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喝水、飯後喝茶?中醫師:5個你以為健康的習慣,其實很傷胃!2大族群要特別注意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 2019-12-16 10:24
  • 更新:2019-12-16 12:04

空腹喝水、飯後喝茶?中醫師:5個你以為健康的習慣,其實很傷胃!2大族群要特別注意

(圖/shutterstock)

 

奇怪!我明明吃的很健康、

沒有大魚大肉,也按時喝水,

為什麼胃痛、脹氣問題還是沒有改善?

相信這是許多飽受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等胃病所苦朋友常有的疑問,

對此中醫師表示,

許多飲食習慣對胃部功能正常民眾有益,

反而容易對腸胃脆弱的朋友造成刺激導致。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便便色澤偏黑、動不動就胃痛?

小心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作祟

究竟什麼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又是如何發生的?

事實上,當食物被吃下肚後會先經過食道、

賁門、胃、幽門部的初步處理,

才會進入十二指腸、小腸、大腸再次消化吸收,

最後形成糞便排出。

 

而在正常狀態下,

人體的胃壁表面會被胃黏膜細胞

所分泌的高黏性黏液包覆,

所以胃壁並不會受到胃酸和消化液的影響。

且食物在經過胃部進入十二指腸前,

胃幽門在正常狀況中,

也會再次分泌鹼性黏液來中和強酸性的食糜,

以預防十二指腸內壁因酸性而受損、潰瘍。

 

但凡事都有例外,郭哲彰中醫師表示,

如果人體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三餐不定,

或不慎感染胃幽門桿菌,

就有可能導致胃黏膜細胞、

胃幽門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使胃酸變得容易侵犯胃壁、十二指腸內壁,

造成潰瘍發生,讓患者出現飯後容易脹氣、胃痛;

以及經常莫名劇烈腹痛、胃部有灼熱感、

大便色澤偏黑,甚至食慾不振、貧血等症狀。

除了咖啡、菸酒外,其實國人喜愛的茶類飲品也含有咖啡因、茶鹼的存在,

容易刺激胃酸的分泌。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你以為的 5 大好習慣更傷胃

郭哲彰中醫師指出,

也正因為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困擾的朋友,

本身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就不健全,

所以也就導致許多日常生活中

本應該是對健康有益的飲食習慣,

反而容易加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

其中,又以下列 5 大習慣最為常見:

 

習慣1/早上睡醒空腹喝一大杯水:

中醫認為「晨起喝水多傷脾陽」,

尤其是原先就有胃腸潰瘍問題的朋友,

由於早上剛睡醒腸胃還沒有開始運作,

如果一下子就喝下大量的水分,

反而容易刺激腸胃,使胃酸大量分泌,

而肚子裡又沒有食物能讓胃酸消化,

自然也就會造成胃痛不適的發生,

因此對於有腸胃疾患的病友,

早上睡醒空腹,忌喝一大杯水。

 

習慣 2/飯前、飯後大量喝水:

有不少民眾認為,

在飯前或飯後馬上喝水 500C.C.

有利增加飽足感、促進消化;

就連不少餐廳也會在餐前提供檸檬水,

還有許多人喜歡在吃飯時邊喝湯、喝水。

 

但郭哲彰中醫師提醒,

不論是餐前餐後一次喝太多水,

或喜歡在吃飯時以湯、水就飯,

這樣的飲食習慣

對於胃腸消化吸收功能不佳的患者來說,

反而容易讓食物在胃中停留太久,

造成飽脹、胃痛的發生。

建議有胃腸潰瘍困擾的朋友,

最好養成飯水分離的習慣。

如果真的覺得吃飯很乾,小口飲用即可,

切勿豪飲、一口氣喝太多。

 

習慣 3/喝茶養生:

除了咖啡、菸酒外,

國人喜愛的茶類飲品也含有咖啡因、茶鹼,

容易刺激胃酸的分泌。

對於胃壁、十二指腸內壁脆弱的朋友,

飲用後容易使胃酸分泌更多,

增加腸胃黏膜受損機會,要多加小心。

黃豆和豆漿、豆腐、豆干等豆類製品嘌呤含量高,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

吃多易造成胃壁刺激。

 

 

習慣 4/採取高纖飲食:

雖然膳食纖維對一般民眾很重要,

但對於有胃腸潰瘍問題的患者來說,

果皮、穀類麩皮,或竹筍、芹菜等蔬菜的粗纖維,

因質地較粗糙、不易吸收,

一旦吃下肚反而容易使胃腸受損、增加其負擔,

故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朋友應避免攝食。

 

習慣 5/吃豆製品、發酵食物:

黃豆和豆漿、豆腐、豆干等豆類製品嘌呤含量高,

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吃多易造成胃壁刺激。

至於納豆、麵包、饅頭等發酵食物,

由於製作過程經發酵含大量空氣,

吃多容易腹脹,應減少攝取;

若真的非要食用,

建議入口前先適度將空氣擠壓出來,

以減少胃腸脹氣問題的發生。

 

不只列舉出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要小心的飲食習慣。

郭哲彰中醫師也提醒,

想要減少、降低胃痛不適發生,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養成三餐定食定量、

細嚼慢嚥(每口咬 30 下)、吃飯少講話,

以免吞下太多空氣引起脹氣;

以及不碰辛辣、油炸、燒烤等刺激性食物的習慣。

 

中醫師教 3大保養妙招:

遠離胃、腸潰瘍不求人

除了避免上述習慣外,想要改善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問題,還可以怎麼做呢?

郭哲彰中醫師分享,

飲食之外的 3 招自我保養、不求人秘訣,

提供給有胃病困擾的朋友,

做為日常保養參考:

建議民眾可以養成早中晚、睡前,進行呼吸調息的習慣,動作時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

吐氣比吸氣的時間來得長,最好能超過二倍以上,就是有助消化吸收變好、改善便祕、

緩解脾胃不適的自我保養選擇。

 

第 1 招/學會呼吸調息:

由於人體胃部周遭分布了大量的神經系統,

當民眾感到緊張、焦慮時,

交感神經便容易過度作用,

使胃酸大量分泌、刺激黏膜,引起疼痛不適。

所以學會深呼吸、放鬆自律神經,

重新啟動副交感神經作用,

也是輔助改善胃部問題的好方法。

 

建議民眾可以養成早中晚、睡前,

進行呼吸調息的習慣,

動作時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

吐氣比吸氣的時間來得長,

最好能超過二倍以上,

比如鼻吸 3 秒、吐氣 6 秒的節奏,

就是有助消化吸收變好、改善便祕、

緩解脾胃不適的自我保養選擇。

 

第 2 招/飯後適度活動:

想要脾胃蠕動正常、

恢復原先該有的消化吸收功能,

切記吃飽飯後不要馬上就坐下、躺臥,

建議可以飯後適度走動、散步 30 分鐘,

才不會讓食物堆積在腸胃「動彈不得」,

更有利消化吸收、減少腸胃負擔。

 

第 3 招/來做推腹按摩:

「推腹」顧名思義就是推肚子,

在平常以掌根輕輕揉按肋骨下方

至肚臍上方的位置,重複 3 次;

適度進行能刺激內臟運動,

使臟腑氣血運行通暢、促進運化的作用。

對於年紀大食慾不振、容易腹脹的朋友,

更有幫助腸胃排空、解脹氣的好處。

 

【中醫師小叮嚀】:

最後郭哲彰中醫師也叮嚀民眾,

如果發現自己在調整飲食習慣,

並適度進行上述保健方法後,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症狀仍未見改善,

千萬不要放棄治療,最好應立即就醫,

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釐清病因,

再進一步選擇合適的調理方法,

才是真正遠離胃病困擾的好辦法。

 

 

本文由 華人健康網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猜你還想看這些】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