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少女卻是 1 位戽斗妹,
18 歲的小靜因為有嚴重戽斗及顏面歪斜,
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尤其,吃東西很慢不易咀嚼,甚至影響咬合,
嚴重影響自信心與人際關係。
所幸到醫院進行正顎手術,
從根本修正異常的顏面顎骨,
現在已經從戽斗妹變成正妹!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顎面外科
主任蘇竣揚醫師表示,
診斷過小靜戽斗的情況屬於
嚴重的骨性三級咬合異常之後,
即利用暑假期間透過醫療 3D 列印技術輔助,
為她進行正顎手術。
手術成功,整個外觀改變、咬合咀嚼都大幅改善,
可以用嶄新的面貌與心情,重拾笑容當個大學新鮮人。
戽斗妹嚴重戽斗,
上下排牙齒
隨著年齡增長差距越大
小靜國小二年級左右,
就曾經從牙醫口中得知自己有咬合異常問題,
不只會有戽斗,甚至未來臉會越來越歪,
最終必須接受正顎手術;
因此她從小就有「接受正顎手術」的心理準備。
成長過程中,上下排牙齒隨著年齡增長差距越大、
下巴也向左歪斜;
吃飯時前排牙齒完全無法接觸食物,
僅能靠後排牙齒咀嚼,
吃飯比別人多花兩倍時間,也有很多食物嚼不爛。
上高中之後,
她因為嚴重戽斗及顏面歪斜,
對自己外表越來越沒自信,
連大熱天都一直戴著口罩。
小靜最後終於決定在上大學之前,
一定要徹底處理戽斗問題。
正顎手術,
從根本修正異常的顏面顎骨
蘇竣揚醫師表示,
一般的咬合異常,矯正治療就可以達到良好的療效,
但是有些嚴重的暴牙、戽斗或是顏面歪斜,
原因是異常的顏面顎骨的生長,
無法單純利用矯正來解決患者的問題,
這時侯矯正醫師就需要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的幫忙,
進行正顎手術,
從根本修正異常的顏面顎骨讓矯正能順利完成。
小靜就是這類嚴重的骨性三級咬合異常,
雖然年幼時咬合問題還不嚴重,
但隨著自然生長,她的下排牙齒與上排牙齒
就像兩個板塊異常移動,
兩「顎」的差距將近一公分,
另外合併顏面歪斜,
下巴向左歪斜將近一公分,
不僅咬合異常、進食緩慢,
也造成外觀上重大的影響。
2018 年 3 月,小靜接受矯正評估,
矯正醫師發現小靜咬合問題嚴重,
無法單純只用矯正治療,
於是建議她接受正顎手術合併矯正治療。
一般在手術之前,
會先進行矯正治療,
目的是為了防止手術時
不整齊的牙齒干擾手術進行;
小靜於 2018 年 4 月 10 日開始手術前矯正,
隔年 2019 年 7 月 22 日進行手術。
骨性三級咬合異常
採取兩個術式
蘇竣揚醫師指出,這次的手術包含兩個術式:
分別是上顎的勒福式一型截骨術 ( LeFort 1 osteotomy )
修正上顎骨發育不足,
以及下顎雙側矢狀劈開術
( 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osteotomy, BSSO ),
解決了下顎骨過度生長的情況;
手術中下顎骨後退了一公分,
也向右移動了將近一公分,
大幅改善顏面歪斜的狀況。
術中失血量約 150 毫升,
手術時間大約 4 個小時,
傷口全部藏在口腔中,外觀看不到,
而且術式是採取恢復較快的「雙側矢狀劈開術」,
所以手術後嘴巴馬上可以張開活動,
降低手術後呼吸道阻塞窒息的風險,
術後第二天即順利出院,
只要經歷辛苦的一週腫脹期,
就可以開始進食軟質食物,恢復相當迅速。
蘇竣揚醫師特別指出,
「醫療 3D 列印技術,使正顎手術更精準更優質。」
過去正顎手術前的規劃模擬,
都是利用 2D 影像,
包含 2DX 光片、 2D 臉部照片,
再用描圖紙在紙上繪圖進行分析,
只能「紙上談兵」,
無法事先知道骨骼整體的的情況,
也無法讓患者先了解術後臉型改變的趨勢。
3D 正顎模擬軟體,
讓手術更精準
這次是利用高精密度的電腦斷層掃描
輔以合法的「3D 正顎模擬軟體」,
進行手術的規劃,
在電腦中模擬骨頭移動的方向,
不論是前進、後退、旋轉,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對於危險的血管
還有重要的神經能夠在術前診斷,
手術時間實際上很短;
再搭配衛署認證的 3D 列印手術定位導引板
複製模擬的規劃,讓手術更精準。
蘇竣揚醫師提醒,
正顎手術是為了
能有更好的咬合功能增加生活品質,
「變得好看」是正顎手術的附加價值;
至於有人擔心手術風險而猶豫不前,
但其實現在醫療科技進步,
利用 3D 正顎模擬軟體進行檢查、分析,
已經可以大幅增加患者的安全性及滿意度了,
患者無需擔心。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LULU)
(圖片提供 / 彰化基督教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