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新聞在全球燒得沸騰,
好幾個歐洲國家皆傳出疑似和確認病例。
台灣媒體用著聳動的標題
報導歐洲病例:「歐洲淪陷!」
「歐洲捲起武漢肺炎風暴!」
「武漢肺炎殺到歐洲!」
似乎歐洲就要陷入大恐慌了?
我住在中歐國家奧地利,
這裡也傳出幾名疑似病例,受到媒體高度矚目,
經醫院和健康部確認是虛驚一場。
前幾天歐洲各國紛紛派出軍機,
將本國國民從中國接回家。
位於奧地利北方的德國,
也派遣軍方從中國撤離逾百位德國人,
新聞媒體守在機場進行即時報導,
讓社會大眾了解
官方如何統一隔離這些返國人士。
新聞畫面上可看到機場接駁車上的司機戴著醫療用口罩,
神情凝重在等待乘客。
這個畫面讓我感到那麼點不習慣,
想了一下我才反應過來為什麼,
因為這是這幾周來,
我首度看到戴上口罩的歐洲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沒人戴口罩
連診所的醫生和護士都老神在在
回想這幾周,
不論是在街上、大眾運輸工具或是公共場合,
幾乎不會看到任何人戴著口罩,
我前幾天恰巧分別去看家醫和婦科醫生,
兩家診所的醫師、櫃台人員和護士,
都是老神在在,都沒有戴口罩。
奧地利是個人種大熔爐的國家,
聚集不少亞洲住民,
路上看到的亞洲人臉上
也是乾乾淨淨的,什麼都沒戴。
與嚴正待命防疫的亞洲各國
(尤其是動作迅速果決的台灣)相比,
各國政府除了宣導
「平常多洗手、少出入公共場合、
別到中國疫區旅遊」以外,
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了。
在網路上不時可以讀到台灣人充滿疑惑的評論:
「歐洲人怎麼這麼沒有危機意識?」
「難道他們沒有衛教常識嗎?」
「都不怕被傳染嗎?」
「該不會他們認為新型冠狀病毒
離他們很遙遠,所以不需要危機感?」
老實說,每當我踏入電車時,
看到車上擠滿男女老幼,
我心裡不免也會浮上類似的想法。
尤其是看到神色看似虛弱的老公公老婆婆
咳個一兩聲清喉嚨,
我可是整個後頸的毛髮都會豎起來,
冒汗的手緊緊抓著放在外套口袋中的口罩,
心裡一直猶豫不決:
「我到底要不要拿出來戴阿?!」
我終究掏出口罩戴上,
其他的乘客們也沒有對我拋來異樣眼神。
或許也是看過戴口罩的亞洲人,所以見怪不怪?
上廁所不洗手的奧地利同學們
雖然在台灣受到的教育時間不長
(我是十三歲離開台灣的),
但我還記得很清楚,在上小學的時候,
學校老師多麼注重衛教。
台灣為副熱帶、亞熱帶國家,
而我又來自第一線的熱帶城市屏東,
學校對於傳染病和衛生習慣非常講究,
班上衛生股長會檢查各個同學的指甲是否乾淨,
小蘿蔔頭們會排隊一起去洗手,
我們也養成飯前飯後都要洗手的習慣,
班級與班級之間也有整潔比賽。
當我來到號稱歐洲文化古都、音樂立國的奧地利,
愕然發現我在台灣學會的衛教習慣,
可以說是沒有人在乎。
我最震撼的一個經歷發生在中學,
我當時上的是一所校風森嚴的天主教女子私校,
下課時女孩子總喜歡三三兩兩一起去上廁所。
奧地利的學校都天天由專人打掃,非常乾淨,
歐洲女孩子多半十來歲就開始化妝,
我的同學們身上隨時都戴著蜜粉、眼影、口紅,
青春年華的女孩們吱吱喳喳的,
站在廁所洗手台鏡子前搔首弄姿,
迫不及待地補妝。
我訝異地發現,
我好幾位同學上完廁所是不洗手的!
這也就罷了,竟然還直接打開蜜粉盒、眼影盒,
手指頭這裡那裡沾沾,然後就往臉上抹。
我目瞪口呆,而同學還會好心地把化妝品遞給我,
開心地問:「妳要不要?」我趕緊搖頭說不!
不僅如此,飯前飯後也沒有同學會離座去洗手,
跟同學去餐廳吃飯,
也不會提供消毒過的小毛巾給客人擦手。
奧地利觀念:
考試或工作很重要,
但都沒有健康來得重要
雖然奧地利人平日的衛生習慣
讓來自亞熱帶國家的我看來,實在難以領教,
但是他們在面對生病一事,卻又非常嚴謹。
同學如果感冒流感,
老師都會嚴正建議不要來上學,
生病幾天就請你好好在家裡休息幾天,好好養病。
如果得了傳染病,也請勿出門,以免感染他人。
因病假錯過考試或學校進度也沒有關係,
老師會視考試重要性來判斷,
要嘛就是直接跳過不需要補考,
老師會依據你平常表現給分,
不然就是老師會另外出考題給你
(因為你可能因為缺課而錯過了進度,
老師自然不會拿這些範圍考你)。
學校傳達給學生和家長的觀念就是:
考試和成績固然重要,
但都沒有你的健康來得重要。
這個重視健康和養病的觀念
也一直延續到奧地利人出社會工作後。
上班族如果生病,
可以大大方方請病假在家裡好好休息,
一直到病好為止。
家裡有小朋友生病,無法去上學,
家長也可以順理成章地請家庭照顧假。
勞工不論是請家庭照顧假或是病假,
都是受到政府保護的,薪水照發
(一半由雇主出,另一半則是由健保局買單)。
依法規定,在工作的第一年
可以請六周有薪病假和四周半薪病假,
第二年到十五年
可請十周有薪病假和四周半薪病假。
生病了,就請你什麼都不要擔心,
好好地在家裡養病!
比起害怕被傳染,
奧地利人更在乎培養個人免疫力
天下父母心,奧地利人雖然完全不重視口罩,
然而家長們對於兒童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視的。
相對於保護孩子不受到病毒感染,
他們更在乎的是孩子對抗疾病的抵抗力。
奧地利主張人人該從小就接觸大自然,
認為幼稚園兒童唯一該做的工作就是玩耍
(這裡的孩子絕大多數是上了小學才開始學寫字),
多在戶外活動,這樣才能培養強壯的身體,
進而擁有強而有力的抵抗力。
奧地利家長選擇幼稚園或是小學,
不是先看學校是否有雙語教學或是先進的設備,
而是校園有多大,孩子在有日曬的活動空間有多少,
校方是否絕大多數時間可讓孩子在戶外跑跳動。
我還看過有幼稚園自己養牛養羊養兔子,
孩子天天都可以到小牧場和動物互動呢!
面對口罩,民情大不同
在這裡,就匴是醫療人士如醫生、護士,
我也很少看到他們戴口罩,
印象中就只有在大型醫院、無菌實驗室
才比較有可能看到有人戴上口罩。
奧地利人對於不喜歡把臉遮住是有多偏執呢?
就來看看奧地利政府於 2017 年 10 月以「防恐攻」為由,
實施的「禁蒙面法規」(Vermummungsverbot)吧!
這項法規禁止民眾在公眾場合
(包括公家機構和學校)
穿著遮蔽住臉部的罩袍和服飾,
理由是「這樣無法辨識面孔」。
奧地利「禁蒙面法規」:
最上方一行是合法穿戴方式,
第二行是特定狀況下合法穿戴方式,
包含「出於醫療原因」
(Aus medizinischen Gründen)而必須佩戴口罩、
因為風俗活動需求而戴上面具和天氣寒冷戴圍巾。
(來源:奧地利內政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Inneres)
那戴口罩算不算遮蔽住臉部?
答案是算。
只有在醫院的醫療人員
和有醫療需求的病人可以戴口罩,
一般人(不論是奧國公民或是外國人)
在公眾場所戴上口罩恐觸法,
警方看到時有權要求民眾拿下口罩,
不僅可以依法開罰,
甚至可對拒絕露出面孔的民眾動武。
姑且不談這項在奧地利社會
引起熱烈討論的「禁蒙面法規」,
絕大多數的奧地利人覺得出門沒有必要戴口罩,
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從小被灌輸
「生病了就該在家裡養病,
不要出門傳染給他人」的觀念。
此外,奧地利地廣人稀
(面積是台灣的 3 倍大,人口卻只有台灣 1/3)
公共醫療也算是做得不錯,
不論是上個世紀或是這十多年來,
從未爆發過大規模的特殊傳染疾病,
相對地一般民眾對於傳染病都沒有太大的警戒心。
我的奧地利朋友常常問我:
「為什麼好多亞洲遊客都戴著口罩呢?
是生了什麼重病嗎?如果生病為什麼還要出門?」
因為他們從小到大的觀念就是
「只有生重病的人出門才會戴口罩」,
所以自然而然會這麼聯想。
我解釋說,有些人確實可能因為咳嗽流鼻水,
不希望飛沫傳染給他人,所以戴上口罩。
但是就算健康的人也有出門戴口罩的習慣,
這也是一種防止被傳染不明疾病的方式,
而且有時候純粹只是亞洲城市空氣汙染很嚴重
,大家習慣出門戴口罩。
他們露出不解的表情對我說:
「只是感冒流鼻水這種不痛不癢的小病,
沒有必要戴口罩吧?」
「奧地利最後發生一次大型傳染病,
是好幾百年前了啊!到底是怕被傳染什麼?」
「這樣不就是先入為主認為外面都是病人,
出門就是會被傳染疾病嗎?
病人都會在家休息啊!
抱著這樣一直要防他人的心情,不會很累嗎?」
「我們這裡空氣品質這麼好,有必要擔心空汙嗎?」
台灣人的想法可能會是這樣:
就算抵抗力很好,
但是每個人也都會有虛弱和免疫力降低的時候啊!
而且,我們又如何能夠保證生病的人
都會乖乖待在家裡養病呢?
當跟自己坐在同一車廂的那位乘客不斷咳嗽,
我們又如何有辦法保證
他不是得了什麼奇怪的傳染疾病呢?
基於防患未然的心理,
主動戴上口罩不是將被感染的機率降到最低,
也是最直接的自我保護嗎?
關於口罩,實在沒有誰對誰錯,
真的就是純粹民情不同。
或許,最好的防疫和保健方式,
就是參考奧地利人
從小培養的抵抗力和穩重的平常心態,
搭配台灣紮實而仔細的衛教觀念,
大家都可以彼此學習。
文 / 楊佳恬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圖/shutterstock,圖非當事人,僅供示意)
【武漢肺炎持續更新】
- 武漢肺炎/好心提醒卻被控造謠,仁醫李文亮染病 5 天逝...病榻上喊「如果政府願意早點公開...」
- 中國已封27城,你卻還沒搞懂「武漢肺炎」? 搶買口罩前,請先破這10大迷思
- 中國疫情失控,滯留台商該不該接? 醫界發連署 籲政府:拒絕情感勒索,捍衛台灣醫療!
- 先別管武漢肺炎了,台灣流感單週破 11 萬人就診、61人不治...威脅更大在後面!
- 武漢肺炎還沒平息,金門又現「非洲豬瘟」屍體... 全民防疫別鬆懈,台灣恐再成淪陷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