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菸不酒,癌症還是找上門!別讓自己後悔... 及早做 6 大健檢,讓癌症早點現形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 2019-05-15 11:46
  • 更新:2020-06-20 10:08

不菸不酒,癌症還是找上門!別讓自己後悔... 及早做 6 大健檢,讓癌症早點現形

 

 

我們的各種生活選擇都會影響健康,

會不會很晚睡,作息是否很亂,

是否常過度飲食,都可能突然讓人健康拉警報。

而要嚴防這些生活意外,除了盡量生活作息正常,

盡量健康飲食並保有運動習慣,不碰菸草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癌症篩檢」。

 

篩檢就是針對沒症狀的人做的檢查,

雖然本人沒有症狀,但定期做個檢查,

找找看體內是否有存在任何不對的腫瘤。

所以篩檢的目的是,

讓我們在癌症腫瘤還很小,還沒有造成症狀,

還沒有擴散到其他地方的時候,就盡早找到癌症。

這樣患者就可以及早接受治療,

通常也會得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可是,癌症有這麼多種,

我們要怎麼做全面的檢查呢?

我們應該都很希望抽幾滴血,就能做很多種檢查,

告訴我們是否罹患了數十種癌症的其中一種。

很可惜的是,目前沒有這種技術。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幾個常見的癌症,

和需要篩檢的年齡及方式!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不菸不酒,癌症還是找上門!別讓自己後悔... 及早做 6 大健檢,讓癌症早點現形

● 乳癌

最常見的乳癌篩檢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乳房超音波,一種是乳房攝影。

記得!胸部 X 光不是用來看乳房的!很重要!

門診常常有患者會說:

「我今年有照過胸部 X 光啦!乳房應該沒事。」

但胸部 X 光能檢查到的是肺臟、肋骨鎖骨等處,

而不是最表層的乳房。

 

那要怎麼幫乳房照 X 光呢?

我們會將乳房上下夾著照 X 光,

和左右斜斜的夾著照 X 光,

這就是所謂的「乳房攝影」。

乳房攝影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鈣化點和摸不到的乳癌,

但不適合太「年輕」的乳房。

 

年輕女性的乳房多乳腺、較緻密,

在X光片下看起來

醫師難以判讀其檢查正常與否,

因此常需要乳房超音波的輔助,

藉由高頻率探頭發射的超音波

檢查雙側乳房和腋下,

評估乳房中是否藏有腫塊。

由於乳癌是女性最好發的癌症,

定期篩檢是必要的!

 

◆ 30 歲到 40 歲的女性,

考慮每年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

 

◆ 40 歲到 44 歲的女性,

若有乳癌家族史,

可開始加上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

(國健局有補助的是二等親以內

曾罹患乳癌的人可以在這段期間做乳攝,

也就是媽媽、外婆、姊妹等曾得過乳癌的家族史,

但阿姨、姑姑、表姊妹這些就不算在內)

 

◆ 45 歲以上的女性,

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

(國健局補助的是從 45 歲到未滿 70 歲的女性)

 

不菸不酒,癌症還是找上門!別讓自己後悔... 及早做 6 大健檢,讓癌症早點現形

 

●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是整體來說發生率最高的癌症,

建議 45 歲以上的男性與女性

就要開始篩檢是否有大腸直腸癌,

最常見的篩檢方式有兩種,

一個是「檢查糞便潛血」,

另一個是「大腸直腸鏡檢查」。

 

記得喔!以目前醫學現狀,

去抽血驗癌症指數

不算是有效的大腸癌篩檢方式!

不要想說抽抽血就可以!

定期的糞便潛血檢查和大腸鏡檢

才是有效的大腸癌篩檢方式。

 

糞便潛血能檢測出糞便中

藏有肉眼看不到的微所量血液,

找出潛藏的大腸癌,這是非侵入性的檢查。

大腸鏡檢則是侵入性檢查,

透過進入腸道的鏡頭,直接看到腸子的內層,

讓醫師找到息肉、癌細胞,還能直接處理息肉,

減少患者未來大腸癌的機會。

 

至於該做哪一種會比較好呢?

雖然大腸鏡檢查比較精密,

但假如對清腸或侵入性檢查有心理障礙的話,

接受糞便潛血的定期篩檢也比沒有檢查來得好得多。

所以不需要為了「要做大腸鏡」或「糞便潛血」而先自我擔心,

如果年紀到了,就到診所、醫院求診,

接受篩檢就對了,潛血或大腸鏡任一種都好。

 

所以再重複一次,

超過 45 歲就要開始考慮大腸癌的篩檢,

用「大腸鏡」或「糞便潛血」檢查都可以。

目前國健局補助 50 歲以上至未滿 75 歲民眾

每 2 年 1 次糞便潛血檢查。

如果年齡超過 75 歲,

就可與醫師討論篩檢的利與弊,

再決定要不要繼續接受篩檢。

 

不菸不酒,癌症還是找上門!別讓自己後悔... 及早做 6 大健檢,讓癌症早點現形

 

● 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曾經是婦女最好發的癌症,

在推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政策之後,

這個可以被早期找到,

甚至預防的癌症「子宮頸癌」發生率已經下降。

那什麼時候該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呢?

建議曾有性行為者,

年齡介於 21 歲以上到 65 歲之間的女性,

至少每三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時若有發現細胞有異常狀況,

醫師就會視子宮頸抹片的結果分出不同等級,

並依此等級建議患者是要三個月後重做抹片,

或直接做陰道鏡與病理切片檢查。

 

若年齡超過 65 歲,

且前十年的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

之後就不用再做子宮頸抹片了。

如果之前曾經有子宮頸的癌前病變,

要繼續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20 年,

即使年齡超過 65 歲還是要繼續檢查。

 

如果因為「非子宮頸癌」的原因

而手術移除子宮和子宮頸

(像是子宮肌瘤太大、生產意外等等原因),

就不需要再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但要和醫師確認子宮頸是否移除)。

 

很多人會想知道:

「有自費打子宮頸癌疫苗,要做子宮頸抹片嗎?」

答案是「要」!接受子宮頸癌疫苗注射後,

還是要與一般族群一樣,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 30 歲以上的婦女

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希望大家至少每 3 年檢查一次,

各位女性朋友請不要忘記。

 

不菸不酒,癌症還是找上門!別讓自己後悔... 及早做 6 大健檢,讓癌症早點現形

● 肺癌

肺癌是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名,

因為肺癌不一定會帶來明顯症狀,且進展較快,

發現時可能對治療反應比較差了。

(不抽菸卻得肺癌!肺癌種類差很大)

 

那我們一般照胸部 X 光片,

或是咳出一口痰去化驗,

能不能是肺癌的篩檢方式呢?

雖然這些方法行之有年,簡單安全,

幾乎是健康檢查的基本款,

但大型實驗顯示這兩種檢驗方式

並無法降低肺癌死亡率,

並不是有效的肺癌篩檢方式。

 

較準確有效的篩檢方式是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

而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以下的肺癌高危險群者

每年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年齡介於 55 歲到 74 歲之間,

且過去 15 年內有菸癮或曾有菸癮,

且抽的量達到每天一包抽了 30 年,

或是每天兩包抽了 15 年,

或每天三包抽了 10 年,以此類推。

 

你可能會想:

「我聽過不少人沒有抽菸,後來也是得到肺癌呢!」

沒錯,但目前針對無菸癮的普羅大眾,

並沒有一個建議的肺癌篩檢機制,

可以和自己信任的醫師好好溝通,

了解接受篩檢的利弊,

再決定自己是否也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或是多久做一次。

 

不菸不酒,癌症還是找上門!別讓自己後悔... 及早做 6 大健檢,讓癌症早點現形

 

● 攝護腺癌

目前篩檢攝護腺癌的方式是抽血檢測血中 PSA 的指數,

但這是選擇性的篩檢,沒有硬性建議的篩檢年齡。

如果家族中父親、兄弟等在 65 歲前曾患攝護腺癌,

那可以考慮在 45 歲以後開始接受抽血檢測 PSA 濃度。

(銀髮族的隱憂 – 攝護腺癌懶人包)

 

● 口腔癌

如果是 30 歲以上,有嚼檳榔、吸菸習慣的人,

可以每 2 年 1 次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做口腔黏膜檢查。

(口腔出現白斑、紅斑,當心變成口腔癌)

不管如何,你這麼做都可以降低罹癌機會!

 

◆ 遠離各種形式的煙草(史上最強殺手 – 香菸)

◆ 維持適當體重

◆ 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 飲食健康多蔬果

◆ 若有飲酒習慣,要適量別過量

◆ 了解家人生過什麼病,並向醫師諮詢

◆ 保持健康檢查、癌症篩檢的習慣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圖 / shutterstock)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猜你還想看這些】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