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章轉載自:康路網
不想要婚後才後悔,
婚前一定要先檢查自己有無這10個可怕的錯誤心態...
現今離婚率越來越高,
多是由於婚前沒有樹立正確的婚姻觀而導致,
人們結婚的理由千千萬萬,
但如果是因為以下原因而打算結婚的話,
要三思而後行...
一、 結婚能改善兩人關係
一對戀人相處時間久了,
激情就會像加了冰塊的紅酒,漸漸淡化,
可又不願放棄這段感情與另外一個人重新開始。
這時,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結婚與許能使兩人和好如初。
但真的會這樣嗎? 不是!
實際上,這樣的事情從來不會發生。
蜜月一結束,兩人的矛盾會擴大,問題會越來越多。
想通過結婚來改善關係,那純粹是天真的空想。
二、 結婚可使自己的困難迎刃而解
或許您從前總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戀人,
就不再孤單、低沉;
可當找到後,卻發現自己仍然孤單、低沉。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你的孤單、低沉並不能靠婚姻解決。
三、 因年齡大了而結婚
據調查,人到25歲就會開始考慮婚嫁。
到30歲,不論多麼有事業心的人都要急於找一個生活伴侶。
85%的人一生至少結婚一次,
每個人都會給自己規定一個婚嫁年齡,
如果過了這個年紀婚姻還沒有著落,大多數人會感到恐慌。
一旦找到一個客觀條件不錯的對象,
很容易因害怕失去好機會,而草率地決定結婚。
四、 為了孩子而結婚
如果您本著給自己的孩子找個好爸爸的原則而結婚,
將來您可能會發現您選擇的人既不適合做孩子的爸爸,
又不適合做自己的丈夫。
需要記住的是:您是有義務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但這並不意味著您一定要嫁給第一個對您的孩子感興趣的人。
五、 結婚可以擺脫父母的控制
據調查,有一半的年輕人因急於要擺脫父母的控制而結婚。
基於這種動機,您很可能選擇一個與父母格格不入的人結婚,
這是一種逆反心理。
有時您認為只有結婚才會使父母相信自己完全長大了,
除非您和您要嫁的人真心相愛,
否則一定要知道:父母的關愛只可能給您帶來幸福,不可能帶來災難。
六、 被愛情假像蒙蔽而結婚
當人戀愛時,常看到的是對方的優點,
對其缺陷往往熟視無睹。
沒有經過長時間考驗,因一見鍾情而結婚的人,
結局總是不愉快的。
結婚後,現實會暴露所有的假像和幻想。
七、 迫於旁人壓力而結婚
親戚朋友的旁敲側擊有時產生很大的壓力,
特別是當自己也存有疑慮,對自己估計不足時,
很容易被他人說動。
但是,您要知道,
一旦您的婚姻失敗,這些人就會說:「我早就說過不要跟他結婚。」
八、 迫于對方壓力而結婚
或許您不信,但確有人因心存感激而結婚。
因為有的人自我感覺很不好或離過婚。
認為有人要自己就很不錯了,因而急急忙忙結婚。
九、 因為一時衝動而結婚
眾所周知,因一時衝動而結婚十有八九要失敗,
但仍有很多人樂此不疲。
當一段久經考驗的感情結束時,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平靜下來,
如果這時有人乘虛而入,成功係數會很大。
假設您想通過與別人結婚來刺激以前離開您的人,
別忘了您自己也許會後悔,
因為當他醒悟過來時,您可以已經成為別人的妻子。
十、 為做新娘而結婚
這作為結婚理由可能有些荒唐,但還是很有吸引力。
有的人結婚不是為了與對方永結同心,而是急於嘗嘗做新娘的滋味。
看看滿大街的婚紗影樓, 這裡面的新娘形象,
可是多少女孩的美妙夢想!
另外,對別人的羡慕也可導致對婚禮的渴望。
當朋友們一個個舉行婚禮,房間裡堆滿各式禮物,
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顧影自憐。
那麼,兩個人到了何種程度才適合結婚呢?
專家建議,從戀人發展到夫妻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頭腦發熱的“相愛”
這時,兩人往往只注重彼此相似的地方,
對差異熟視無睹,
兩人可能會捨棄個性,以求能夠相處在一起,
但是這階段並不會永遠維持下去,直到...
第二階段:兩人開始尋求獨立
在此階段,兩人會開始在不分你我的親密關係中找回自我,
但過程中必定會產生磕磕撞撞。
第三階段:兩人深深滿足于對方
這時,兩人均能找回自我,
而又確立自己在兩人關係中的位置,
這就是該結婚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