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從一開始大家不知道 ETF 到現在大家每個人「沒買過 ETF,也看過 ETF」,很多專家都在推各式 ETF,但 ETF 到底該如何買,該買哪些呢?以下三位專家都有不同的守備範圍,因此他們分享各自的選擇以及策略。
文 / 張國蓮
3 大財經專家實證 這樣投資 ETF 5%~13% 報酬穩穩賺
近兩年台灣掛牌的 ETF 成為許多人的主要投資理財工具,財經專家也提供各種 ETF 投資方法,引領投資人跟隨。本期邀請到股魚、怪老子、HC 等 3 位財經作家,一同分享他們在 ETF 上的投資理念與做法。
怪老子理財版主:主攻債券 ETF 定期定額買進
蕭世斌近幾年陸續將資金轉進台灣掛牌的美債 ETF、中國債 ETF,以及投資級公司債 ETF,這是因為他具有「以實際操作來驗證」的個性。
蕭世斌表示,4 年前他直接買海外發行的 ETF( 全球債 ETF、新興市場債券 ETF、新興市場股票 ETF),目的是當作未來說服讀者與學生的實際案例,以證明買進持有的效果。2 年前則是為了鼓勵朋友將投資理財工具由定存延伸到債券,於是與朋友約定,朋友每月固定買進元大美債 ETF 時,他同步以 2 倍的張數買進。
為何蕭世斌選擇主攻債券 ETF?主要原因有 2 個。首先,蕭世斌引用早期暢銷書《理財聖經》中的「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這句話,他認為定期定額買進債券 ETF,由於債券加上配息後具有績效長期往上的特性,投資報酬率一定會持續增加。
其次,已經退休的蕭世斌較為保守,因此他投資的債券部位一向高於股票部位。蕭世斌分享道,長期持有時,挑選殖利率越高的產品越好,因為殖利率是持有到期的年化報酬率,持有得越久,投資報酬率就越高。
所以他選擇買進美債 20 年 ETF,一來是因為美國政府公債是最安全的標的,二來則是因為年期長,殖利率較高。此外他又利用美債 7∼10 年 ETF 來平衡整體資產組合的波動度,因為長年期產品殖利率高,波動度也高,搭配年期較短、波動較低的產品,可以讓投資更安心。
至於買進中國債,是因為 5% 的殖利率比定存具吸引力;買進 AAA∼A 級公司債,則是基於實際驗證精神,於媒體訪談當時下單買進。基本上,蕭世斌投資 ETF 都是買進持有,準備未來向讀者與投資人證明「隨時買、隨便買」的長期投資做法是對的。
不看盤投資版主:獨鍾 0050 採大波段操作
股魚早在 2003 年元大台灣 50(0050)剛掛牌時就買進該檔 ETF,至今個人年化報酬率達到 13%,勝率 100%。股魚回憶道,剛開始學投資理財時看了不少書,雖然知道 ETF,但當時國內尚未有相關商品,直到 0050 掛牌上市,才開始投資 ETF。
為何投資個股外,會再買 0050?股魚解釋,個股有產業方向與財務報表好壞的判斷問題,ETF 只需判斷總體經濟、市場大方向,當方向是對的,能有多少指數報酬可完全掌握。
例如以台灣股市市值前 50 大上市公司為成分股的 0050,幾乎可以代表整個市場,相當於追蹤大盤指數,最低報酬率就是市場報酬率,代表不需要做任何努力,買進持有下,年化報酬率 6%∼7% 可期。
16 年來,股魚把 ETF 與個股分別設立獨立帳戶,個股是核心部位,以買進持有為主,0050 當做衛星部位,配合「紅綠燈策略」採大波段操作(詳見工具篇1)。股魚強調,這種做法可能長達 1∼2 年才有買或賣的動作,但本金一定不會虧,整個過程也不會發生個股投資可能帶來的煎熬,不須費力就賺到相當於大盤的報酬,勝率 100%。
不過,股魚幫女兒投資 0050 卻不是採取紅綠燈策略,而是買進且長期持有,目標是 6%∼7% 的市場報酬率,實際做法是每年農曆年後,將女兒壓歲錢投入買進一張,若金額不夠,股魚會幫女兒補足差額。
為何截至目前只買 0050?股魚表示,台股 ETF 中,只有 0050 符合指數型原理,其他的 ETF 都屬策略型,有人為設定的因子在裡面,一段時間就會更換成分股,周轉率相對高,會吃掉部分報酬率。此外,0050 的追蹤誤差與費用率均為最低,又是外資進入台灣市場時優先買進來建立部位的標的,規模最大,流動性又好,因此他只鎖定 0050 投資。
HC 愛筆記財經部落格版主:以大盤指數型 ETF 為核心配置
2009 年、大三時張皓傑開始投資理財,2014 年開始撰寫「HC愛筆記財經部落格」,是市場知名財經作家之一。張皓傑從小數學非常好,閱讀投資理財書籍對他而言非常簡單,大學時期一方面研讀理財書籍,一方面拿當家教賺的錢投資美國 ETF。
會從美國 ETF 著手,是因為一開始對投資並不是很懂,張皓傑以低成本工具為優先,在比較基金、ETF,以及台灣與美國的交易費用率後,以費用率低的美國 ETF 來入門練手。
隨著經驗的累積,張皓傑的標的由美國掛牌 ETF增加至台股 ETF 與台股個股。多年來,ETF 仍是他的主要核心配置。張皓傑解釋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投資 ETF 以長線來看都是賺的,除非是在價格下跌時殺出,才可能賠錢;
二是權衡風險,不希望單押在一種標的上。
在訪談過程中,張皓傑重複提到「權衡風險」這件事,笑稱是個人投資性格保守使然。他在收入配置上的權衡,是以工作為主業,投資理財為副業,藉此分散風險,在投資理財上建議投資人 3 年內會用到的資金不宜投入市場,但因他年紀尚輕,又有固定的工作收入,所以將 6 個月的緊急備用金放在定存、短天期投資等級債上。
其餘資金,他以「股 8 債 2」的方式配置,市場則是台灣與美國各一半,台股中 ETF 與個股也大約各一半。
ETF 配置上,張皓傑是以大盤指數型 ETF 當做核心(例如富邦采吉 50),策略型 ETF 做為衛星配置(例如富邦公司治理),比例約為 6:4,個股則採取買進持有。
至於海外債券 ETF,他只投資 20 年以上美國政府債券。張皓傑表示,根據回測結果,短期、中期、長期 3 種債券中,長期債券與股票的相關係數負相關最大,代表降低波動效果最顯著,可拉升投資效益。
關於「股票跟 ETF」,你可以學更多:
- 挑戰 0056 國民ETF寶座!散戶瘋搶 4 檔低波動高股息 ETF,這檔除息殖利率近 7%!
- 45歲才學存股,現在年領 200萬股息?師承巴菲特的他 靠3步驟打造「股利莊園」,成果豐碩!
- 存股 玉山金(2884)穩賺不賠?陳重銘:高股息 ETF 低風險、高防禦,「領息 + 價差」賺更大!
- 挑戰元大高股息(0056)寶座!深度分析 國泰ESG高股息(00878),2大方針找出最佳投資法!
- 20 檔「生活定存股」,讓你年年領股息!小股民樂道:別人消費我賺錢!
本文由 Money 錢 146 期 授權轉載
(圖 :shutterstock,非本人僅供示意/ 責任編輯 :BELL,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