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延燒,護理師小孩在幼稚園被要求隔離?!第一線人員 心痛寫下:請給我們基本的尊重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20-03-05 16:50
  • 更新:2020-03-05 16:53

武漢肺炎延燒,護理師小孩在幼稚園被要求隔離?!第一線人員 心痛寫下:請給我們基本的尊重

 

作者:高雄榮總護理師 楊佩樺

 

從中國武漢肺炎爆發至今,

台灣的防疫能力都在國際水準之上,

中央防疫中心掌握資訊、果斷決策、

超前部署是台灣目前能守住疫情的最大關鍵。

 

在電視機前總能看到

中央防疫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部長,

為全台民眾說明最新近況及決策,

在每個決策的背後還有各行各業

一同為台灣守住防線。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次,

我們來談談護理師吧!

在防疫階段可以說是從中央、

臨床到社區都有護理師的蹤跡。

因應的不同的職務,

執行著不同的護理專業,

把護理人的精神發輝到淋漓盡致。

  

#中央

疫情之後的機場檢疫規模提昇。

為了達到滴水不漏,

高雄市六大醫院

更是支援機場檢疫護理師的人力,

可以說是配合著時下的政策,

護理師都是在第一線。

  

前陣子,因疫情需求

中央執行了第一次的撤僑。

這個過程中,

因為中國及中國國民黨的聯手,

出現了防疫漏洞,

下機的檢疫對檢疫人員而言是很高的風險,

畢竟其中已夾雜確診的人,

這種行為真的讓台灣防疫

跟醫療陷入危難之中。

經過撤僑,

還有當時振奮人心的寶瓶號事件—

陳時中部長親上寶瓶號遊艇坐鎮檢疫工作;

為了加速檢疫時間,

派出 25名檢疫人員上船檢疫,

其中就包含了六位醫師及八位護理師,

這些都是民眾在電視機中看不到的無名英雄。

  

#臨床

疫情爆發時,相信許多人會有

“好險我不是在醫院工作”的想法,

但有一群人卻是永遠逆風而行。

上班時間到了,

就得踏進醫療院所繼續每日的護理工作,

繼續配合防疫執行不斷更新的政策。

  

#急診護理師首當其衝,

平時嚴謹的訓練此時派上用場,

全副武裝待命,

在健保卡尚未結合出境紀錄時,

靠的就是提高警戒的檢傷護理師,

一一揪出高風險個案,

不讓漏網之魚成為防疫缺口。

 

#負壓隔離病房的護理師

執行護理照護時,

穿上裝備、卸下裝備都需花上近半小時,

卸下裝備的護理人員

彷彿從泳池上岸一般全身濕透,

平時的護理常規工作負荷已經很大,

遇上疫情非常時期除了工作量的增加,

更多了心理的負擔。

  

#社區

離開醫療院所,

以為就看不到護理師了嗎?

#基層公共衛生護理師

是臺灣防疫工作的骨幹,

特殊疫情之前,

公衛護理師本

著手專責社區的預防接種、

結核病防治、慢性傳染病防治等等甚至更多。

除了訪視、追蹤還有許多的文書作業,

當疫情發生時,

根據接觸史進行居家隔離的民眾,

在隔離期間也是由地方衛生機關追蹤,

負責人員當然就是衛生機構中的護理師。

 

 

民眾對疫情恐慌

將情緒轉移到護理人員身上

從中央到地方的防疫,

護理人員佔據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最近疫情的升溫讓民眾處於恐慌,

甚至將情緒轉移到護理人員身上,

例如:社區民眾希望護理師不要回家、

護理師的小孩在幼稚園被其他家長要求隔離

之類的聲音不斷出現,

這是工作帶來的負荷之外

最讓護理人員痛心的。

  

身為護理師,

最渴望的不只是薪資與工作量成比例,

更希望能夠得到社會民眾的尊重,

而不是平時人力不足時共體時艱、

有疫情時共體時艱,

永遠都在共體時艱;

而當被無理對待時,

主管還希望息事寧人,

甚至帶著護理人員去致歉,

道歉後任由家屬持續無禮對待護理人員。

 

護理人員需要的

是一個基本的尊重

護理大老或是高層

總是勉勵基層看待護理工作不只是

『職業』而是『志業』。

但是請問,身為護理人員

需要的尊重誰要還給我們?

能讓我們還站在第一線繼續撐下去的動力,

是病人、家屬的正向回饋,

以及在我們身後的家人。

  

如果您也認同,

請給我們一個基本的尊重,

我們會更有信心

在繼續守護台灣醫療的前線。

  

#支持健保制度修法

#尊重專業社會才能進步

 

本文由 高雄好過日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