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懷疑自己染肺炎? 港大博士:是武漢燒出「心理病」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20-02-12 14:33
  • 更新:2020-02-12 15:38

整天懷疑自己染肺炎? 港大博士:是武漢燒出「心理病」

 

隨著近期疫情的大規模爆發,

香港也陷入了一片恐慌。

而在大批市民湧入超商和藥房搶購口罩、

消毒藥水、大米、紙巾的同時,

還有一部分市民沒有患病卻成為了醫院的常客。

自從 1 月底 2 月初以來,

香港本地醫院的就診人數激增,

有不少市民因懷疑自己患上武漢肺炎

(Corona Virus,新型冠狀肺炎)而頻繁到醫院檢查,

其中有些人確實有輕微的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徵狀,

但絕大部分的就診人士經過檢查之後

都被確認沒有感染,身體狀況良好。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有些就診人士在經檢查發現無礙之後便自行離去了,

但也有極端的例子—

即使醫療診斷結果已顯示其身體健康狀況並無大礙,

但仍三番五次到醫院進行檢查的個例。

若這種擔心和懷疑已經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

就診人士就有可能患上了疑病症,

也被稱為疑病性神經症

(Hypochondriasis/illness anxiety disorder )。



在這裡和大家重溫一下,

疑病症的患者会長期被根深蒂固的,

自己擁有嚴重疾病的想法所困擾。

患者極其容易對任何個人察覺到的身體或心理徵狀

(Physical or psychological symptoms)疑神疑鬼,

認為自己身患重病。

除此之外,患者還會不停的就診,

且過度關注身體上出現細小徵狀的部位。

即使患者已經被確認身體健康狀況並無大礙,

患者還是會反復的造訪醫院。

還有一部分的患者會因為害怕被確診,而避免看醫生,

但他們仍然認為自己確實已患重病。

當然了,上述情況通常要長達六個月才能確診為疑病症

(Hypochondriasis/illness anxiety disorder ),

所以因為擔心自己患有武漢肺炎

而到醫院誤診的人士並不用過於擔心。

 



在當下的特殊時期,

建議大家在關心疫情進展的同時,

也應該適當的轉移注意力,

用這段(被迫?)在家的日子

好好制定生活、工作與學習的目標,

並且積極努力的實施。

只有越冷靜沉著應對疫情,不放棄自己的目標,

好好著眼於適應當下的非常時期。

要記住,只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才是對家人和朋友最好的交代。

 

 

本文授權自Lo’s Psychology,原文刊載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 / LULU)

(圖/shutterstock)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