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來,投資人除了最關心台股,
ETF行情變化也是焦點。
除了一般人熟悉的股票、債券型ETF,
還有一批名為「期貨ETF」的商品備受矚目,
例如元大S&P原油正 2這檔ETF瀕臨下市風險,
就引發廣大爭議,許多投資人困惑:
ETF不是可以長期投資嗎?
為什麼油價崩跌竟會讓原油ETF也有接近下市的問題?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期貨ETF和股票ETF差在哪?
其實,期貨ETF和股票ETF雖然名稱相近,
但兩者仍有關鍵差異,投資人出手前務必仔細判斷:
例如期貨 ETF並非持有一籃子股票,
而是追蹤原物料及其他指數期貨;
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有到期限制、每月會更新合約,
發行商需要依照追蹤標的指數、
不斷定期「轉倉」以維持期貨 ETF運作,
當遠期期貨價格較近期期貨高時,
就要被迫賣低(近期期貨)且買高(遠期期貨),
因此這時轉倉勢必產生損失,
類似成本會持續侵蝕淨值,
也就是說,
就算行情完全靜止不動,
期貨ETF淨值還是會因為轉倉而減少。
轉倉成本是最大弱點
期貨 ETF淨值不斷下降,
就衍生下市風險。
主管機關先前訂有下市基準:
最近 3個營業日基金平均單位淨資產價值
較其最初單位淨資產價值累積跌幅達 90%時,
或基金平均淨資產價值低於新台幣 2千萬元者,
應報主管機關核准後終止期貨信託契約。
因此,無論是追蹤黃金、原油、黃豆等原物料,
或者恐慌指數、槓桿及反向指數等期貨ETF,
都不適合比照股票ETF、長期抱穩不賣。
畢竟期貨ETF漲跌幅無限制,
交易前投資人還要填寫風險預告書才能買賣,
都和使用證券戶交易股票ETF不一樣。
在申購贖回方面,
投資人可以用現金或實物申購贖回股票ETF;
然而原物料期貨種類繁多,
其中大多是體積笨重的商品
(我們總不可能運送 100頭活牛,
或是 100桶原油給發行商吧!),
因此,只能使用現金申購贖回。
除此之外,
期貨ETF和股票ETF的交易稅率、
交易成本及交易時間均一致。
透過證券戶配置多元資產
投資期貨ETF的好處到底是什麼?
首先,
透過證券戶就能參與投資黃金、原油,
且可使用信用交易,
便於投資人多元配置資產,
畢竟黃金、原油等原物料走勢與股票相關性較低,
若在特定期間分散持有,
可降低一定程度投資風險。
再者,
買進期貨ETF不比買進期貨,
並沒有財務槓桿效應,
而且期貨保證金問題是由管理人處理,
也不至於發生被追繳保證金的問題,
這是兩個配置期貨ETF的好處。
第三,原物料種類從農產品、肉品、
能源、礦產到貴金屬等包羅萬象,
投資工具也是五花八門,
包括原物料現貨,原物料期貨,
原物料公司股票和原物料基金等等。
因此看好原物料行情的人,
想找到參與行情最佳途徑,其實不容易。
最多人選擇以基金投資原物料,
想藉此參與長線行情。
投資原物料基金優點是分散風險,
不過基金既然持有一籃子股票,
恐無法如實反映單一原物料價格,
績效也會受到掛牌市場的大盤影響,
透明度較低。
所以總結來看,如果投資人看好(看衰)
未來某段時期的特定原物料行情,
或者可以透過期貨ETF的便於參與特性,
試著酌量布局,
但別忘了,這種商品只適合短打,
千萬不要緊抱不放!
(首圖來源/ shutterstock)
本文及內文圖摘自
今周刊 :《ETF穩穩賺 不斷電現金流》
出版社:今周刊
撰文:路小雨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圖片非當事人,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