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健身、做重訓、喝防彈咖啡,
是近幾年最夯的塑身風潮,
然而在追求體態健美的同時,
有許多人卻忽視長期睡眠不足、
家族遺傳疾病等風險因子,
導致越來越多青壯年不到 40歲就驚傳中風。
在今(2019)年新增的青壯年中風病患中,
最知名的莫過於健身網紅——筋肉爸爸,
他擁有男人夢寐以求的壯碩體格、六塊肌,
還多次奪下健美比賽冠軍,
平時除了擔任健身教練,教導學員運動、
飲食等知識,自己也身體力行,
讓血脂、血壓、膽固醇、內臟脂肪都維持在標準值。
不過,外表看似健康,
又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
筋肉爸爸怎麼也沒想到,
自己因長期睡眠不足,
加上家族病史中有凝血功能問題,
在過度疲累下,才 37歲就爆發腦中風,
幸好在病發黃金 3小時內緊急送醫,
並施打栓塞溶解劑,挽回一命。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5 成腦中風患者失能
終身仰賴他人照顧
像這類急性腦中風病患,
在搶救回性命後,
最重要的就是積極復健治療,
但各大醫院似乎有個「潛規則」,
就是最多只讓腦中風病患住院復健 28天,
因為超過 28天後,
有可能被健保局認定為無效醫療,
核刪健保費,
因此這類病患必須轉到另一家醫院的復健病房,
若排不到健保病床,
就得自掏腰包入住自費病床,使得醫療費增加。
台灣每年約有 3萬人第一次中風,而且不只男性會罹病,
年輕女性也會,例如一名 38歲單身女性,
在過度疲累下,突然腦中風住院,
還好經過治療後恢復健康,已經順利返回職場。
不過,不是每位腦中風病患都可以這麼幸運。
根據一位醫師統計,
青壯年中風患者只有 10%重回職場,
40%有輕微後遺症,
40%重度失能需人照料,
另外 10%則必須入住機構接受專業照護。
由此來看,
腦中風最可怕的不是致死率,而是「致殘率」,
也就是「沒死也只剩半條命」,
這將對家庭經濟造成極大負擔。
公勝保經體系總監何英翰從筋肉爸爸中風事件
獲得 2個啟示:
①平常除了要注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
還要有充足睡眠,
定期做體檢,並了解家族遺傳病史,
盡可能把腦中風等重疾發生率降到最低。
②平常就要有財務風險意識,
並準備好 2筆救命錢,以備不時之需。
預存 6 個月生活費
當緊急備用金
所謂 2筆救命錢,
第 1筆是「緊急備用金」。
像筋肉爸爸中風復健期間,
收入中斷了,花費卻沒有停止,
包括家裡各項開銷,
如水電費、手機帳單、小孩教育費、生活費等,
還有住院期間升等單人病房、針灸等各項醫療費,
都必須由筋肉爸爸的另一半筋肉媽媽一肩扛起。
因此,何英翰建議,
平常要預存 6個月家庭生活費,
當作緊急備用金,
並擺在銀行帳戶裡做定存,絕不隨便動用,
除非遇到緊急事故,
像是失業、生病等收入中斷情形,
才能提領出來應急,
讓自己與家人照樣有錢生活,
安然度過經濟危機。
何英翰以自己的親戚為例,
原本開心迎接第 2個孩子誕生,
但太太生產時卻發生血崩、重度昏迷,
緊急住進加護病房、大量輸血,
並啟用葉克膜治療,最後雖然搶回一命,
但醫療花費超過 120萬元。
「當醫師建議要用葉克膜救命時,
你不能說你沒錢不要用吧?
或是要大量輸血時,
你不會說你沒錢請醫生不要輸血吧?
在性命垂危時,
是由醫生建議或決定最好的治療方式,
但有沒有錢支付醫療費,
卻是你平常就應該想到,
而且要預先準備的。」何英翰直白地說。
買足這 3 張保單
可彌補百萬損失
至於第 2筆救命錢,就是「保單理賠金」。
當然,要想在遭逢急難時,
拿到一大筆保單理賠金治病、救命、救窮,
平常就要先買對保單,而且保額還要買夠。
信安保經副總王永安建議,想備妥第 2筆救命錢,
至少要買好最基本的 3張保單,
包括實支醫療險、重大傷病險、失能扶助險。
以腦中風患者為例,
若病患健康時就先買好這 3張保單,
萬一不幸每個人都需要的 2筆救命錢
因腦中風重殘,在送醫住院急救中,
可以用實支醫療險理賠金幫忙分攤病房費、
雜費、手術費,出院時還可以申請重大傷病卡,
獲得一筆重大傷病理賠金,
當作出院復健期間的生活費。
若確認因中風導致 1到 6級失能,
還可每月獲得失能扶助保險金,
當作失能照顧費,靠這 3張保單照顧自己,
也減輕家人負擔。
(首圖來源/筋肉爸爸 JZ;撰文/賴雅淳)
由 Money 錢 146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