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邁入中年即是人生第二春,開始規劃退休金、退休生活。倘若不幸在中年遭到資遣,退休生活還能夠順利實踐嗎?50+ (50 歲以上)世代出現兩個強烈對比族群,一個是「橘世代」,像楓葉璀璨亮眼,不愁退休金,另一個則是擔心失業和退休金不夠的「脾氣暴躁世代」。如果你不幸是後者,趕緊展開 3 個行動!
文 / 賴雅淳
清晨 6 點,灰濛濛的天空壟罩著台東活水湖,黑壓壓的身影一個接一個跳入冰冷的湖裡,展開 3.8 公里長泳。游到終點,接著要跨上單車展開 180 公里長征,然後再下車跑完全程 42.2 公里的馬拉松賽跑。完成以上鐵人三項,才能堪稱是三鐵當中的超級鐵人,而今年 50 歲的聯众保經總經理姚永年就是其中一位參加 226 公里賽程的準超級鐵人。「更具體地形容,就是游完日月潭一趟,再從日月潭騎腳踏車到桃園,再從桃園跑回總統府,也差不多是 226 公里超鐵的總賽程。」姚永年興味盎然地談著他今(2019)年 3 月前往台東參加比賽的情景,雖然最後沒有完賽,但他計劃參加 2020 年 4 月超鐵,希望完成比賽,當作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50 歲,黝黑、精瘦,很難想像這位型男大叔從 44 歲才開始參加鐵人三項比賽,而原因竟是長期睡眠不足、過勞引發心絞痛,健康亮起紅燈,才因此積極投入高強度運動鍛鍊體魄。而這一動, 就像上癮一樣,參加完一場三鐵,接著又要準備下一場。他給自己擬定的運動菜單是:週二、週四跑步,週三游泳,週日騎單車,每個星期鍛鍊 20 小時。
3 減法盤點老本和老友 存下更多退休金
「運動真的不能等退休後才動,那時恐怕就不想動了。」姚永年觀察,有些男人退休後宅在家,更懶得動,身材走樣、老態龍鍾,老化得相當快,他建議最遲 50 歲就要開始找一樣有興趣的運動,讓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擔心一個人懶得動,建議加入社團,或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動,才能維持健康、延緩老化,畢竟健康是退休最重要的「老本」之一。姚永年也正計劃把運動這項嗜好,延伸到人生下半場。「也許是開一家以運動行銷為主的餐廳,或開一間單車旅遊團,載著三鐵遊客去比賽或帶團去溯溪,雖然那時我可能已經跑不動了,但還是能當個熱血、陽光、活耀的銀髮族。」姚永年彷彿看到 15 年後依然像一條活龍的自己,不禁露出燦爛笑容。不過,要當一位銀閃閃的活躍老人,錢肯定不能少。在金融保險業打滾多年,姚永年更了解退休財務準備的重要性。但比較特別的是,他在做退休財務規劃時,建議先從「丟掉 3 種東西」開始:
1.丟掉不必要的投資
動手整理投資標的,丟掉不適合的基金、股票,把投資錢更集中放在值得長期投資的基金裡,並用儲蓄險、定存打底,穩健與保守相互搭配,讓財務更穩健。
2.丟掉不必要的朋友
人過中年, 飽嘗人情冷暖,哪些人值得交心,哪些人只是酒肉朋友,彼此了然於心,倒不如趁現在就丟掉不必要的朋友,把有限的時間花在更值得交往的老友上,讓退休生活更精彩。
3. 丟掉或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像是盡量不買名牌,不再頻繁換車,把這些不必要的花費統統省下來。還有,已經買的保單也要拿出來檢視,將不適合的保單捨棄或降低保額。像是原先買的壽險,隨著小孩逐年長大,家庭責任減輕,保額就要適度調整。「我不想留太多錢給小孩,所以調整壽險保額後,再把每年省下的保費拿去加買失能險,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照顧家人。」姚永年算一算,用減法盤點老本和老友,並補足保單缺口後,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含勞保、勞退)預估可以高達 8 成。所得替代率 8 成是什麼樣的概念?就是退休前如果月入 10 萬元,退休後每月可以花 8 萬元。
中年被資遣 淪為脾氣暴躁世代
像姚永年這樣具備一定經濟實力,享受著多彩多姿的中年生活,又已經做好退休財務規劃的 50+ 世代,被稱為「橘世代」,意指這群大齡族猶如秋日燦爛的楓葉,成熟而溫暖,並享受著人生最璀璨的輝煌時刻。然而,在台灣,並不是每位 50+ 世代的中年人,都像姚永年一樣享受當下,又有錢退休。反而有些 50+ 世代的大齡族,比較像是美國的 47∼56 歲族群,屬於「脾氣暴躁世代」(Grumpy generation)。「確實,我看到許多金融從業人員,尤其像我這個 50 幾歲的中年人,擔心工作不保,會被科技取代,又煩惱孩子留學費,房貸還沒繳清,退休金又還沒存夠,這麼多煩惱,脾氣當然不好,也難怪被稱為脾氣暴躁世代。」
阿爾發金融科技創辦人陳志彥解釋,維倫(化名)很不幸就屬於脾氣暴躁、惶恐不安的 50+ 世代代表之一。從大學畢業就在某家科技公司擔任設備工程師的他,對公司忠心耿耿,從沒跳槽過。領了 20 幾年的高薪,做著再熟悉不過的工作,這樣的舒適圈,他以為可以一路待到老。但萬萬沒想到,一份工作做到退休的這個夢想,卻在 50 歲這年破滅。因為公司營運不佳、宣告破產,決定資遣上千名員工,維倫就在一夜之間淪為失業中年人。
年輕揮霍享樂 中年失業超後悔
原本朋友以為,以維倫過去的高薪,存款應該夠他撐好幾年,甚至就順勢退休也不成問題,但哪裡知道,維倫根本沒有太多存款,因為單身的他沒有老婆小孩要養,一人飽全家飽,花錢從不眨眼,完全沒在省的,如果現在就退休吃老本,恐怕沒多久就坐吃山空。於是,維倫決定面對現實,打開履歷,並請朋友幫忙推薦工作。儘管拉下老臉去面試,卻處處碰壁,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就去擺攤賣鹹酥雞,雖然不一定賺大錢,但至少還是幫自己創造一份工作,掙一份薪水,替老後多存點錢。維倫悲慘的例子,值得 50+ 世代引以為戒。但 50 歲才開始培養第二專長,當個「斜槓中年」,或是 50 歲才開始存退休金,還來得及嗎?陳志彥認為,不論是轉職或存錢,50 歲不嫌晚。像他自己也是一輩子都在金融產業工作,曾擔任花旗銀行集團副總裁,直到 50 歲才開始經營「副總裁的理財日誌」財經部落格。
現在這個部落格打響知名度,跟客戶交換名片時,對方都會驚訝地說:「我知道,我有看你的文章,原來你就是副總裁的理財日誌版主。」讓他相當開心。而陳志彥也是在 52 歲時轉換跑道,因他看到台灣將開放機器人理財,嗅到商機,於是自行創業,成立阿爾發金融科技公司,找來一群工程師研發出一套機器人理財投資系統,就是希望可以讓投資化繁為簡,幫助中高齡族群做好財務規劃,提高成功退休的機率。
順其自然等老 等於把問題丟給家人
「所以只要你認真持續做,且做有價值的內容,還是有機會被看見。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及早做好金錢準備,並確保有一個成功機率很高的退休財務規劃,心情穩定,相信脾氣就不會那麼暴躁。」陳志彥誠懇地建議。作家簡媜曾在《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寫到:「老是一門高深學問,必須學習。生老病死是自然律,但走這條路的人,怎麼可以毫無準備、順其自然?一個毫不準備的人是不負責任的,他是在把問題丟給家人及社會。」50+ 世代的你,是成熟溫暖對退休篤定的「橘世代」,還是擔心錢不夠的「脾氣暴躁世代」?如果是後者,別擔心,因為時間還站在你這邊,只要開始做退休財務規劃,還是有機會加入橘世代行列,站上人生高峰,再緩步下坡,迎向銀閃閃的幸福老年。
更多退休觀念,這些好文推薦你:
- 規劃保單當退休工具,她不工作也月入12萬.....實訪10位退休人士,這 6種工具學起來!
- 退休年金面臨破產,年金改革勢在必行!但你知道...政府想要搶走你的「退休金」嗎?
- 國民年金適用 300 多萬人!十年補繳期限將至,到底該不該繳? 1 分鐘看懂,「國保」到底給付什麼
- 沒有準備 1600 萬 不能退休...? 做到這 4 件事,只有 800 萬 也能安心退休!
- 想老後生活 有尊嚴,至少要存 1 千萬!6 成台人存不到一半... 早 10 年準備 負擔少一半
本文由 Money 錢 146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非本人僅供示意 / 責任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