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股市變化不斷,但台股每年也有所謂的「股東會行情」。在這段時間內,只要沒有遇到系統性風險,其實股價大概都有這樣的規律!至於為何股東會會影響股價變化呢?就讓本文來詳細介紹給你看。
文 / Money錢
台股上市櫃公司每年會舉行一次股東常會,許多股東都會期待所謂的「股東會行情」,投資人該如何觀察個別公司股東會行情的醞釀與發酵?
每年 5 ∼ 6 月是國內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的旺季,散戶投資人或小股東往往期待能出現股東會行情,也就是公司派心態偏多,加上融券強制回補,帶動股價上漲。
回顧歷年台股走勢,大盤或相關指標股從年初的低點到股東會舉行前後,股價也往往出現波段漲勢,除非剛好遇上全球股災或系統性風險。觀察歷史走勢,包括台股在內,股市大多呈現多頭上揚格局,大盤漲多、漲久之後,才會來一次大空頭修正。大空頭來襲時,股市跌幅雖然可怕,但通常在 1 年內就會跌完。由於空頭持續的時間比多頭短很多,因此台股幾乎每年都會有股東會行情。
股東會前融券強制回補 回補力道攸關股東會行情
即便產業景氣、個股營收沒有原來預期那麼好,只要股價已先跌了一段,並經過一段時間的量縮整理,股東會行情仍然可以期待,因為有可能會上演「軋空」行情,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融券強制回補。
所謂「融券」,是投資人向證券商「借股票賣出」,希望將來股價下跌之後,以較低的價格買回股票還給證券商,以此賺價差。
依公司法第 170 條規定,上市櫃公司股東常會每年至少舉行 1 次,除了有正當事由經報請主管機關核准者外,必須於會計年度終了後 6 個月內召開。依照商業會計法第 6條之規定,會計年度以每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為原則,因此大部分上市櫃公司會在 6 月底前召開股東常會。
上市櫃公司舉行股東會之前,為了更新及確認股東名冊,有長達 2 個月的時間為「停止過戶日」;停止過戶日前 5 個營業日起,為融券最後回補日,應還券了結。如果個股股價走勢比預期強,融券放空的投資人可能被迫以較高的價格買回股票,形成軋空。
上市櫃公司依法必須在每年 6 月底前召開股東會,大部分集中在 5 ∼ 6 月,而「融券最後回補日」均在股東會召開前 2 個多月(每家公司都會在事前發布「重大訊息」,公告週知),因此融券強制回補大限主要落在 3 ∼ 5 月,這期間的融券回補買盤,就成為支撐或推升股價的力道。
如果某檔個股業績衰退或不如預期,但股價在回檔整理過後,券資比(融券張數÷融資張數)卻節節上升,股價又呈現利空不跌,甚至易漲難跌,融券的投資人就有可能被迫在最後期限之前追高買進股票還券,形成典型的股東會軋空行情。
除權息交易日前 融券強制回補第 2 波
上市櫃公司開完股東會之後,緊接著是除權、除息。個股除息與除權交易的前幾天,所有的融券空單也都會面臨融券最後回補日」,軋空行情可能二度上演。
一般而言,相對於大型股,籌碼較集中的中小型股較容易上演軋空行情,波段漲幅也較大。不過,今(2019)年隨著美國聯準會(Fed)由鷹派轉為鴿派,市場資金寬鬆,加上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外資由賣超逐漸轉為買超,大型股如旺宏(2337)、台積電(2330)波段走勢強勁,融券空單被軋得哇哇叫。
受美中貿易戰、美國公債殖利率倒掛等因素影響,今年台股投資人對於股東會行情的預期原本不高,甚至連台積電 6 月 5 日股東會隔天股價也大跌,但隨著美中兩國在 6月底「20 國集團」(G20)高峰會達成貿易戰暫時休兵共識,加上聯準會暗示將降息以防景氣衰退,台股資金行情在台積電 7 月 18 日法說會報喜之後進一步擴散。
不過,未來台股漲多拉回整理後,只要美中貿易戰及明年總統大選後的兩岸關係都沒惡化,且「多頭總司令」台積電業績符合預期,明年上半年的股東會行情仍可期待,而選股將是輸贏的關鍵。
股東會訊息搶先看
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之前,會先上傳上一個年度的年報到台股公開資訊觀測站,並釋出「致股東報告書」等訊息,投資人可從中窺知公司的營運成果、未來展望及企圖心,提前掌握公司可能在股東會釋出的正面利多訊息。
更多買賣股心法,這些好文推薦你>>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 找到飆股 就能加快致富?大錯特錯!專家突破盲點:「累積本金」比報酬率 更重要!2作法 增加效率
- 想當主動型投資人,卻只會 ALL IN 台積電?善用「老二投資學」,一年報酬 竟能大贏 133%!?
- 綠能、華映接連下市... 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危險 3 特徵,台股竟還有 115 檔「隱藏地雷股」!
- 只挑 15 元低價股!蔡明宏大學開始投資,靠 3 關卡篩出「抗跌潛力股」,現在一年賺 7 成
本文由 Money 錢 143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BELL,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