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感冒是每個人都得過的疾病,
在季節轉換的時候,常常一不小心就感冒了。
在輕微的感冒症狀發生時,
有些人會選擇多喝水、多休息,
靠自己的免疫力復原。
但也有些人因為工作或其他的因素,
不能讓症狀太過嚴重,因此會去看醫生,
或者是到藥局找藥師挑選綜合感冒藥把症狀壓下來。
甚至近年來台灣人還很流行到
日本藥妝店甚至是殺到日本去採購藥品,
但在不熟悉成分和法規的狀況下,
這都要很小心啊!
常見的感冒症狀包括發燒、頭痛、
鼻水、鼻塞、喉嚨痛、打噴嚏。
如果選擇就醫治療,
醫師通常會以對症下藥為原則,
針對單一症狀來開立對應的治療藥物。
大部分藥局販售的綜合感冒藥成份就比較多元,
訴求是可以用同一款藥物治療多種感冒症狀。
一般民眾在藥局選購感冒藥時,
有時候會難分辨到底哪些藥會適合自己的症狀,
這時就可以詢問藥師,
來幫助自己選擇合適的藥物。
許多人會想進一步了解
市售常見的綜合感冒藥到底有哪些成分?
不同成分、劑型的感冒藥到底該如何選擇?
今天 Medpartner 團隊的醫師和藥師
將帶你一起來認識常見的綜合感冒藥,
分析常見的感冒藥成分,
並完整介紹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文末我們還附上了完整的綜合感冒藥的整理表格,
幫助你更清楚分辨每個藥物的效用,
作為選購感冒藥時的參考。
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上課囉!
常見綜合感冒藥有哪些成分?
市售的綜合感冒藥大部分是以緩解感冒症狀為目的,
但沒有辦法縮短感冒復原的病程。
也就是說,感冒藥可以讓你在感冒過程中好過一些,
但沒辦法縮短你生病的天數。
實際要讓感冒痊癒,
還是必須仰賴體內的免疫系統。
所以在治療感冒時,
通常是以治療感冒的症狀為目標。
如果有頭痛、發燒的症狀,
可以選用成分含有退燒止痛效果的藥品。
發生鼻炎相關的症狀,
就會選用可以緩解鼻塞、流鼻水成分的藥物。
如果有咳嗽、痰液的症狀,
則會使用止咳祛痰的藥物。
其他症狀也適用相同的選購原則。
以下我們分別介紹幾類
常出現在市售綜合感冒藥中的成分。
(如果是醫師開立的處方用藥,就沒有列在這裡喔!)
解熱鎮痛、消炎止痛藥物
綜合感冒藥中的 acetaminophen 成分
可以緩解發燒、頭痛、喉嚨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講 acetaminophen 大家可能不知道是啥,
但這成份其實就是常聽到的商品名「普拿疼」,
它的作用是止痛以及退燒。
但這個成分已經過了專利期,
因此同成份的藥物
可在許多不同藥廠的產品中找到,
各自有不同的名字,大家如果要辨認,
必須認清它的學名 acetaminophen 才行喔。
使用 acetaminophen 時需特別注意的是,
這個藥物每日(每 24 小時)的最大劑量是 4000 mg ,
以普拿疼常見的劑量一顆 500 mg 來計算,
一天不能吃超過 8 顆。如果過量服用,
可能會造成肝毒性的副作用,
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肝衰竭,不可不慎!
此外,服用 acetaminophen 期間應該要避免飲酒,
否則更有可能導致傷肝或急性肝衰竭的風險。
止咳化痰
綜合感冒藥中通常會含有止咳成分,
這類藥物的作用方式是抑制中樞或周邊的咳嗽反射神經,
來降低咳嗽發作頻率和強度,改善咳嗽的症狀。
常出現在綜合感冒藥中的止咳藥物包括:
Dextromethophen 、 Noscapine 、 codeine 。
另外,綜合感冒藥中也常添加化痰的成分,
如: Potassium Guaiacolsulfonate 、 Terpin Hydrate 。
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最新的衛福部公告,
已經禁止成藥中的 codeine 成分
使用在孕婦與未滿 12 歲的孩童身上,
選購綜合感冒藥時,請務必注意!
詳情請參考這篇文章。
鼻塞
感冒過程中令人困擾的症狀之一就是鼻塞,
尤其在睡覺的時候,
常常會因為鼻塞的不舒服影響了睡眠的品質。
發生鼻塞的原因與鼻腔微血管的擴張充血,
導致鼻腔內部腫脹有關。
一旦鼻腔內部腫脹,就可能阻塞呼吸道,
導致呼吸不順暢,造成鼻塞的症狀。
綜合感冒藥物常會添加麻黃素類( ephedrine )的藥物,
讓血管收縮,可以緩解鼻塞症狀,
常見藥品有:
Methylephedrine 、 Phenylephrine 、 Pseudoephedrine 。
麻黃素類( ephedrine )藥物的使用
必須注意使用的劑量與時間。
如果過量使用,
有些人可能會有血壓升高、心悸、失眠的副作用。
如果長期使用,請務必要諮詢醫師或藥師,
因為在停藥後可能會有反彈性鼻塞的狀況,
使鼻塞的問題更加嚴重。
流鼻水、打噴嚏、過敏
綜合感冒中用來緩解流鼻水、
打噴嚏、過敏…等症狀的成分,
主要是抗組織胺藥物。
抗組織胺藥物除了改善打噴嚏、流鼻水等感冒症狀,
也能減緩過敏性鼻炎發作時的不舒服。
但在使用上仍然需要注意相關的副作用,
如:第一代抗組織胺容易產生疲倦、嗜睡、
視力模糊、口乾舌燥、便秘、排尿困難的副作用,
第二代抗組織胺的副作用會更輕微。
綜合感冒藥中常見的抗組織胺成分有:
Chlorpheniramine 、 Dexchlorpheniramine 。
感冒藥使用注意事項
一般常見的綜合感冒藥成分都大同小異,
基本上是退燒止痛、抗組織胺、
止咳祛痰、緩解鼻塞等成分的組合,
主要的差別在各成分劑量的比例不同。
建議在購買時,
要詢問專業醫療人員來確認
是不是符合自己目前的症狀,
否則亂買一通卻沒能對症下藥就不好了。
在服用綜合感冒藥時,
一定要按照建議的使用劑量來服用。
時常耳聞有些民眾希望感冒可以趕快好起來,
就一次吃了好幾種不同牌子的感冒產品,
或是習慣一次就灌下一整瓶感冒藥水,
這其實是很危險的。
綜合感冒藥物的成分多數是從肝臟和腎臟代謝,
在正常的劑量下,不會有什麼風險。
但過量使用時,就可能造成肝臟或腎臟的損傷。
如果因為服用過量的感冒藥物,
造成身體多餘的負擔甚至是傷害,
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同一種藥物,
因應大人、小孩、老人…等各種不同需求,
可能會被做成糖漿、錠劑、膠囊、粉劑等不同劑型的產品。
其中錠劑和膠囊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的特性。
藥水、糖漿、粉劑這類劑型則比較容易吞服,
適合兒童或不方便吞嚥的民眾來服用。
以下我們以藥錠和藥水兩種不同的劑型做分類,
整理市售常見的感冒藥物和其中成分,
並在旁邊附上對應的症狀,
可以在選購時拿出來對照作為參考。
常見綜合感冒藥圖表介紹
感冒藥水
感冒錠
上面提到市售常見的綜合感冒藥物,
大部分屬於可以自行購買的「成藥」
及在醫師、藥師或藥劑生輔導下使用的「指示藥」等級。
大家要特別了解的是,感冒多數可以自行痊癒,
藥物只是幫助改善症狀。
即使選擇服用綜合感冒藥來緩解症狀,
也要持續觀察身體的狀況,
如果感冒沒有變得比較好,
甚至是愈來愈嚴重的話,
還是建議就醫尋求更進一步的治療,
才能避免更嚴重的感染,
或者是其他嚴重的併發症喔!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Ka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