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工作、沒時間看盤?7 個懶人投資,在忙也能輕鬆賺!3 種 ETF 、4 種基金任你選

Money錢

Money錢

  • 2019-09-23 18:35
  • 更新:2021-08-31 17:56

輕鬆投資

 

【我們想讓你知道】

想脫離貧窮、遠離死薪水和勞碌上班模式最好的方式就是賺錢、投資,早點達到財務自由。但許多人工作忙碌,常常連睡眠時間都要被犧牲,根本沒有時間可以好好了解投資、學習怎麼理財。但其實投資可以很簡單,接下來介紹 3 款 ETF和基金,讓工作忙碌的你能夠創在薪水之外的收入。

 

文 / Money 錢團隊

 

投資可以很簡單,本篇提供 7 種入門理財工具,其中 3 種是 ETF,包括元大台灣 50( 0050 )、元大高股息( 0056 )、元大 S&P 500( 00646 ),投資人只要去證券商開好證券帳戶,就能買進;另外 4 種是共同基金,分別為全球股票型基金、全球債券型基金、全球多重資產型基金以及目標日期基金,投資人只要到基富通等基金投資平台、投信公司、銀行開好基金帳戶,就能買進。

開好帳戶之後,下一步就是設定每個月從薪水中拿出一定金額來投資,例如每月 3,000 元或 5,000 元,財務自由之門就此打開。只要靠著長期且有紀律地執行,堅持下去,存夠錢甩掉「慣老闆」的目標一定可以達成。

 

工具 1 :元大台灣 50( 0050 )

0050 是從台股 50 檔市值最大、符合篩選條件的股票所組成的 ETF,這 50 檔占台股總市值約 8 成。0050 的表現幾乎與大盤同步,投資人買進 0050 等同於投資整個台灣股市。眾所周知,知名財經作家施昇輝主要投資 0050,他在《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一書中提到,0050 的優點是不必擔心會下市,錢變成壁紙,而喜歡領息的投資人還可以一年拿到 2 次配息,根據往年經驗,每年合計配息金額 1 ~ 4 元不等。

0050 的操作方式很簡單,主要有 3 種:

方式 1 — 定期定額

定期定額投資是一種「無腦」+「懶人」的投資法,只要設定每月從指定帳戶扣款一定金額買進即可,設定好之後,就可以完全不必理會。優點是把資金分批投入後,能降低市場漲跌的風險,並將投資成本平均分攤,適合不懂股市且沒有太多時間看盤的投資人。

根據回測試算的年化報酬率來看,定期定額扣款 4 至 6 年,每年至少有 4 % ~ 6 % 的年化報酬率,加上每年配息率約在 3.5 % ~ 3.6 % 之間,預估每年合計有 7 % 以上的報酬率。

 

方式 2 — 定期不定額

為定期定額進階版,適合積極型的投資人,亦即不管是透過系統設定或人為操作,於報酬率跌到一定比率時加碼一定金額。例如原先設定每月定期定額 5,000 元,當報酬率下跌 3 % ,再加碼 5,000 元,等於該月投資金額達 1 萬元。如此做的好處是可有效降低持有成本,等到指數回升,定期不定額操作的績效將優於定期定額。

 

方法 3 — 波段操作

執行此做法之前,要先花點時間了解技術指標 KD ,並有紀律地依據設定標準來進行,因此自律是關鍵。施昇輝設定的買賣標準在多頭市場是「大盤 K < 20 ,買;大盤 K > 80,賣。」;在空頭市場是「大盤 K < 10 ,買;大盤 K > 70 或 60 ,賣。」當大盤跌破季線超過 1 個多月,可以稍微確認進入空頭市場。

 

 

工具2 :元大高股息( 0056 )

0056 是從台灣 50 指數,與台灣中型 100 指數總共 150 支股票中,挑選出預期未來 1 年現金殖利率最高的 30 支股票作為成分股。

0056 具有 3 大特色:

  • 分散在 30 家績優的公司,不用擔心個股風險
  • 就算不幸住進套房也有股利可以領,殖利率也勝過定存
  •  30 支成分股不可能同時倒閉,且會持續汰弱換強。

建議的操作策略有 2 個:

方式 1 — 持續買進來存股

存股的重點只有 1 個,就是努力增加持有張數,創造股利現金流,若是能在 25 ~ 65 歲的 40 年職場生涯,存上 1,000 張的 0056 股票,每年約可以領到 100 萬元的現金股利,就不用煩惱退休金不夠花。在 40 年的存股期間,股價一定會有高低起伏,把握的原則為「便宜多買、貴了少買」,而根據 0056 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建議的買進方式如下:

  • 當股價高過 25 元時,採取「少買」原則,把買股的資金先存下來
  • 當股價低於 22 元時,再把當初少買時存下的資金,拿來執行「多買」

如此有紀律地長期執行,相信就能存下不少成本很低的 0056 ,並將每年配發的股利,依照該策略持續買進,更能夠加快存股速度。

 

方式 2 — 低買高賣賺價差

根據「0056 歷年的月平均價統計」,得出 0056 股價在 25 元以上的機率為 28.6 %,股價在 22 元之下的機率只有 18.8 %,即股價不大容易長期維持在 25 元之上與 22 元之下。因此想要賺價差的投資人可以根據以下方式來進行:

基於「漲越多就賣越多」的原則,把股票賣在高點。關鍵是「在高點賣出股票之後,要鎖住資金,不要拿去買其他的股票」,更不要隨便就把錢花掉,一定要遵守紀律。耐心等待股價回跌到 25 元以下時,趁便宜時持續買進,努力存股。

即使做價差,也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因為 0056 股價的波動性相對低,可能買進 2 年後才有高點可以賣出,因此紀律與耐心,是投資 0056 的最高行動準則。

 

工具 3 : S & P 500( 00646 )

00646 是追蹤美國 S & P 500 指數,買進這檔 ETF 就等於買進美國的 500 間大型上市公司,是知名財經作家怪老子蕭世斌主要推薦標的之一。蕭世斌表示,美股是全球龍頭,在 MSCI 世界指數的成分股當中占近 6 成,因此這檔 ETF 可以做為投資全世界的替代標的。元大 S & P 500 研究團隊則補充指出,S & P 500 指數長期績效表現穩定,贏過多數美國大型股共同基金,因此成為股神巴菲特大力推薦標的,也因為 S & P 500 是大型股指數,適合做中長期投資或做為核心資產配置,是投資人輕鬆投資美股的入門工具。

00646 是目前台股中唯一一檔追蹤 S & P 500 指數的 ETF,雖然總費用率較國外同類型 ETF 高,同時具有潛在的匯率風險,但仍不失為資金不多者的合適標的。

在操作方面,元大 S & P 500 的研究團隊表示,排除 2008 年金融海嘯極端情況,波段漲跌幅度約 10 %,建議採以下 2 種策略:

方式 1 — 10 % 加減碼法則

不論是定期定額或波段操作,都可採取此原則。定期定額者遇到股市跌幅達 10 %時,可以將定期定額金額增加 1 倍。經過元大 S & P 500 研究團隊的試算,2005 年 7 月至 2019 年 6 月底的 15 年時間裡,共有 14 次定期定額加碼機會,投資績效高出定期定額,若再積極地拉高加碼次數或金額,投資績效將更顯著。單筆的波段操作,則是鎖定 10 % 的獲利空間,當股市下跌 10 % 可進場或加碼,投資報酬率達 10 %,就先獲利出場。

 

方式 2 — 資產配置

股債市短期可能同向漲跌,但是長期呈反向漲跌,元大 S&P 500 研究團隊回測 15 年的資料顯示,若以 S & P 500 股價指數(含息)與 ICE 美國政府 20 + 年期債券指數(含息)做資產配置,當股市漲到季線之上,以股 8 債 2 做配置,在季線之下是股 2 債 8,合計總績效將比固定的股 5 債 5好。

 

工具 4 :基金( 投資全球股債市場穩穩獲利 )

選擇 1 — 全球股票與全球債券型基金

全球股票型基金主要是投資於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股票,基金名稱中大多有「全球」、「環球」或「世界」等字眼,通常投資區域以美國、歐洲、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為主。除因選股標準不同分成大型股、小型股,以及因操作策略不同分為成長型、價值型、平衡型之外,還可依問世先後區分為以 MSCI 全球股票指數為選股指標、依據計量模型並由電腦選股以及主題式 3 種。

全球型債券基金則有 2 種:

  • 內含新興市場債券的
  • 以高信用評等債券為主的

兩者的差異主要在風險高低不同,以高信用評等債券為主的全球型債券基金風險相對較低。

基於「報酬不變, 投資組合越分散,風險越低」以及「信用評等越高,風險越低」2 個原則,蕭世斌以長期投資考量,建議優先選擇的標的為:以 MSCI 編製指數為配置依據的全球股票型基金,以及以高信用評等債券為主的全球型債券基金。

此外,若只能買一種基金,建議年紀越輕者以全球股票型基金為優先,而若只偏愛全球債券型基金,則建議先選累積型,將配息滾入再投資,操作方式都建議以定期定額方式進行,有能力者可以逢低加碼,靠著紀律地長期投資,來有效累積資產。如果有能力同時投資全球股票型基金與全球債券型基金,建議投資人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來安排配置比例。

 

選擇 2 — 全球多重資產基金

全球多重資產基金也稱為全球多元資產基金,投資標的包含股、債、不動產證券信託( REITs )、貨幣、另類資產(實體原物料或 ETF、對沖基金、基礎建設等)這 5 大類資產。基金評鑑機構理柏( Lipper )更依據投資組合中對於股債的投資比例限制,把全球多重資產基金分為積極混合、平衡混合、保守混合以及靈活混合 4 大類。

通常靈活混合是指不對各類資產的比例設限,而平衡混和的資產配置可能是股票 45 % 、債券 45 % 、 REITs 與另類資產 10 % ;保守型可能是股、債、REITs 與另類資產各占 20 % 、70 % 、10 % 。實際配置仍須視基金月報或公開說明書中的配置比例來確認。全球多重資產基金適合無法自行挑選基金,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做資產配置與再平衡的投資人,建議將不設限的靈活型列為優選,以定期定額方式來投資。

 

選擇 3 — 目標日期基金

以投資人退休時間當作目標日期,投資標的主要為基金、 ETF ,涵蓋股票與債券,並採用「生命週期資產配置( Glide Path )」策略,讓投資組合的風險隨年齡增長而慢慢調降。

例如初期股票比例 90 %,隨著年齡增長,再定期調降股票比重,經過 10 年,股票比例可能降到 80 % 或 70 % 。若剩下 10 年要退休,股票比例再降到 60 % 或 65 % ,而當目標日期到期時,股票比重不會降到 0 ,最少維持 20 %,以因應人類平均餘命變長的資金需求。

當目標日期基金到期時,投資人領回的方式有多種,包括一次領回、分次領回,以及每月領回,實際做法須依該基金提供的選項而定。目標日期基金適合,無法自行挑選基金、ETF,也無法根據年齡或風險承受度等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的投資人,只要以定期定額方式買進,直到目標日期到期前都無須費心,由專業經理人完全負責。

 

更多理財觀點,好文推薦你:

 

本文由 Money 錢 143 期  授權轉載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 BELL )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