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男星高以翔 27 日凌晨錄製大陸《追我吧》節目時,
突然昏厥倒地,
節目人員緊急急救並送往醫院,
仍在急救兩個多小時後宣告不治。
據現場人員表示,高以翔在錄影前有感冒跡象,
再加上凌晨錄影、激烈運動下體力透支,
雙重打擊下才釀成遺憾。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表示,
心臟驟停,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猝死,
最多只有10分鐘的搶救時間。
根據文獻,若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
急救成功率高達九成,
超過10分鐘就很難救回,
患者因經常錯過最佳搶救時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心臟突然停一下,小心!
日常喝過量的咖啡、茶葉,小心出現心悸。
當發現自己的「心臟突然停一下」
或是「心臟突然多跳一下」、「心臟好像要跳出來」,
以及常說的「心裡小鹿亂撞」,其實也是一種心悸。
有心悸症狀別輕忽,有可能是心律不整所引發。
尤其心室性心律不整有可能造成猝死,不得不慎!
國泰醫院心臟內科柯文欽醫師表示,當病人感到心悸時,心臟可能是處於心跳過速,以及心律不整。
出現心悸別輕忽
心臟可能處於心律不整狀態
心悸與心律不整之間的關係為何?
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柯文欽表示,
心悸是一種自覺的症狀,
當心臟在胸腔內的搏動
身體的神經系統所察覺時,
就會有心悸的感覺,
所以神經系統的敏感度,
決定了病人是否會有心悸,
心悸厲害程度與心臟疾病的嚴重度,
不一定有直接的關係。
病人可能只是輕微的心律不整,
但覺得心悸很難受;
而病人有嚴重的心律不整,
卻可能只有輕微的心悸而已。
由以上可知,心悸不等於心律不整,
但是當病人感到心悸時,
心臟可能是處於心跳過速:
正常人休息時心跳每分鐘約在 60 至 100 下之間,
如果心跳一分鐘 110 下以上就會有心悸的感受。
以及心律不整:病人會有心跳不連續的感覺。
心律不整分成 4 類:
心跳好快,或心跳很慢,
都有可能是心律不整的徵兆,
但是要先判定是屬於哪一種心律不整。
大致上可將心律不整分成以下 4 類:
1. 心跳太快:
自覺心悸、頭暈、甚至昏倒,
包括陣發性心室上心率過速、
心室心率過速、心房撲動、心房纖維顫動等。
2. 心跳太慢:
自覺虛弱無力、頭暈、甚至昏倒或出現心衰竭現象,
包括病竇症候群、心房纖維顫動併發心率過緩、
房室傳導阻滯等。
3. 心跳不快不慢但不規則:
心跳速率在正常範圍內,但不規則。
自覺心臟突然多跳一下或暫停一下,
有時因迷走神經反射而咳嗽一下,
包括心房早期收縮、心室早期收縮等。
4. 猝死:
根據西方國家的統計,
百分之八十的猝死是與冠狀動脈疾病有關。
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有一半是突然死亡的,
而惡性心室性心律不整是心因性猝死的主因。
心因性猝死疾病
恐因心室性心律不整猝死
柯文欽醫師表示,在10種心因性猝死的疾病中,
除了主動脈剝離、瓣膜性心臟病,
其中有 8 個可能因心律不整猝死,
包括:心肌梗塞、擴張性心肌病變、
肥厚性心肌病變、心肌炎、
原發性、主動脈瓣膜狹窄、
心律傳導系統異常、右心室發育異常。
不同心臟問題的治療方式
針對不同的心律不整問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如果是心跳太快,如心室顫動,
可選擇使用「經導管電氣燒灼術」:
先以電生理學檢查,
找到不正常傳導路徑或異常放電病灶,
再用小量電能,使病灶組織溫度升高乾化,
而失去傳導功能,達到根治心律不整的目的,
目前成功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1. 心跳太慢
屬於心跳太慢的心律不整,可使用心臟節律器:
目前的趨勢是,除了慢性心房纖維顫動外,
均裝置雙槍型節律器,
即心房心室均有電極作用,較符合心臟生理。
有些型式更具有速率反應裝置,
節律器跳動速率可隨著走路、
運動或休息而自動調整,
維持較正常的生活品質,
並有助於減少日後心房纖維顫動的發生。
2. 心律不整
如果是心跳不快不慢的心律不整,
可以服用抗心律不整藥:
近年來陸續有些新型抗心律不整藥問市,
使用時有更多的選擇。
最後是曾經發生過險猝死被救回,
以及持續性心房顫動的心律不整,
可進行植入型自動除顫器:
和心臟節律器相同均裝置於前胸皮下或胸肌下。
當病人發生惡性心室心率過速或心室纖維顫動時,
自動除顫器會立刻感應到,
並在數秒鐘內自動電擊,
來使心律恢復正常,阻止猝死的發生。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猜你還想看這些!】
- 預防老年心臟衰竭,專家建議多做 這樣運動(50 歲以上注意!有三高的人尤其要小心...
- 心臟衰竭死亡率比癌症還高!夜間頻尿、呼吸不順,竟然都是徵兆...
- 全球死因之首「心臟病」!做好一個小動作,避免冬日突發心臟病
- 撐不過 10 歲時的心臟手術,小畫家綺綺離世 1 周年...施景中醫師:只要還有人記得,她就永遠活著
- 罹患憂鬱症逾10年,他怒吼:「你們不會逼殘廢站起來,憑什麼逼我們想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