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都很細、小腹卻超凸!?中醫師:睡前一定要做這養生操!可促進循環、改善水腫...小腹越來越苗條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 2019-03-22 19:37
  • 更新:2019-03-26 10:19

手腳都很細、小腹卻超凸!?中醫師:睡前一定要做這養生操!可促進循環、改善水腫...小腹越來越苗條

(圖/shutterstock)

 

久坐不動心臟無力,頭昏腦脹,

且小腿要嘛老是「冒青筋」,

要嘛總是鬧水腫,該怎麼辦?

許多人的第一做法就是「問古歌(google)」,

再從運動、按摩和飲食等方法中

篩選出自己喜歡的去試試看,

但中醫師表示,養生其實可以更簡單,

平日常常「墊腳尖」就能一次解決上述煩惱,

達到預防保健的效果!

 

墊腳尖的動作簡單,每個人不用學都會,

因此,很容易就漠視這個

「腳跟輕輕抬離地面」動作背後所隱藏的健康密碼。

其實,自古以來,

「墊腳尖」一直是備受保健達人所推崇的免錢養生法,

而有名的健身氣功「八段錦」,

最後一式「背後七顛百病消」,指的便是墊腳運動。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閒來無事,墊墊腳尖吧!

自古以來,「墊腳尖」一直是備受保健達人推崇的免錢養生法。

 

墊腳尖的 4 大保健魅力

究竟,墊腳尖有什麼保健魅力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認為,

大致有以下 4 種:

1. 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墊腳尖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靜脈曲張,

也能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改善小腿水腫的困擾。

 

2. 促進心臟健康:

俗話說「腿是人的第二個心臟」,

墊腳尖時雙側小腿後方的肌肉收縮,

每次擠壓出的血液量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

有助雙腳的氣血循環。當下肢血液循環變好了,

供應心臟的血量穩定,心肌因此獲得足夠的氧氣,

自然有助心臟健康,變得強而有力。

 

3. 提神醒腦:

墊腳尖運動不僅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

民眾在配合深呼吸的調息之下,

可進一步帶動全身的氣血循環,

達到很好的提神醒腦作用,

消除因長時間用腦過度造成的頭腦發暈、

注意力渙散等症狀。

 

4. 保護關節:

適度的墊腳尖運動,

可以鍛鍊小腿肌肉和腳踝,

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

也能舒緩和減輕膝蓋的負擔,

達到保健膝關節的效果。

 

雖然墊腳尖運動有助健康,但也不宜長時間練習而不休息,以免造成足底筋膜發炎。

 

墊腳尖養生一級棒~這2種人要注意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墊腳尖的運動,

可以站著做、坐著做,也能邊走邊做,

但建議剛開始訓練時,以 30 至 50 次為 1 組,

每做完 1 組後稍微休息一下,

再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重複幾組,

速度可自我調適,以感覺舒適輕鬆為宜。

而採坐姿練習時,

可以試著在大腿上擺一本書或水瓶增加負重,

強化小腿肌力的訓練。

墊腳尖固然有益健康,

但周宗翰中醫師提醒過猶不及,

長期墊著腳尖反而有害健康,

其中有 2 個族群要特別注意!

 

◆ 高跟鞋一族

首先,是需長時間站立或穿高跟鞋的女性朋友,

例如:專櫃小姐。長時間墊腳尖而不休息,

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

出現早上起床腳一踩到地面就感覺刺痛的情況;

足底筋膜炎若不好好治療,

嚴重者甚至會引發其他關節如髖、腰、膝的併發症,

導致寸步難行。

 

◆ 小朋友

另一需要注意的族群是小小孩。

小朋友學走路時,

通常會有一段時間出現墊腳尖走路的情況,

這很正常。但,如果墊腳尖走路的習慣持續超過1年,

很容易在尚未發育完全的骨骼肌肉上不當增加壓力

,造成關節的不穩定,進而影響日後骨骼的發育。

 

 

本文由 華人健康網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