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並不是十惡不赦,背叛與不忠的人 也很受傷?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

  • 2020-08-20 17:49
  • 更新:2020-08-21 10:53

出軌並不是十惡不赦,背叛與不忠的人 也很受傷?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個議題在現代社會中

可以說算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了,

但會去觸碰這個敏感議題的人並不多,

因為這會挑戰現代社會

特別喜歡政治正確以及對於道德的框架感,

使得這個議題

明明是大家都很想要去了解的,

卻不太有人敢去談它。

 

當我們不去談它,

對這議題有大量負面情緒的人,

就會更用力地使用自己的話語權,

使得大部分能被聽見的聲音都是一面倒的。

大部分的人

看待背叛與不忠的行為幾乎是沒有彈性的。

會直接將「壞人」的框架

套在越過道德界線的那個人身上,

但當我們一旦選擇了某個好壞對錯的立場,

就不會有空間去了解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

以及會去做這件事的人的心境是如何。

(中略)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AWE情感工作室 文飛(Dana)

 

不忠跟背叛是懦弱

但不是絕對的「惡」

大部分的時候,

不忠這個行為,

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傷害自己所愛的人,

而是想要透過這個行為,

來滿足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的需求。

我會說不忠跟背叛是一種懦弱的行為,

但不能用「錯」來去直接判定它。

 

如果你的對象,

並不會因為傷害到所愛的人感到自責,

或看到別人因為自己難過而難過,

沒有正常人類該有的羞恥心,

那我覺得已經是重症範圍,

不是本書要處理的。

至少在我接觸到的、

有去實踐過不忠這件事的人裡面,

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自己做出這樣的選擇。

也沒有任何一個人

真正嚮往非一對一的關係。

 

如果內心真正嚮往非一對一關係的人,

通常不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什麼問題,

所以在關係內也不會欺騙他人,

就會一開始就講好自己不是要找一對一的關係。

通常這樣的狀況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因為大家一開始就把遊戲規則講很明白了。

如果某個狀態可以帶來真正的快樂時,

我們就會感到滿足,也不會想要更多。

 

因此要是有個人

處在非一對一的關係中,

卻過得很不快樂,內心有很多不滿足,

想要更多的刺激去填補的話,

可以說這樣的人

只是「以為」自己適合非一對一的關係。

 

 

當他選擇對感情不忠

是哪裡出問題了?

我們這邊不討論

認為自己嚮往非一對一關係的人

(不論是否牽扯欺騙),

我們討論的是那些,

心中對於愛情的理想是一對一關係,

但卻去選擇了某些

會讓另外一半難過的行為,

也對自己傷害到所愛的人

感到痛苦的這一群人。

也就是說,這樣的人如果可以的話,

也不會選擇不忠,

但他們不知道在關係裡

面臨壓力或是不滿足時,要怎麼處理。

 

如果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

有可能會失去對方,

或是面臨一連串解決不完的負面情緒,

那其實最簡單的選擇

(簡單不等於聰明),

就是讓自己找一個非伴侶以外的出口,

反正不被發現就沒事了。

 

通常當一個人想要選擇不忠,

一定是這段關係

開始讓他感覺到壓力、無趣

或是沒有刺激感或成就感的時候。

但是關係裡缺乏刺激時,

通常是已經交往一段時間,

而且對方不是長期忽略自己

(通常女人不忠會是這個原因),

就是太過於依賴、

對方自顧自的付出太多,

而造成壓力太大的狀況

(通常男人不忠會是這個原因)。

 

 

大部分我們聽到不忠的案例

較多都是男方,

因為在男女關係內,

當關係出現壓力時,

通常是陰性能量害怕分離,

害怕分離的軟弱導致錯誤的付出太多,

讓陽性能量產生害怕被吞噬的恐懼,

感到喘不過氣或有壓力。

我們這個世代對於「愛」的理解

還停留在與「付出」劃上等號的概念上,

所以這時陽性的一方

不管在哪個層面提出「不滿」,

其實都非常政治不正確。

 

當付出的那方已經給得太多時

就具有話語權,

如果另一方真的提出不滿,

就會變成不滿那方的錯。

「我都付出那麼多、

為你做牛做馬了

為什麼你還覺得不夠?」、

「為什麼我已經盡全力愛你了,

你還是不滿足?」、

「你能去外面找到

比我更好的老婆/女朋友嗎?

外面誰會幫你做成這樣!」、

「你要什麼刺激!

你要求怎麼那麼多!」

 

有一種分手叫不遺憾

 

我們都只要求接收的那方要懂滿足,

而不去問接收的那方想要什麼。

就很像一個在沙漠中迷路三天

已經快渴死的人,

你丟一百萬給他,然後還問他

「你為什麼不感謝我!

為什麼不知足!

我對你已經那麼好了!

這世界上還有誰願意給你一百萬!」一樣。

就像是母親,雖然對我們很好是很好,

但不見得是我們想要的,

而是母親自己想給的。

而當一方所付出的東西

並不是另外一方想要的,

又想要透過這個付出交換到什麼,

就會產生很大的壓力,

並且產生想要遠離的需求。

 

這與陽性能量與陰性能量

解決問題的方式有關,

陰性能量因為害怕分離,

所以會想要透過各種方式來吞噬對方,

讓對方失去自己的空間跟自由。

而陽性能量則是害怕被吞噬,

所以會想要透過各種方式

來逃離對方或問題,

但一方面又不想失去愛的人,

最後就只能選比較笨的做法,

就是說謊跟隱瞞。

 

本文摘自有一種分手叫不遺憾

作者:文飛(Dana) / 出版社:時報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JJ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非本人僅為示意 )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times.fans/

時報出版: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times.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