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曾經讓自己大賺的基金,一旦跌得比較多時,
很容易讓投資人搶低進場,然後因此而大賠,
這是投資人沒有搞清楚商品的特性,
畢竟不是所有高波動基金都能跌深後快速反彈。
這陣子有兩個市場表現相反,
投資人卻都在問是不是該買進:
一個是因為阿根廷股、匯、債市都大跌,
淨值來到低點的
「富蘭克林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
(下稱「新固收」),
一個是因為金價上漲,
已經慘很多年的黃金相關基金,
例如「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下稱「世礦」),
是不是可以搶進?
新固收與世礦,都是曾讓投資人大賺的基金,
目前淨值也都是腰斬或再腰斬後的相對低點,
投資人想要買進的理由不盡相同,
但問的都是該不該「逢低進場」。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波動大基金
低點後可能還有低點
一檔曾經表現好的基金跌了這麼多,
一定會吸引很多投資人,
這是投資上的人性與慣性。
但現在進場是不是比先前進場有利?
是不是買在最低點?我打個問號。
因為,我還是要強調在買之前要先了解
這是一檔什麼樣的基金。
新固收與世礦這兩檔是波動大的基金,
從新固收在台灣核備銷售至今,
淨值由最高的 12.25 美元來到最低的 6.83美元,
目前仍在 7 美元以下震盪(2019年 9月 16日價格);
世礦淨值最高曾來到 113.92(2008 年 5 月 19 日)美元,
最低曾跌至 17.16(2016 年 1 月 20 日)美元,
目前的價格約 37.25 美元(2019 年 9月 16 日)。
當年世礦帶給投資人豐厚的投資報酬率,
許多人記憶猶新,
一檔這樣好的基金從高點下來,一看跌幅已經 2、3 成,
甚至腰斬時,很多投資人跳進去買,
卻沒想到淨值可以再腰斬,很多人慘賠。
所以不要說「跌這樣已經跌得夠深了」,
經驗顯示,
這種波動大的基金可以腰斬再腰斬。
同樣的道理,想想宏達電(2498),
從 1,300 元跌到 700 元,買不買?
買了現在已經跌破 40 元;
南非幣由 4.5元貶到 3 元時,買不買?
買了,然後貶破 2 元,
天曉得它會貶到哪?
會這樣跌,都因為他們是波動大的商品。
反觀台積電(2330)或美股,
會不會這樣腰斬再腰斬?
雖不敢保證,但機率肯定很低。
新固收為什麼跌這麼慘?
投資人要了解新興市場債券都是買主權債(公債),
公債價格其實沒有跌,都是因為匯率跌,
但是新固收這檔基金的阿根廷比重高,
基金以當地貨幣買進阿根廷公債,
因為阿根廷債市與匯率都大跌,
是雙重損失,
所以跌的幅度比其他同類型基金大。
清楚漲跌原因
再想適不適合自己
再來看世礦,我認為這次金價上漲與過去不同,
過去漲就兩個原因:
通膨與弱勢美元,
但現在這兩個因素都沒發生,
所以這波漲就是災難財,
是因為國際政經情勢不穩引發的避險需求。
了解之後,
再以世礦為例來說明為何我不逢低買進。
這 10 年來,
我個人追求的是簡單,
不希望投資標的換來換去,
這波黃金上漲因為是災難財,
需要適時獲利出場再換其他標的,
與我想要的「停利不停扣」操作原則不合。
新固收這檔基金現在來到相對低點,
有投資人說「我有時間可以等」,
這是很多投資人逢低買進時告訴自己的理由,
但實際經驗卻是「等久了心還是會慌!」
想像一下,萬一美國經濟真的往下走,
基金再跌一波,你能不能接受?
對很多人來說答案可能是
「你以為可以等,但實際面對時,
還是無法克服人性。」
最後,要不要進場買進,
還是看個人,沒有標準答案。
我只能提出 2 點供投資人參考。
首先,在哪裡跌倒,
不一定要在哪裡爬起來;
已經持有者,逢低買進的目的是要攤平,
那麼就該仔細想一想:
用同樣一筆錢一定要在這裡攤平,
還是去別的地方賺回來補?
其次,定期定額比單筆進場優,
定期定額者只要考慮一個點:深度與長度,
即會負多久?會負多深?
只要你想清楚、能接受,就可以買。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撰文/張國蓮;口述/蕭碧燕)
由 Money 錢 145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