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小禎昨日(1月21日)在臉書發文,
透漏自己身體出狀況,
突胃痛到無法呼吸,連打止痛都沒效。
送急診後病況反而加劇,
從後背痛到肩膀!
當天雖立即進行無數檢查,
但仍無法確認病因,僅以「疑似胃潰瘍」做處理。
幾天後,在節目錄影現場,
小禎又再次發作,重返醫院用腹部X光檢查,
才發現是膽結石作祟,嚴重發炎導致。
所幸及時在年前接受手術治療,取出結石,
才不至於釀成大禍。
大眾普遍認為膽結石無害,
及時取出即可,
但因不易發現異狀,反而常被忽視,
若未及時治療,極有可能引起黃疸、腹膜炎甚至是敗血症!
究竟膽結石是什麼?
有什麼前兆?該怎麼防?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膽結石,
是人體內非常愛作怪的石頭,
一發作會讓人發燒、腹痛,
這次就用懶人包了解膽結石吧。
要談膽結石,
我們就得先談談膽汁的分泌。
很多人會誤以為膽汁是膽囊分泌的。
錯!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
肝臟分泌膽汁後,膽汁會沿著膽道流向膽囊,
經過濃縮後貯存在膽囊內。
膽汁的作用是幫助消化脂肪,
因此在我們吃東西後,膽囊會收縮,
促使膽汁流進十二指腸幫助消化。
但是,如果膽汁太濃、膽固醇過高、
膽囊收縮功能差,膽汁就容易滯留。
滯留的膽汁結晶後,就會形成膽結石。
女生較容易形成膽結石,
尤其是具有「4F」特色的。
Fat:胖胖的
Forty:40歲
Fertile:未停經的
Female:女性
另外,體重太快下降,或正值懷孕之際,
也較容易形成膽結石。
當膽結石停滯在膽囊裡,
還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但若膽結石流動後卡在膽囊管裡,
就會阻塞膽汁的流動,
導致膽囊無法排出膽汁,
膽囊因此脹大並壓力上升,引發膽囊炎。
膽囊炎發作時,
患者可能會感到一陣陣的上腹痛,
並可能有發燒。
假使膽囊結石卡在總膽管,
還可能引發黃疸。
平時如果能夠多攝取膳食纖維,
養成定時進食習慣,不要快速減重,
並維持適當體重,都能預防膽結石產生。
膽結石的診斷以超音波為檢查首選。
若有症狀,醫師會先安排超音波檢查,
確定是否為膽結石或膽囊炎。
記得,平時也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避免膽結石產生喔。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LULU)
(圖/shutterstock)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 照護線上網站:https://www.careonline.com.tw/
- 照護線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eonlinetw/
- 照護線上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