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流感、武漢肺炎病毒會找上門?
除了公共衛生出現漏洞,自體免疫力下降,
也可能使百病纏身!
為了預防這一波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
坊間出現許多提升免疫力的偏方,
像是喝雙連口服液、吃板藍根等,
儘管仍然缺乏科學實証,
但是也不禁令人想問:
「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多吞維生素 C是提升免疫力的萬靈丹嗎?」
營養師除了將一一破解上述問題,
也特別提出 6大提升免疫力必補關鍵營養食物,
打造健康防護網,百病不侵!
(贊助商連結)
基因、睡眠、壓力、飲食
都會影響免疫力
免疫力是指身體抵抗
外來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襲,
以維護體內環境穩定性的能力。
影響免疫力的因素除了遺傳基因,
還包括:飲食、睡眠、運動、壓力等,
尤其是飲食更是息息相關。
一旦免疫力不足,就可能會出現
感冒不斷、感覺疲勞、無精打采,
甚至容易過敏等症狀,以及可能提早衰老。
如何知道自己的免疫力
變差下滑了?
高敏敏營養師表示,
可以從以下症狀透露端倪,
以及患有以下疾病的人也是免力較弱的族群:
1.大小感冒不斷:
經常感冒、常感染、常發炎等。
每次到了流感季節,都是那個趕上流行的人,
只要身邊有人感冒,一定也會被傳染的人。
或只要壓力大就容易嘴破,
女性朋友也可能因此常有泌尿系統發炎反覆的症狀。
2.常感到疲勞:
做事都提不起精神,常常需要休息。
3.經常腸胃不適:
平時容易腹痛、腹瀉。
4.容易敏感、過敏:
經常性打噴嚏、鼻炎、氣喘、濕疹、
蕁麻疹、皮膚搔癢、眼睛癢等敏感性族群。
5.有自體免疫疾病:
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燥症、
硬皮症、橋本氏甲狀腺炎等診斷為自體免疫疾病者。
6.罹患癌症患者:
正處於腫瘤、癌症或有此病史的人。
為了遠離不適症狀與疾病風險,
建議提升免疫力打造防護網,
但是,免疫力愈強一定健康就愈好嗎?
還有一般人都認為
「維生素C是提升免疫力最佳法寶」,
到底真相如何?
高敏敏營養師以下先為大家破解:
迷思一:免疫力愈強愈好?
很多人認為免疫力愈強愈好,
越強似乎意味著越不容易生病。
但是,這是人們通常會陷入的一個迷思誤區。
因為一旦免疫力過高,敵我不分,
連不該攻擊的自己人也被攻擊了,
就有可能出現自體免疫疾病。
所以,想要讓免疫系統健康,
不是只有一昧的提升,
重點在於適當調節免疫,
才能使免疫系統功能健全。
迷思二:提高免疫力
吞維生素 C是萬靈丹?
維生素 C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確實扮演重要的功能,
維生素 C是一種水溶性的維生素 C,
我們身體無法製造,需要每天透過飲食來補充。
而現代人飲食容易攝取不足、壓力大又容易消耗,
因此在維他命C缺乏或不足的情況之下,
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降低對抗外來病原菌或病毒感染的能力,
則有可能增加感冒的發生機會。
但是,凡事都勿過猶不及,
為了提升免疫力就拼命吞維生素 C,並不適宜。
事實上,有其他很多營養素對人體免疫功能,
也扮演重要的作用,並能提高身體的抗感染能力,
特別是抗氧化營養素,
例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維生素B6、
鋅、硒、銅、鐵等。
因此,提高免疫力不能
單單只依賴補充某一種營養素,
而是飲食應當全面且均衡!
讓免疫力UP UP該怎麼吃?
高敏敏營養師表示,
以下 6大關鍵營養食物缺一不可:
【6大關鍵營養食物提升免疫力】
1.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尤其白血球和抗體)主成分,
若當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或品質低下,
會增加感染細菌、病毒的風險。
建議,每個人一天需要吃 5~8份蛋白質,
大約是一個半左右手掌大小及厚度,
最好平均從動物性及植物性兩種來源攝取。
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
可以吃豆類、豆腐及豆製品。
而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包括:
瘦肉、雞肉、魚肉、海鮮、奶類、雞蛋等。
2.攝取各種不同顏色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中的植化素對人體有保護作用,
例如:黑色的菇類裡的多醣體能調節免疫功能;
橘紅色蔬果包括:紅蘿蔔、黃黃甜椒、番茄等的
維生素 A的作用能維護眼睛、鼻子、口腔、
肺及胃腸道各處的黏膜健康,
鞏固第一道防線,阻止細菌、病毒入侵身體。
建議,一天要吃2~3碗各色蔬菜、
2~3顆全頭大小的不同種水果,
其中富含的維生素、礦物質、
植化素也都跟免疫功能息息相關!
3.吃Omega-3好油:
Omega-3有助於降低體內的「慢性發炎」,
讓免疫細胞不會過勞、失衡。
但是,Omega-3是我們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
必須從食物攝取,建議每周吃三次深海魚類,
例如:鯖魚、秋刀魚、鮪魚、鮭魚,
每天可攝取海藻、堅果、亞麻籽、
亞麻仁油、紫蘇油等
富含 Omega-3脂肪酸的好油脂食物。
4.澱粉選全穀雜糧:
澱粉裡有豐富的維生素 B群和各種礦物質,
尤其維他命 B2、B5、B6、葉酸
對維持細胞黏膜健康,
以及製造抗體等免疫功能有益。
建議,每天吃一碗糙米飯、
五穀飯或搭配燕麥,來取代精製白米飯。
5.補充好菌:
補充好菌,可以調整、改善胃腸道健康、
調節免疫,減少罹病機會!
建議,每天喝 1~2瓶
250毫升的優酪乳(或小盒優格),
透過其他食物像是納豆、韓式泡菜,
在發酵過程中亦會有好菌產生。
記得吃好菌的同時,
也要攝取蔬菜、水果、全穀根莖類,
裡頭的膳食纖維和寡糖,
是益生菌的食物,
能幫助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
6.多吃辛香料類食物:
大蒜、洋蔥、辣椒、韭菜等辛香類食物,
有殺菌、強化免疫系統的作用,
不論生吃或熟食皆宜。
建議,每天吃 2~3顆大蒜、
半顆洋蔥、幾截蔥段,
或多放在料理中,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本文及圖片皆由 華人健康網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l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