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靠 金融特別股股利退休,財經作家 MissQ: 買儲蓄險 存錢,不如買「這 2 檔」壽險金控特別股

Money錢

Money錢

  • 2019-04-19 12:24
  • 更新:2019-05-17 15:22

她靠 金融特別股股利退休,財經作家 MissQ: 買儲蓄險 存錢,不如買「這 2 檔」壽險金控特別股

(圖/shutterstock)

 

壽險金控特別股

受長線資金青睞

不過,眼尖的投資人近期可能已留意到,

在這一波壽險金控業績利空效應之下,

僅普通股的股價下跌,

其特別股股價卻逆勢上漲,

儘管波段漲幅很小,卻比同期間

普通股波段跌幅多達一成以上好太多了。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例如,自 2018 年 11 月 19 日至 1 月 17 日,

富邦金從 51.5 元(近期波段高點)

跌到 44.5 元(近期波段低點),跌幅 13.59%,

但同期間,富邦金特別股微幅上漲,

其中富邦金甲特(2881A)

從 64 元漲到 64.2 元,

富邦金乙特(2881B)

從 61.3 元漲到 62 元;

相較於同期間國泰金股價下跌 14.7%,

2 檔國泰金特別股 同期間也是微幅上漲。

 

 

儘管有業績面利空

近幾個月國內壽險金控特別股的股價

卻慢慢墊高,背後有何玄機?

近期出版《 7 檔特別股養我一輩子》的 Miss Q 指出,

若公司年度獲利衰退,

普通股配發的現金股利(股息)

將隨著業績衰退打折扣,

反觀只要普通股有配發股息,

特別股配發的股息不會減少,

「由於有優於普通股的固定股利率保護,

特別股的下檔支撐相對強勁。」

 

換句話說,

即便這些壽險金控獲利衰退

只要其獲利仍足夠配發

當初約定的特別股股利,

特別股股東就能優先拿取足額特別股股利,

普通股股東的股息則會縮水(甚至沒股利)。

 

因此,普通股股東必須承受

盈餘衰退所帶來的股價下跌,

特別股股東則不必。

 

 

不過 Miss Q 也提醒,

投資人在下單買進特別股之前

要先計算其實際股利率

(約定的股利除以買進價)

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

因特別股掛牌後股價通常會緩步上漲,

若買在較高價位,

實際股利率也會隨之降低。

 

特別股沒投票權,

不會稀釋普通股股權,

也不像債券會被納入計算

發行公司的負債比,

相對穩定的配息

深受壽險等長線法人喜愛。

 

因此,富邦金、國泰金

國內兩大壽險金控自 2016 年至今

4 次發行特別股,

並且在台股掛牌交易。

 

 

這些特別股發行時承諾的股利率約 3.5% ∼4%,

遠高於僅 1% 上下的國內公債及銀行定存利率,

因此壽險公司、政府基金

積極透過承銷大量買進,

形成鎖籌碼效應,

上市掛牌之後股價易漲難跌。

 

Miss Q 強調,投資特別股的目的

是賺取「長期穩定的配息」,

因此在買進前一定要先觀察

發行公司過去配發現金股利的紀錄,

最理想的是每年都配發,

因為只要每年都有配發,

不論金額多寡,特別股就一定每年有股利。

 

 

檢視國泰金、富邦金過去 10 年普通股現金

股利配發的紀錄,

僅 2008 年營運受金融海嘯衝擊而停發。

不過,新光金從 2008 至 2011年,

連續 4 年沒配發股利,

2015 年也沒配發,

像這樣的公司若發行特別股,

很難期待它成為穩健的存股標的。

 

股息是投資特別股主要收益

提防不配息與到期風險

國內壽險金控從 2016 年開始發行特別股,

第一檔是富邦金發行的「富邦特」(2881A),

發行前 7 年的股利率訂為 4.10%

(發行價 60 元,年配息 2.46 元),

由於市場反應良好,

此後國內壽險金控發行的特別股

股利率就跌破 4%。

 

 

例如,2018 年 6 月發行的「國泰金乙特」(2882B)

僅 3.55%(發行價 60 元,年配息 2.13 元)。

Miss Q 指出,美國 Fed 今年放慢升息腳步,

未來一旦開始降息,

這些已掛牌的特別股會更有吸引力。

 

許多國人買宣告利率為 3% ∼ 4%的

長天期儲蓄型保單,

卻讓自己陷入財務困境,甚至是險境,

還不如買國內兩大壽險金控發行的特別股。

 

 

不過,MissQ 不贊成存股族

集中投資在 1 ∼2 檔特別股,

建議將目前已在台股掛牌的 9 檔

金融特別股納入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

「儘管這些特別股的投資風險較小,

但沒人可保證未來每年都能穩定配息,

而且每檔特別股都可能面臨

到期時被公司回收的風險;

萬一公司破產倒閉,特別股也將變壁紙。」

 

在台股掛牌的特別股大都約定,

在發行年限屆滿時(發行後 5.5 ∼ 7 年)

公司有權以原發行價(即 IPO 承銷價)買回,

因此隨著發行年限逼近,

一旦某檔特別股被回收的態勢明朗,

其價格就會跌回當初的發行價,

存股族要特別留意此一風險,

盡量避開 1 ∼ 2 年內就到期的特別股。

 

此外,特別股投資人

大都是長線持有賺股息,

股價波動小也不適合做短線交易

(還要負擔手續費、交易稅),

因此特別股掛牌之後

交易量通常偏低,流動性不佳,

存股族在買進之前

要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本文由 Money 錢 137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看更多,歡迎詳閱

《Money 錢》2019 年 2 月號第 137 期

 

更多存股觀念,這些好文推薦你>>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內文圖來源 / money錢授權)  作者:龔招健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