這麼辣,被性侵活該!」為什麼人們習慣檢討被害人?心理學解析:這 2 點讓我們情不自禁…
參考資料:
- 市場先生-投資前一定要先存「緊急預備金」,Why?預備金應該放哪裡、準備多少才夠?
- 淺談保險觀-沒有「緊急預備金」的人,沒有尊嚴
- 福利好幫手-急難救助金有3種!緊要關頭一定要想到它
- 風傳媒-你拿得出10萬元來應急嗎?台灣「全拋世代」慘兮兮,一張表告訴你年輕人到底有多窮
- yes123求職網-待業痛苦指數破紀錄! 44分!上工開心指數創新低!
本文由CMoney團隊整理報導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