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Deryck Chou
醫學審稿: Dr. Stephen Lai
運動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習慣,
不過任何運動都有受傷的可能性,
跑步也不例外,雖然跑步容易上手,
不過一旦姿勢錯誤,反而會傷害健康,
以下將介紹正確的跑步姿勢與技巧,
除了避免受傷,也能提升跑步的表現,
讓大家跑得更輕鬆愉快。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必知的 10 個基本跑步技巧
雖然大家未必都是專業跑者,
也不一定經過專業訓練,
不過仍要注意跑步姿勢,
因為跑步可不是隨便跑跑就好,
一旦姿勢錯誤,
輕則讓人中斷運動計畫,
嚴重可能受傷導致不能運動,
以下就介紹 10 個基本的跑步技巧。
1. 頭擺正、直視前方:
保持頸部放鬆、微收下巴,
直視前方約 30~40 公尺(m)處,
避免看著地上跑步,
因為往下看會導致肩頸緊繃。
2. 放鬆肩膀、避免聳肩:
感覺肩膀是否緊繃或是正在聳肩,
這樣的動作會造成呼吸不順,
導致供給肌肉氧氣減少。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
肩膀維持向後向下的方向,
並維持在放鬆的狀態下跑步。
3. 手部以 90 度自然擺動:
手部應該輕鬆地以 90 度擺動,
自然地擺動能幫助身體平衡,穩定地前進。
4. 中足觸地最安全:
多數人跑步習慣後足先觸地,
不過研究顯示,後足先落地的跑者,
更容易出現重複性施力傷害
(Repetitive Stress Injury)。
英國跑步專家米切爾飛利浦
(Mitchell Phillips)認為,
對於一般非運動員的民眾來說,
中足先觸地是最安全的跑姿。
另外,足部觸地時的位置,
應該要在臀部的正下方,
不應在臀部的前方。
5. 身體微微前傾:
跑步時,應該避免上半身過度前傾或後傾,
因為這樣會增加臀部的壓力。
雖然有些人會建議跑步時身體應保持直立,
專家則認為,稍微前傾可以避免後足先著地,
如上述提到,讓中足先觸地能避免受傷。
6. 保持骨盆臀部穩定:
跑步翹著臀部或左右擺動都是錯誤的,
跑者的骨盆應保持穩定朝前,
維持正確姿勢可以避免下背和臀部的疼痛。
7. 膝蓋勿抬太高:
接觸地面時,膝蓋應該微彎,
這樣能吸收硬地的衝擊,
膝蓋抬起的方向應該是向前,而非向上。
8. 輕輕踩地勿跺腳:
盡量用短且輕的腳步觸地,
正確的跑姿都是輕巧且安靜的,
不論體重多少,
這樣的跑步方式最有效率,
且不會造成身體過多壓力。
9. 呼吸要深且規律:
不論您是用鼻子或嘴巴呼吸,
重點要呼吸地深且規律,
避免太淺或急促的呼吸。
可以先嘗試 2 步呼吸 1 次,
之後也能再加長呼吸的長度。
10. 小步幅高步頻:
步幅過大,會更容易造成受傷,
包括整個小腿、脛骨、
腳掌和膝蓋痛的機率都更高,
因此,建議採取小步幅但高步頻的方式跑步,
維持在每分鐘 180 次的步頻,
是降低受傷的最佳頻率。
赤腳跑步容易受傷
最後特別提醒,近年喜歡赤腳跑步也不少,
多是用來當作提升成績的方式,
不過赤腳跑步容易造成阿基里斯腱和足跟疼痛。
因此,建議還是挑選一雙較輕、
穩定性高的跑鞋跑步,
如果足弓較高,建議選擇避震性佳的跑鞋,
如果足弓較平,那足弓的支撐性就是挑鞋的重點。
(原文:正確跑步不受傷~10大技巧秒上手)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圖 /shutterstock)
【猜你還想看這些!】
- 跑步傷膝蓋? 骨科醫師:跑步時應該「這樣做」,才能減少對 關節的傷害...
- 別白跑一場!掌握 1 個跑步方法才能有效 燃燒熱量
- 一跑步就腰痛?貼牆站檢查, S 曲線消失 代表你的腰陷入健康危機!
- 【傷痛防護】跑步後內踝疼痛?一個動作緩解脛後肌緊繃!
- 想跑步健身,又怕「傷膝蓋」... 切記這 3個「關鍵」,讓你避免受傷、遠離膝蓋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