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一位 30 歲的人妻,
白天工作須長期使用電腦滑鼠,
下班後又趕忙烹煮愛妻餐,
近半個月來右手大拇指附近肌肉疼痛,
連寫字都痛,家人也被迫外食,
經就醫被診斷為「媽媽手」,
但她十分不解,還沒有當媽媽,怎會得到媽媽手﹖
專家王俊介物理治療師即指出,
媽媽手主要是動作或姿勢引起,並非媽媽專利,
他並示範治療媽媽手的兩招運動,
讓有困擾的媽媽們都可歡度即將來臨的母親節。
廚師、家庭主婦是「媽媽手」族群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王俊介指出,
「媽媽手」其實是伸拇短肌與外展拇長肌發炎,
患者在做大拇指對掌動作時,
在大拇指外側或手腕外側會感到疼痛,
包括,拿炒菜鍋、炒菜、握掃把、掃地、
拖地等做家事時都會疼痛,
常見於 30 - 40 歲的家庭主婦,
所以俗稱為媽媽手。
但不只有當媽媽的人會得到,
包括男性廚師、長期捧著平板追劇
及玩手機手遊等族群都有機會得到。
媽媽手幾乎不用開刀
在媽媽手的治療上,
王俊介物理治療師表示,
大部分會建議患者接受積極保守物理治療,
包括,熱敷、電療、超音波及雷射等,
很少需要開刀,
以這位人妻為例,密集接受物理治療,
為期兩周後,痛感已有明顯改善。
此外,王俊介物理治療師還建議
媽媽手的患者接受震波治療,
因為震波能促進肌肉、肌腱及韌帶等軟組織的修復,
復原的時程上,會比單純物理治療來得快速,
已發展為治療上的新趨勢。
物理治療師示範兩招
王俊介物理治療師示範兩招在家就可以做的運動,
這兩招每回重複 15-30 次,每天做 2-3 回。
第一招【拇指肌牽拉運動】:
拇指握掌內,往小指方向移動,
至會疼痛時停止,停留 10-15 秒。
以放鬆伸拇短肌與外展拇長肌。
第二招【拇指肌肌力訓練運動】:
在拇指與食指之間套上 1-2 條橡皮筋,
做拇指、食指張開運動,停留 10 秒。
以加強肌力力量,
減少因肌力不足引起之軟組織發炎。
本文由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ㄆㄆ
【猜你還想看這些!】
- 45歲的教授腰痛 3 個禮拜,靠這招就逆轉 脊椎病!她公開 2大居家運動法,幾件小事將能救你一命!
- 60 歲阿伯肩痛 2 周,轉身、側躺都有困難...醫師:這裡痛,比癱瘓更可怕!
- 腰痛不是病,痛起來卻要人命...復健師分享 2個動作,帶你改善腰痛問題!
- 小看腰痛,癱瘓馬上找上門!復健師分享私房 2 招:免開刀、免吃藥,一輩子不復發(附影片
- 脊椎保健達人 告訴你:No.1 殺手級坐姿 竟然是... 90%人都做錯,小心 神經緊繃、關節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