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魚不只變聰明,更能防癌護健康?6大關聯性一次看懂!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 2019-03-04 16:20
  • 更新:2019-03-04 16:28

多吃魚不只變聰明,更能防癌護健康?6大關聯性一次看懂!

(圖/shutterstock)

                                                                                                                                                                                                                                      

 

文 / 洪毓琪

 

信生長在台灣這四面環海國家的我們,

從小到大的生活經驗中,

一定聽過「多吃魚會變聰明」這句俗語!

不過,吃魚可不只有提升智能、腦力的作用。

事實上,魚肉中的脂肪含量,

雖然相對肉類來的低,但其富含的脂肪酸,

對於人體健康維持確有諸多好處。

究竟吃魚與健康的關聯性為何呢?

且聽專家怎麼說!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吃魚能防癌降低中風風險?

專家一次解答!

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教授在其著作

《張德明院長風濕免疫疾病診療室》一書中,

就特別透過目前可知的相關醫學研究,

針對 6 大吃魚與疾病間的關係,

加以整理、提出其看法:

 

吃魚與類風濕性關節炎(RA)

綜合 7 個研究,共174,701位參與者,

包括 3,346 位 RA 病人的綜合分析

結果顯示(Arthritis Res Ther, 2014),每周吃一次魚,

得 RA 的機率為 0.96,若每周吃 1~3 次魚,

得 RA 機率與不吃魚者比較,減少 20~24%,

結果顯示吃魚有減少罹患 RA 的趨勢,

唯統計學上並無顯著意義。

 

每天吃 15克魚,降6%心病死亡率

綜合 17 個研究,共 315,812位參與者,

追蹤 15.9 年的結果顯示(Public Health Nutr, 2012),

每周吃一次魚,

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會為皆不吃魚的84%,

每周吃 2~4 次魚,機率降到79%,

而若每周吃 5次魚,機率仍為83%;

分析結果也顯示每天每吃 15 克魚,

可減少 6%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會。

吃魚似乎對預防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有所助益。

 

吃魚與預防糖尿病沒關係

根據 9 個研究,包括 438,214 位參與者,

平均追踨 11.4 年的綜合分析結果顯示(Diabetes Care 2012),

與從不吃魚或每個月僅吃一次魚的對照組比較,

每周吃 5 次以上魚的人,

其得糖尿病的機會並無統計學的差異性。

顯示吃魚和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並無實質關係。

 

吃魚對防中風有保護效應

根據 16 個研究,包括 402,127位參與者,

平均追踨 12.8年的綜合所析顯示

每一個月僅吃一次或全不吃魚者相較,

每月吃 1~3次,每周一次,每周 2~4次,

或每周 5 次以上吃魚,

得中風的機率降為 0.97,及0.87,且統計上有意義。

結果顯示吃魚對罹患中風有保護效應,

尤其是對缺血性中風。

 

 

減少 12%大腸癌機會

將 22 個前瞻性世代研究及 19 個案例

對照研究列入統合分析,

結果顯示吃魚會減少 12%得大腸直腸癌的機會,

且和每周吃魚量有負相關性,

亦即吃魚越多,

得大腸直腸癌機會越少。

 

減少 2%得胃腸癌機會

將 42 個研究,包括 2,325,040 參與者追蹤 13.6 年,

及 24,115 位胃腸癌病患做統合分析,

結果顯示(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與從不吃魚者比較,少量、中量、大量吃魚者,

得到胃腸癌機會分別為 93%、94%、91%,

整體而言,每日多吃 20 克魚,

可減少 2%得胃腸癌機會。

此研究也同時顯示,

吃魚可同時減少大腸直腸癌、

食道癌和肝癌的發生機會。

 

整體而言,

吃魚對心血管疾病、中風、

癌症似都有保護作用,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則似有益,

但對糖尿病則無實質關係。

 

 

 

本文授權自 華人健康網 ,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ㄆㄆ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